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广勤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7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拐杖,由把手(1)、上支杆(4)、中间连接头(5)、下支杆(6)、凳面(9)和拐杖脚(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杆(4)为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与上连接头(2)组成,其下端通过中轴(15)连接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凳面(9)通过凳面轴(14)连接在凳面支柱(10)上;所述凳面支柱设置在上支杆的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之间并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下支杆(6)由若干凳腿(12)和中间支杆(16)组成,中间支杆由一空心管和一实心杆组成,空心管的上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实心杆插在空心管中可上下滑动,其下端连接在拐杖脚(7)上,凳腿的上端与中间连接头采用活动连接,其下端悬空;所述拐杖脚是一套管结构,内芯连接在中间支杆上,外管可以上下滑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拐杖,确切地说是一种可当凳子使用的多功能拐杖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变换成座椅的拐杖种类很多,如申请号为88209231的中国技术专利“多功能拐杖”,但是在结构设计上普遍存在一些不足,而且基本上都是针对残疾人使用的拐杖设计的,对于适应老年人以及旅行者用的拐杖(手杖)则未见报道,因此,设计一种适应老年人和旅行者使用的可以当作凳子的拐杖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老年人以及旅行者用的拐杖,既可当拐杖使用,又可变换成一个小凳子用于休息,要求结构简单,变换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支撑强度和凳子稳定性高,安全可靠。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拐杖,由把手1、上支杆4、中间连接头5、凳面9、下支杆6和拐杖脚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杆4为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与上连接头2组成,其下端通过中轴15连接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凳面9通过凳面轴14连接在凳面支柱10上;所述凳面支柱设置在上支杆的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之间并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下支杆6由若干凳腿和中间支杆16组成,中间支杆由一空心管和一实心杆组成,空心管的上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实心杆插在空心管中可上下滑动,其下端连接在拐杖脚7上,凳腿的上端与中间连接头采用活动连接,其下端悬空;所述拐杖脚是一套管结构,内芯连接在中间支杆上,外管可以上下滑动;在上支杆4的一片片状物上设置一个滑动的凳面固定销3,在相对应的一片凳面上设置有一固定槽13;在凳面9与中间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凳面支杆11,所述凳面支杆由一空心管和一实心杆组成,空心管的一端连接在凳面上,实心杆插在空心管中可以上下滑动,其一端与中间连接头5连接;在凳腿12与拐杖脚7的内芯之间设置有拉杆17;在拐杖脚7的外管上设置有一个倒“L”字型的滑槽,在对应的内芯部位设置有固定销;在拐杖脚7的最下端套上一个橡皮套8可以防止打滑、并避免对拐杖本体的磨损。本技术作拐杖使用时,凳面收拢置于上支杆4的两片片状物之间,将凳面固定销滑入固定槽中将凳面与上支杆固定在一起,三根凳腿12收拢紧贴在中间支杆16上形成一个圆柱体,拐杖脚的外管向上伸将其套住,再旋转一个角度使内芯部位的固定销进入倒“L”字型滑槽的水平槽内,保持拐杖脚的外管不向下滑,这样就成了一根坚固实用的拐杖,在作凳子使用时,将凳面固定销向上推,将上支杆绕中轴15旋转90℃以上,将两片凳面9围绕凳面轴14向两边旋转分开形成一个平面,将拐杖脚的外管旋转一个角度使内芯部位的固定销进入倒“L”字型滑槽的垂直槽内再向下拉,把三根凳腿分开,将拐杖脚向上推直至中间支杆的实心杆全部进入空心管内,由于拉杆的推动作用,三根凳腿全部撑开形成一个三角架,也因为拉杆的拉动作用,使得这个三脚架非常稳定,这样就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小凳子。