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60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包括手电钻(309),还包括台架组件(1)、设于所述台架组件(1)上的安装板(2)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侧固定有所述手电钻(309)的支板、导轨和滑块组件(302)、中间设有通孔的弯板(308)和穿过所述通孔设置的芯轴(306),所述导轨和滑块组件(302)包括与所述弯板(308)连接的导轨和与所述支板连接的滑块,用于使所述支板和手电钻顺利地上下移动;所述芯轴(306)的一端设有齿轮(304),另一端设有手轮组件(307),所述支板底部设有与齿轮(304)匹配的齿条(30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能够实现不同位置打孔,解决依靠手持电钻打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工艺装配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保温仓舱体是某型号产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舱体与底盘对接装配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费时费力较多的环节。舱体与底盘对接装配过程:舱体吊装到底盘车上的支撑横梁上,通过调整找正,保证舱体与底盘车的相对位置要求后,要以支撑横梁两侧上的安装孔位对舱体底部进行配打孔。目前没有自动打孔的装置,现有技术主要依人工进行打孔,进行配打孔时,工人手持手电钻,弯着腰或半蹲着,自下而上进行逐个配打孔。此方法,不仅劳动强度极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舱体外层匀为炭纤维材料制作,打孔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很容易落到了操作工人的脸部和口部,也会对人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通过将手电钻固定在支板上,支板上设有滑块和齿条,滑块与弯板上的导轨配合,使得手电钻能够沿导轨顺利滑动,芯轴穿过弯板,且一端设有的齿轮与齿条齿合,另一端设有手轮,通过手轮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手电钻上下移动将其移动至打孔处;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根据需要打孔的位置选取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底盘车不同位置横梁、不同高度横梁与舱体底部之间的打孔,尤其适于大型舱体底部在车轮位置之上的打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操作工人手持手电钻打孔的问题。该打孔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包括手电钻,还包括台架组件、设于所述台架组件上的可移动安装板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根据需要打孔的位置选取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侧固定有所述手电钻的支板、导轨和滑块组件、中间设有通孔的弯板和穿过所述通孔设置的芯轴,所述导轨和滑块组件包括与所述弯板连接的导轨和与所述支板连接的滑块,用于使所述支板和手电钻顺利地上下移动;所述芯轴靠近所述支板的一端设有齿轮,另一端设有手轮组件,所述支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齿轮齿合的齿条,用于通过手轮组件带动所述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手电钻移动至打孔处。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升降脚轮组件和限位插销组件,所述台架组件包括支架和面板,所述支架包括设于四角处的中空结构的立杆,所述可升降脚轮组件包括脚轮组件和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内的支杆,所述立杆下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杆上设有两组以上的不同高度位置的通孔,所述限位插销组件依次设于所述立杆和支杆的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设有可调支撑组件,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座及相互配合设于所述横杆上的T形螺杆和T形螺母。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支杆组件,其包括斜杆和两端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杆下端的横杆,所述斜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上。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沿横向和纵向设有若干排均匀分布的小孔。进一步地,所述台架组件还包括小滚轮组件,且所述小孔内均设有所述小滚轮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小滚轮组件顶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小孔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板底部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底部设有与所述手电钻底部圆弧台阶相匹配的半圆弧槽。进一步地,所述手轮组件和所述芯轴与所述弯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外挡圈和内挡圈。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通过将手电钻固定在支板上,支板上设有滑块和齿条,滑块与弯板上的导轨配合,使得手电钻能够沿导轨顺利滑动,芯轴穿过弯板,且一端设有的齿轮与齿条齿合,另一端设有手轮,通过手轮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手电钻上下移动将其移动至打孔处,采用齿轮、齿条组合和直线导轨及滑块组合形式,保证了打孔过程的平稳性和连续性;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根据需要打孔的位置选取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底盘车不同位置横梁、不同高度横梁与舱体底部之间的打孔,尤其适于大型舱体底部在车轮位置之上的打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操作工人手持手电钻打孔的问题。