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9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属于施工台车领域,目的是减小台车自重,简约台车构造,满足侧模顶模刚度,提高运行效率及灵活性。包括钢桁架、顶模和侧模,顶模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顶端铰接连成一体;还包括沿着侧模竖向设置的水平液压千斤顶,其一端与钢桁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铰接;还包括沿着顶模横向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其一端与钢桁架相连接,另一端与顶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模板台车,使顶模和侧模的重量主要由竖向液压千斤顶承担,受力更安全合理;还提高了顶模和侧模的强度刚度性能;同时,台车自重相对较轻,机动灵活性好,增强支顶脱模效率,加快移动速度;并且,水平液压千斤顶小型化、小量化,大幅度降低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
本技术属于施工台车领域,具体的是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
技术介绍
模板台车是指用于隧道或管廊等狭长形构造的断面相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移动支模非标设备。其目的是代替传统的模板支架方式,使用定型的模板构造设备一次性支模到位,以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管廊工程用模板台车在国内正在大力兴起阶段,如申请号为CN201710705771.4,名称为一种用于管廊全断面施工的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管廊工程用模板台车。其顶模设置成相互独立的两段模板本体,且两段模板本体与对应侧模的顶部铰接,且顶模的中段和侧模上部中段之间通过斜撑液压缸连接,侧模则通过水平液压缸与中间钢桁架,即纵梁相连接。此种形式,顶模自重全部传递到侧模,再传递到水平千斤顶,使其悬挑受力,故要求水平液压千斤顶具有足够刚度和稳固措施,也使得钢桁架本身自重增加;此外支撑顶板的千斤顶要求数量多,成本高,且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以简化模板构造,减小模板台车自重,增大侧模顶模刚度,提高运行效率及灵活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包括位于中部的钢桁架、设置于钢桁架上方的顶模和设置于钢桁架两侧的侧模,所述顶模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顶端铰接连成一体;还包括沿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水平液压千斤顶,组内各水平液压千斤顶沿着侧模竖向布置,且水平液压千斤顶一端与钢桁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铰接;还包括沿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组内各竖向液压千斤顶沿着顶模横向布置,且竖向液压千斤顶一端与钢桁架相连接,另一端与顶模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钢桁架包括横梁、纵梁、纵向水平支撑和纵向斜撑,由横梁和纵梁横竖布置围成方形框架单元,并通过纵向水平支撑以及纵向斜撑连接相邻方形框架单元;在每个方形框架单元内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横梁固定连接,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纵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侧模包括上腋角模和侧面模,并由上腋角模与侧面模相连接的另一端与顶模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顶模包括顶模板和用于支撑顶模板的顶模骨架;所述侧模包括侧模板和侧模骨架;在顶模骨架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顶模耳座;在侧模骨架顶部的内侧均设置有侧模耳座;还包括活页销轴,并由活页销轴活动连接顶模耳座与侧模耳座。进一步的,在侧模与水平液压千斤顶相对应处设置有顶部支座,还设置有连接顶部支座与水平液压千斤顶对应端的顶部销轴;并通过顶部支座和顶部销轴将水平液压千斤顶对应端与侧模铰接。进一步的,在钢桁架与水平液压千斤顶相对应处设置有基部支座,还设置有连接基部支座与水平液压千斤顶对应端的基部销轴;并通过基部支座和基部销轴将水平液压千斤顶对应端与钢桁架铰接。进一步的,在钢桁架底部设置有辊轮和可以进行充电的驱动装置,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辊轮带动钢桁架沿已铺设钢轨的延伸方向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顶模与侧模铰接成一体,提高了模板台车的整体性,提高了顶模和侧模的强度刚度性能,浇筑时,不会涨模,拼缝少,混凝土成型更好,模板台车性能显著提升;其二,台车自重相对较轻,机动灵活性好,增强支顶脱模效率,加快移动速度;第三,水平液压千斤顶小型化、小量化避免浪费,大幅度降低造价;其四,顶模与对应侧模顶端铰接连成一体,无论在吊装或者装拆时,其均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有利于降低安装误差,更利于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钢桁架1、横梁11、纵梁12、加强板13、纵向水平支撑14、纵向斜撑15、顶模2、顶模板21、顶模骨架22、侧模3、侧模板31、侧模骨架32、上腋角模33、侧面模34、竖向液压千斤顶4、水平液压千斤顶5、顶部支座51、顶部销轴52、基部支座53、基部销轴54、辊轮6、驱动装置7、顶模耳座81、侧模耳座82、活页销轴83、钢轨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包括位于中部的钢桁架1、设置于钢桁架1上方的顶模2和设置于钢桁架1两侧的侧模3,所述顶模2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