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拐杖,既可当拐杖使用,又可变换成一个小凳子用于休息,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变换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高,安全可靠,适应老年人以及旅行者使用,是一种非常好的旅游用品。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拐杖作拐杖用时的外型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拐杖变换为凳子时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拐杖未将凳面打开时的外型图;图中1把手 2上连接头 3凳面固定销 4上支杆 5中间连接头6下支杆 7拐杖脚 8橡皮套 9凳面 10凳面支柱 11凳面支杆 12凳腿 13固定槽 14凳面轴 15中轴 16中间支杆 17拉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拐杖,由把手1、上支杆4、中间连接头5、下支杆6、凳面9和拐杖脚7组成,把手由竹杆弯成圆弧型,所述上支杆4为两片平行的竹片与上连接头2组成,其下端通过中轴15连接在中间连接头5上,上连接头和中间连接头都由木材制成;所述凳面9通过凳面轴14连接在凳面支柱10上,所述凳面支柱设置在上支杆的两片平行的竹片之间并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凳面及凳面支柱也由木材制成;所述下支杆6由3根凳腿和中间支杆16组成,中间支杆由一空心管竹管和一竹杆组成,空心竹管的上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竹杆插在空心竹管中可上下滑动,其下端连接在拐杖脚7上,凳腿是三根成园弧状的竹片,上端与中间连接头采用活动连接,其下端悬空;所述拐杖脚是一套管结构,全部由木材制成,内芯连接在中间支杆上,外管可以上下滑动;在上支杆4的一片竹片上设置一个滑动的凳面固定销3,在相对应的一片凳面上设置有一固定槽13;在凳面9与中间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凳面支杆11,所述凳面支杆由一空心竹管和一铁丝组成,空心竹管的一端连接在凳面上,铁丝插在空心管中可以上下滑动,其一端与中间连接头连接;在凳腿12与拐杖脚7的内芯之间设置有金属拉杆17;在拐杖脚7的外管上设置有一个7字型的滑槽,在对应的内芯部位设置有固定销;在拐杖脚7的最下端套上一个橡皮套8可以防止打滑、减少磨损。本技术使用时,凳面收拢置于上支杆的两片竹片之间,将凳面固定销滑入固定槽中将凳面与上支杆固定在一起,三根凳腿收拢紧贴在中间支杆上形成一个圆柱体,拐杖脚的外管向上伸将其套住,再旋转一个角度使内芯部位的固定销进入倒“L”字型滑槽的水平槽内,保持拐杖脚的外管不向下滑,这样就成了一根坚固实用的拐杖,在作凳子使用时,将凳面固定销向上推,将上支杆绕中轴15旋转90℃以上,将两片凳面围绕凳面轴14向两边旋转分开形成一个平面,将拐杖脚的外管旋转一个角度使内芯部位的固定销进入7字型滑槽的垂直槽内再向下拉,把三根凳腿分开,将拐杖脚向上推直至中间支杆的实心杆全部进入空心管内,由于拉杆17的推动作用,三根凳腿12全部撑开形成一个三角架,也因为拉杆的拉动作用,使得这个三脚架非常稳定,这样就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小凳子。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拐杖,由把手(1)、上支杆(4)、中间连接头(5)、下支杆(6)、凳面(9)和拐杖脚(7)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杆(4)为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与上连接头(2)组成,其下端通过中轴(15)连接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凳面(9)通过凳面轴(14)连接在凳面支柱(10)上;所述凳面支柱设置在上支杆的两片平行的片状物之间并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所述下支杆(6)由若干凳腿(12)和中间支杆(16)组成,中间支杆由一空心管和一实心杆组成,空心管的上端固定在中间连接头(5)上,实心杆插在空心管中可上下滑动,其下端连接在拐杖脚(7)上,凳腿的上端与中间连接头采用活动连接,其下端悬空;所述拐杖脚是一套管结构,内芯连接在中间支杆上,外管可以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为在上支杆(4)的一片片状物上设置一个滑动的凳面固定销(3),在相对应的一片凳面上设置有一固定槽(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为在凳面(9)与中间连接头之间设置有凳面支杆(11),所述凳面支杆由一空心管和一实心杆组成,空心管的一端连接在凳面上,实心杆插在空心管中可以上下滑动,其一端与中间连接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为在凳腿(12)与拐杖脚(7)的内芯之间设置有拉杆(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勤
申请(专利权)人:朱广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