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01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抽芯模具,涉及抽芯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所述转板的一端与模座铰连接,所述转板的侧面连接凸轮、型芯和拉紧装置,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所述拉紧装置的一端连接模座,另一端连接转板,所述转板与凸轮线连接;所述转板所在的直线为型芯的法线;当所述转板与凸轮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由弯管外侧移动到内侧或者由弯管内侧移动到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利用凸轮和转板之间的运动,实现了摇杆上设置的型芯的抽芯运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该凸轮可以进行针对性设计,可以无须停止电机完成抽芯和插芯操作,再配合上变频器的使用,可以起到凸轮每转过一圈,实现一件抽芯件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抽芯模具
本技术涉及抽芯模具制造
,特别是一种弯管抽芯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对于有孔特征的零件而言,需要设置形状和大小与孔相适应的型芯。抽芯是在制作含有孔特征的零件的一项重要工序,而孔特征为弧形的弯管抽芯一直是抽芯的技术难题。申请号为CN201120254482.5,专利名称为一种弯管抽芯装置的技术专利,其原理简单,因为摇杆在的中部连接伸缩气缸,其该伸缩气缸是提供作用力的位置点,易将其折弯,故对摇杆的要求性特别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抽芯装置所占用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包括模座、型芯和弯管,还包括转板、凸轮和拉紧装置;所述转板的一端与模座铰连接,所述转板的侧面连接凸轮、型芯和拉紧装置,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所述拉紧装置的一端连接模座,另一端连接转板,所述转板与凸轮线连接;所述转板所在的直线为型芯的法线;当所述转板与凸轮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由弯管外侧移动到内侧或者由弯管内侧移动到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和型芯位于转板的同侧,当所述转板与凸轮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由弯管内侧移动到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型芯位于转板的异侧,当所述转板与凸轮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由弯管外侧移动到内侧。进一步的,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置在电机上。进一步的,所述转板与模座通过扭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紧装置为拉簧。进一步的,所述拉紧装置为橡胶带。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其有益效果是:该机构利用凸轮和转板之间的运动,实现了摇杆上设置的型芯的抽芯运动,减小了模具的体积;该凸轮可以进行针对性设计,可以无须停止电机完成抽芯和插芯操作,再配合上变频器的使用,可以起到凸轮每转过一圈,实现一件抽芯件的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型芯的外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型芯的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型芯的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型芯的外置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型芯;2、弯管;3、转板;4、凸轮;5、拉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一种弯管2抽芯模具,如图1-4所示,包括模座、型芯1和弯管2,还包括转板3、凸轮4拉紧装置5。参考图1和图2,转板3的一端与模座铰连接,其可以采用扭簧连接的方式,提供两种控制方式,增强使用效果。转板3的侧面连接凸轮4、型芯1和拉紧装置5,具体的,通过电机来带动凸轮4的旋转;拉紧装置5的一端连接模座,另一端连接转板3,该拉紧装置5可以选用拉簧、橡胶带或者其它部件。当转板3旋转时,拉紧装置5会给转板3一个拉紧力,使其旋转回来。由于转板3与凸轮4线连接,故当凸轮4旋转时,具体到线连接的位置导致转板旋转的角度发生改变时,则拉紧装置5会发送形变。本申请不可缺少的技术点是转板3所在的直线为型芯1的法线,以保证转板3在旋转时,型芯1能够顺利的插入其对应的弯管2内。在图1和图2中,凸轮4和型芯1位于转板3的同侧。在使用时,从图1处旋转凸轮4至图2时,转板3与凸轮4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型芯1由弯管2外侧移动到内侧。此时,拉紧装置3起到的是拉紧作用。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申请中,如图3和图4所示,型芯1位于转板3的异侧,在使用时,从图3处旋转凸轮4至图4时,转板3与凸轮4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型芯1由弯管2内侧移动到外侧。可以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的电机上设置变频器,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转板3。另外,可以对凸轮4进行特殊设计,即将图2所示的近心端设置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弧,此时电机在此段旋转,也不会使转板3发生旋转运动,这样,可以实现一种效果,即不停止电机,而实现整个操作。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包括模座、型芯(1)和弯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板(3)、凸轮(4)和拉紧装置(5);所述转板(3)的一端与模座铰连接,所述转板(3)的侧面连接凸轮(4)、型芯(1)和拉紧装置(5),所述凸轮(4)与电机连接;所述拉紧装置(5)的一端连接模座,另一端连接转板(3),所述转板(3)与凸轮(4)线连接;所述转板(3)所在的直线为型芯(1)的法线;当所述转板(3)与凸轮(4)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1)由弯管(2)外侧移动到内侧或者由弯管(2)内侧移动到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包括模座、型芯(1)和弯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板(3)、凸轮(4)和拉紧装置(5);所述转板(3)的一端与模座铰连接,所述转板(3)的侧面连接凸轮(4)、型芯(1)和拉紧装置(5),所述凸轮(4)与电机连接;所述拉紧装置(5)的一端连接模座,另一端连接转板(3),所述转板(3)与凸轮(4)线连接;所述转板(3)所在的直线为型芯(1)的法线;当所述转板(3)与凸轮(4)的连接处由近心端移动到远心端时,则型芯(1)由弯管(2)外侧移动到内侧或者由弯管(2)内侧移动到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和型芯(1)位于转板(3)的同侧,当所述转板(3)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速兴达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