3顶端铰接连成一体;还包括沿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水平液压千斤顶5,组内各水平液压千斤顶5沿着侧模3竖向布置,且水平液压千斤顶5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3铰接;还包括沿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4,组内各竖向液压千斤顶4沿着顶模2横向布置,且竖向液压千斤顶4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顶模2相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模板台车,通过顶模2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3顶端铰接连成一体,提高了模板台车的整体性,提高了顶模2和侧模3的强度刚度性能,使得在利用该模板台车浇筑混凝土时,不会涨模,并且模板之间的拼缝少,混凝土成型更好,模板台车性能显著提升;顶模2通过竖向液压千斤顶4支撑于钢桁架1,使得顶模2的重量直接通过竖向液压千斤顶4传递至钢桁架1,避免了顶模2自重对水平液压千斤顶5产生压力,同时顶模2对侧模3产生向上的拉力,使顶模2和侧模3的重量主要由竖向液压千斤顶4承担,受力更安全合理;同时,避免了水平液压千斤顶5的悬挑受力,此情况下,可降低钢桁架1的受力性能要求,简化钢桁架1结构构造,相应地钢桁架1重量减轻,从而使得模板台车自重减轻,机动灵活性好,进而提高了脱模效率,增加模板台车移动速度;还使得支撑顶模2的竖向液压千斤顶4仅承受轴向力,受力状态得到简化,水平液压千斤顶5受力减小,最终,避免了材料及资源浪费,大幅度降低了管廊施工造价。再则,顶模2与对应侧模3顶端铰接连成一体,无论在吊装或者装拆时,其均为一个整体进行操作,有利于降低安装误差,更利于调节。优选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钢桁架1包括横梁11、纵梁12、纵向水平支撑14和纵向斜撑15,由横梁11和纵梁12横竖布置围成方形框架单元,并通过纵向水平支撑14以及纵向斜撑15连接相邻方形框架单元;在每个方形框架单元内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横梁11固定连接,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纵梁12固定连接。通过在方形框架单元内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13,增加钢桁架1的横向刚度,提高了钢桁架的整体稳定性。并且,三角形加强板13尺寸小,进一步减轻钢桁架1重量,且其位于方形框架单元内侧的四个角位置,更利于节约空间。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侧模3包括上腋角模33和侧面模34,并由上腋角模33与侧面模34相连接的另一端与顶模2铰接。此种结构,顶模2的两端与管廊已浇筑混凝土内侧壁之间均有间距,当上腋角模33绕着其与顶模2的铰接处转动,上腋角模33与侧面模34均脱离混凝土浇筑面后,顶模2下降时,不会刮擦管廊已浇筑混凝土内侧壁。优选的,所述顶模2包括顶模板21和用于支撑顶模板21的顶模骨架22;所述侧模3包括侧模板31和侧模骨架32;顶模板21保证了浇筑面的平整性,顶模骨架22保证了顶模板21的刚度。侧模板31与侧模骨架32同理。可以通过顶模板21与侧模板31铰接连接,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包括位于中部的钢桁架(1)、设置于钢桁架(1)上方的顶模(2)和设置于钢桁架(1)两侧的侧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2)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3)顶端铰接连成一体;还包括沿着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水平液压千斤顶(5),组内各水平液压千斤顶(5)沿着侧模(3)竖向布置,且水平液压千斤顶(5)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3)铰接;还包括沿着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4),组内各竖向液压千斤顶(4)沿着顶模(2)横向布置,且竖向液压千斤顶(4)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顶模(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包括位于中部的钢桁架(1)、设置于钢桁架(1)上方的顶模(2)和设置于钢桁架(1)两侧的侧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2)两端分别与对应侧模(3)顶端铰接连成一体;还包括沿着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水平液压千斤顶(5),组内各水平液压千斤顶(5)沿着侧模(3)竖向布置,且水平液压千斤顶(5)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3)铰接;还包括沿着模板台车延伸方向按组设置的竖向液压千斤顶(4),组内各竖向液压千斤顶(4)沿着顶模(2)横向布置,且竖向液压千斤顶(4)一端与钢桁架(1)相连接,另一端与顶模(2)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1)包括横梁(11)、纵梁(12)、纵向水平支撑(14)和纵向斜撑(15),由横梁(11)和纵梁(12)横竖布置围成方形框架单元,并通过纵向水平支撑(14)以及纵向斜撑(15)连接相邻方形框架单元;在每个方形框架单元内侧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三角形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横梁(11)固定连接,一边与对应角位置处的纵梁(1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3)包括上腋角模(33)和侧面模(34),并由上腋角模(33)与侧面模(34)相连接的另一端与顶模(2)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祖发黄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