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03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和第二进料口半块,第一进料口半块与第二进料口半块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上侧设有出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之间连通有两路混料通道;第一进料口半块、第二进料口半块对应位置上混料通道单元的混料段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级静态混合器安装于模具进料处,AB料注入进料通道后经多次混合,再进入模腔,充分混合AB料,避免了产品表面流痕的缺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材料浇注时,用浇注枪混合,浇注枪有几个料出口,通过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产生的压力,进行混合,各种材料之间混合为一次性混合,有可能会导致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例如,两种压力不均匀,就会导致两种料混合不均,使生产的制品出现缺陷,合格率低等情况。专利技术名称为带静态混合器的模具,虽然一定程度上改进了AB料混合注塑工艺中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但在少数产品中还是会出现混合不彻底,使产品表面产生流痕,影响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AB料混合注塑工艺,混合不均匀,使产品表面产生流痕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和第二进料口半块,第一进料口半块与第二进料口半块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上侧设有出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上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一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二连通,出料通道的下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一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之间连通有两路混料通道;每路混料通道由n个混料通道单元依次连通而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第1~n个混料通道单元,第一进料口半块、第二进料口半块相对侧上的混料通道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混料通道单元的中部为混料段,两端分别为进料端、出料端,第一进料口半块、第二进料口半块对应位置上混料通道单元的混料段重合;进料通道支路一与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进料端连通,进料通道支路二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进料端连通;当n=1时,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出料通道支路二连通,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出料通道支路一连通;当n≥2时,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第k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第k+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进料端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第k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第k+1个混料通道单元的进料端连通,第一进料口半块上的第n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出料通道支路二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上的第n个混料通道单元的出料端与出料通道支路一连通,其中,1≤k<n,n、k均为自然数。本技术提供的多级静态混合器安装于模具进料处,AB料注入进料通道后经多次混合,再进入模腔,充分混合AB料,避免了产品表面流痕的缺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级静态混合器的外形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进料半块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进料半块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第一进料半块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第二进料半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级静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1和第二进料口半块2,第一进料口半块1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3,上侧设有出料通道4,进料通道3的上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一3-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二3-2连通,出料通道4的下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一4-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进料通道3与出料通道4之间各设有一个混料通道单元5,每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中部为混料段5-2,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1、出料端5-3,两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进料通道支路一3-1与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进料通道支路二3-2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一4-1连通。实施例2如图1、4-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1和第二进料口半块2,第一进料口半块1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3,上侧设有出料通道4,进料通道3的上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一3-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二3-2连通,出料通道4的下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一4-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进料通道3与出料通道4之间连通有两路混料通道;每路混料通道由2个混料通道单元5依次连通而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第1~2个混料通道单元5,每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中部为混料段5-2,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1、出料端5-3,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对应位置上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即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一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一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二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二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进料通道支路一3-1与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进料通道支路二3-2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2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2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2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2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4-3与出料通道支路一4-1连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1)和第二进料口半块(2),第一进料口半块(1)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3),上侧设有出料通道(4),进料通道(3)的上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一(3‑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二(3‑2)连通,出料通道(4)的下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一(4‑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与出料通道(4)之间连通有两路混料通道;每路混料通道由n个混料通道单元(5)依次连通而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第1~n个混料通道单元(5),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相对侧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一一对应,每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中部为混料段(5‑2),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1)、出料端(5‑3),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对应位置上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进料通道支路一(3‑1)与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进料通道支路二(3‑2)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当n=1时,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一(4‑1)连通;当n≥2时,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k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k+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k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k+1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进料端(5‑1)连通,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第n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5‑3)与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第n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出料端(4‑3)与出料通道支路一(4‑1)连通,其中,1≤k<n,n、k均为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静态混合器,包括第一进料口半块(1)和第二进料口半块(2),第一进料口半块(1)与第二进料口半块(2)之间的下侧设有进料通道(3),上侧设有出料通道(4),进料通道(3)的上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一(3-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进料通道支路二(3-2)连通,出料通道(4)的下端与位于第一进料口半块(1)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一(4-1)及位于第二进料口半块(2)上的出料通道支路二(4-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与出料通道(4)之间连通有两路混料通道;每路混料通道由n个混料通道单元(5)依次连通而成,从下至上依次为第1~n个混料通道单元(5),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相对侧上的混料通道单元(5)一一对应,每个混料通道单元(5)的中部为混料段(5-2),两端分别为进料端(5-1)、出料端(5-3),第一进料口半块(1)、第二进料口半块(2)对应位置上混料通道单元(5)的混料段(5-2)重合;进料通道支路一(3-1)与位于第二进料口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