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竹胜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279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炉壳内均布有整圈的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扬料板能够起到扬料和与物料热交换的双重作用;设置的观察孔,可以随时观察回转炉内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回收利用问题,结构简单,投资较低,安全稳定,实现回转式连续进出料,回收并形成热水或饱和蒸汽、甚至是热风;且本装置可以作为热水余热锅炉、饱和蒸汽余热锅炉或热风余热锅炉使用,根据被冷却物料的初始温度、冷却滚筒(余热锅炉)的长度、给水量、出料温度、锅炉发生器长度及业主的需求等几个因素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和有色冶金设备领域中,都在努力做到最大化的余热综合回收再利用,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余热锅炉。但是,在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回收领域,唯独缺少一种可连续给料、连续出料、连续生产回转式、并形成高温热水或饱和蒸汽、甚至是热风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构简单、投资较低、安全稳定、连续进出料、回收并形成热水或饱和蒸汽、甚至是热风的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回转炉、蒸汽发生器、驱动装置、炉尾托圈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所述回转炉从前至后支撑在炉尾托圈装置、驱动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上;所述回转炉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炉壳、回转列管、扬料板水管和炉室;所述回转炉前端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热水汇总管、蒸汽总管、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侧,且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与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之间通过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通过所述蒸汽总管连通至蒸汽出口;所述热水汇总管和蒸汽总管之间设有隔板;在所述回转炉前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设置于炉室内;所述热水汇总管的前端设有炉尾罩;所述回转炉前端通过炉尾复合式旋转接头设有进料口;在所述回转炉后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给水总管;所述给水总管通过给水支管连通至给水口;所述给水总管后端设有炉头罩,所述炉头罩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回转炉后端通过炉头复合式旋转接头设有观察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炉壳内均布有整圈的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扬料板能够起到扬料和与物料热交换的双重作用;设置的观察孔,可以随时观察回转炉内情况。2、本技术解决了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回收利用问题,结构简单,投资较低,安全稳定,实现回转式连续进出料,回收并形成热水或饱和蒸汽、甚至是热风;且本装置可以作为热水余热锅炉、饱和蒸汽余热锅炉或热风余热锅炉使用,根据被冷却物料的初始温度、冷却滚筒(余热锅炉)的长度、给水量、出料要求温度、锅炉发生器长度及业主的需求等几个因素决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回转炉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0°~5.0°,所述前端高于后端;转速为0.5~3.5r/min。进一步,所述扬料板水管通过夹板固定。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有的钢管均为20g、304、316或310S等无缝钢管材质。进一步,所述回转炉外设有托圈,所述炉尾托圈装置、炉头托圈装置通过托圈带动回转炉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断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断面示意图;图4为图1的C-C方向断面示意图;图5为图1的D-D方向断面示意图;图6为图1的E-E方向断面示意图;图中,1、回转炉;2、驱动装置;3、炉尾托圈装置;4、炉头托圈装置;5、炉壳;6、回转列管;7、扬料板水管;8、炉室;9、热水汇总管;10、蒸汽总管;11、蒸汽发生器外列管;12、蒸汽发生器内列管;13、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14、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15、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16、蒸汽出口;17、隔板;18、炉尾罩;19、炉尾复合式旋转接头;20、进料口;21、给水总管;22、给水支管;23、给水口;24、炉头罩;25、出料口;26、炉头复合式旋转接头;27、观察孔;28、托圈;29、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回转炉1、蒸汽发生器、驱动装置2、炉尾托圈装置3和炉头托圈装置4,所述回转炉从前至后支撑在炉尾托圈装置、驱动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上;所述回转炉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炉壳5、回转列管6、扬料板水管7和炉室8;所述回转炉前端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热水汇总管9、蒸汽总管10、蒸汽发生器外列管11、蒸汽发生器内列管12、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13、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14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15;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侧,且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与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之间通过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通过所述蒸汽总管连通至蒸汽出口16;所述热水汇总管和蒸汽总管之间设有隔板17;在所述回转炉前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设置于炉室内;所述热水汇总管的前端设有炉尾罩18;所述回转炉前端通过炉尾复合式旋转接头19设有进料口20;在所述回转炉后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给水总管21;所述给水总管通过给水支管22连通至给水口23;所述给水总管后端设有炉头罩24,所述炉头罩一端设有出料口25;所述回转炉后端通过炉头复合式旋转接头26设有观察孔27所述回转炉外设有托圈28,所述炉尾托圈装置、炉头托圈装置通过托圈带动回转炉旋转;所述扬料板水管通过夹板29固定。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在进料口20加入高温固体物料,在给水口23加入冷水,冷水通过给水支管22、给水总管21进入到回转列管6中,回转列管与炉室8内的高温固体物料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回转列管中的冷水形成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热水进入热水汇总管9,再从热水汇总管进入蒸汽发生器外列管11,蒸汽发生器外列管11内的热水与刚送入回转炉内的更高温固体物料接触、热交换后,形成蒸汽;蒸汽经由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15、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13进入蒸汽发生器内列管12,再经由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14进入蒸汽总管10,最终由蒸汽出口16排出;高温固体物料经过换热后,冷物料从出料口25排出;从而实现连续化进出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炉、蒸汽发生器、驱动装置、炉尾托圈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所述回转炉从前至后支撑在炉尾托圈装置、驱动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上;所述回转炉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炉壳、回转列管、扬料板水管和炉室;所述回转炉前端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热水汇总管、蒸汽总管、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侧,且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与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之间通过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通过所述蒸汽总管连通至蒸汽出口;所述热水汇总管和蒸汽总管之间设有隔板;在所述回转炉前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设置于炉室内;所述热水汇总管的前端设有炉尾罩;所述回转炉前端通过炉尾复合式旋转接头设有进料口;在所述回转炉后端,所述回转列管和扬料板水管连通至给水总管;所述给水总管通过给水支管连通至给水口;所述给水总管后端设有炉头罩,所述炉头罩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回转炉后端通过炉头复合式旋转接头设有观察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余热锅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炉、蒸汽发生器、驱动装置、炉尾托圈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所述回转炉从前至后支撑在炉尾托圈装置、驱动装置和炉头托圈装置上;所述回转炉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炉壳、回转列管、扬料板水管和炉室;所述回转炉前端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热水汇总管、蒸汽总管、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蒸汽发生器内列管、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和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均布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内侧,且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汇总管与蒸汽发生器外列管汇总管之间通过蒸汽发生器分支管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外列管连通至所述热水汇总管内,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列管通过所述蒸汽总管连通至蒸汽出口;所述热水汇总管和蒸汽总管之间设有隔板;在所述回转炉前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竹胜陶立群唐佳
申请(专利权)人:唐竹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