该打孔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2)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可升降脚轮组件和限位插销组件,通过将可升降脚轮组件中的支杆套设在台架组件中的立杆中,立杆下端设有通孔,支杆上设有两组以上不同高度位置的通孔,用于实现台架组件高度的调节,根据底盘车轮胎高度,选择调整装置高度,使装置台架能顺利通过轮胎,满足加工底盘上部横梁与舱体间的孔;底座安装有脚轮,便于装置的移动,通过限位插销组件依次穿过支杆和立杆的通孔实现台阶组件的固定。(3)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可调支撑组件的支座与地面接触,T形螺杆和T形螺母固定在横杆上实现其高度可调节,为台架组件提供支撑,可拆支杆组件包括横杆和斜杆,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立杆上,斜杆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杆上,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且可整体拆装,以便支架能顺利穿过底盘车的轮胎。(4)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安装板可移动式设置在面板上,面板上沿横向和纵向设有若干排均匀分别的小孔,小孔内均设有小滚轮组件,小滚轮组件底部的高度高于小孔高度,使得安装板能够自如的在面板上移动,可满足底盘横梁与舱体间孔位前后位置需要;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的位置同样可以移动满足底盘横梁与舱体间孔位左右位置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面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打孔位置示意图。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台架组件、2-安装板、3-第一支架组件、4-第二支架组件、5-可调支撑组件、6-限位插销组件、7-可升降脚轮组件、8-可拆支杆组件;101-小滚轮组件、301-第一支板、302-导轨和滑块组件、303-齿条、304-齿轮、305-轴承、306-芯轴、307-手轮组件、308-弯板、309-手电钻、310-内挡圈、311-外挡圈、312-卡板、401-第二支板、402-滑块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对接打孔装置包括台架组件1、安装板2、第一支架组件3、第二支架组件4、可调支撑组件5、限位插销组件6、可升降脚轮组件7和可拆支杆组件8,台架组件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包括手电钻(30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架组件(1)、设于所述台架组件(1)上的可移动安装板(2)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3)和第二支架组件(4),且根据需要打孔的位置选取所述第一支架组件(3)和第二支架组件(4)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侧固定有所述手电钻(309)的支板、导轨和滑块组件(302)、中间设有通孔的弯板(308)和穿过所述通孔设置的芯轴(306),所述导轨和滑块组件(302)包括与所述弯板(308)连接的导轨和与所述支板连接的滑块,用于使所述支板和手电钻顺利地上下移动;所述芯轴(306)靠近所述支板的一端设有齿轮(304),另一端设有手轮组件(307),所述支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齿轮(304)齿合的齿条(303),用于通过手轮组件(307)带动所述齿条(30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手电钻(309)移动至打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包括手电钻(30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架组件(1)、设于所述台架组件(1)上的可移动安装板(2)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架组件(3)和第二支架组件(4),且根据需要打孔的位置选取所述第一支架组件(3)和第二支架组件(4)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侧固定有所述手电钻(309)的支板、导轨和滑块组件(302)、中间设有通孔的弯板(308)和穿过所述通孔设置的芯轴(306),所述导轨和滑块组件(302)包括与所述弯板(308)连接的导轨和与所述支板连接的滑块,用于使所述支板和手电钻顺利地上下移动;所述芯轴(306)靠近所述支板的一端设有齿轮(304),另一端设有手轮组件(307),所述支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齿轮(304)齿合的齿条(303),用于通过手轮组件(307)带动所述齿条(30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手电钻(309)移动至打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舱体与底盘对接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升降脚轮组件(7)和限位插销组件(6),所述台架组件(1)包括支架和面板,所述支架包括设于四角处的中空结构的立杆,所述可升降脚轮组件(7)包括脚轮组件和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内的支杆,所述立杆下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杆上设有两组以上的不同高度位置的通孔,所述限位插销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盛曹铭晖李凯波梅剑南张慧钱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