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作勇专利>正文

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466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本装置的引风管(1)一端与烟囱(10)进气管(11)连接,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2)上部切向进入,旋风除尘器(2)上端设有插入管(3),插入管(3)内设有喷淋装置(4),插入管(3)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6)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依次连通,除雾器(8)出口与烟囱(10)连通,斗式提渣机(5)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下方,除雾器(8)出口和引风管(1)上均设有切断阀(9)。当烟气含有大量尘埃时,可切断进气管(11),使得烟气直接通过引风管(1)进入本系统,后直接从烟囱(10)中部排出,实现进一步净化烟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属于工业尾气除尘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尘装置均是对烟囱进气口前段工序进行除尘,一旦遇到烟囱需检修或排放的气体灰尘超标并不能马上进行处理。同时现有的除尘装置主要是在烟道中设置喷淋装置,使得整个烟道内充满水雾,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但往往在实际使用时,因受烟道地形地势的限制,使得现有的装置除尘不彻底,同时还存在烟道内沉积的淤泥不便清理等问题。使得现有的除尘装置并不能长久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均废弃,造成烟囱出来的气体含尘量较大,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烟囱作为最终的排放工具,其进口往往设置在下部,并在烟囱的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便于烟囱的临时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久运行且降低烟囱气体灰尘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引风管、旋风除尘器、文丘里式洗涤器、叶轮脱水器、除雾器、斗式提渣机,引风管一端与烟囱进气管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且连接处位于烟囱的进气管气流运行方向上阀门前,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上部切向进入并与其连通,旋风除尘器上端设置有插入管,插入管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插入管下端位于旋风除尘器的中上部,插入管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叶轮脱水器、除雾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除雾器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中部连通,斗式提渣机位于旋风除尘器的下方,且旋风除尘器下部出料口伸入其料斗内,并位于斗式提渣机料斗的中上部,除雾器出口管道和引风管上均设置有切断阀。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主管、进水管和若干支管,支管下方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沿支管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出水口与重力方向呈45°夹角,且相邻两出水口呈90°夹角,主管下端封闭且竖直设置,支管一端间隔设置在主管下部外壁周向上,进水管水平设置并与主管上部连通,且进水管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一支管重合。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主管下端面为倒锥形结构。进一步,上述装置中靠近支管与主管连接处的出水口出口朝向主管下端面。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内上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布置的分流板,分流板的旋向与进入旋风除尘器内部的气体流向相同,且分流板的宽度为旋风除尘器的内壁与插入管外壁间距的1/3至1/2。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插入管内壁和主管外壁之间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旋流板,且旋流板两端分别与插入管内壁和主管外壁连接,并位于支管的下方。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支管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支管的下方均周向间隔设置有旋流板,插入管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若干通孔,使得每个支管远离主管的端部均穿过对应的通孔并延伸至靠近旋风除尘器内壁处。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在叶轮脱水器和除雾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除雾器为双程旋流板除雾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长久稳定的运行,且不影响烟囱的正常运行,能避免烟尘散落到大气中,从而减小空气污染。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当烟囱上端的感应器检测灰尘超标,就可马上切断进气管,使得气体直接通过引风管进入本系统,通过旋风除尘器、文丘里式洗涤器、叶轮脱水器、除雾器对气体进行洗涤干燥后,使得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烟囱中部,并最终从烟囱上端出口排出,实现进一步净化气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旋风除尘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喷淋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流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是引风管,2是旋风除尘器,3是插入管,4是喷淋装置,41是主管,42是支管,421是出水口,43进水管,5是斗式提渣机,6是文丘里式洗涤器,7是叶轮脱水器,8是除雾器,9是切断阀,10是烟囱,11是进气管,111是阀门,12是引风机,13是分流板,14是旋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引风管1、旋风除尘器2、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斗式提渣机5,引风管1一端与烟囱10进气管11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且连接处位于烟囱10的进气管11气流运行方向上阀门111前,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2上部切向进入并与其连通,旋风除尘器2上端设置有插入管3,插入管3内设置有喷淋装置4,插入管3下端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中上部,插入管3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6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除雾器8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10中部连通,斗式提渣机5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下方,且旋风除尘器2下部出料口伸入其料斗内,并位于斗式提渣机5料斗的中上部,除雾器8出口管道和引风管1上均设置有切断阀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长久稳定的运行,且不影响烟囱10的正常运行,能避免烟尘散落到大气中,从而减小空气污染。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当烟囱10上端的感应器检测灰尘超标,就可马上切断进气管11上的阀门111,打开两个切断阀9,使得气体直接通过引风管1进入旋风除尘器2,对气体进行粗除尘,使得较重的颗粒直接从旋风除尘器2下端出口进入斗式提渣机5,而较小的颗粒随气体进入插入管3,喷淋装置4直接对气体进行喷淋冷却,将气体中的部分灰尘吸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掉落在斗式提渣机5内,斗式提渣机5会在沉积在料斗底部的灰尘通过螺旋输送机将其倒出。而气体继续进入文丘里式洗涤器6再次进行吸收,后再进入叶轮脱水器7进行脱水,再进入除雾器8再次干燥后,从除雾器8上部出口通过管道进入烟囱10中部,并最终从烟囱10上端出口排出,实现进一步净化气体的目的。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主管41、进水管43和若干支管42,支管42下方设置有出水口421,所述出水口421沿支管42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出水口421与重力方向呈45°夹角,且相邻两出水口421呈90°夹角,主管41下端封闭且竖直设置,支管42一端间隔设置在主管41下部外壁周向上,进水管43水平设置并与主管41上部连通,且进水管43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一支管42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可进一步优选在插入管3内上部设有喷淋装置4,在支管42下方侧壁上设有出水口421,使得出水口421沿支管42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出水口421与重力方向呈45°夹角,且相邻两出水口421呈90°夹角,进一步优选支管4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合,且相邻两支管8上的两出水口421开口方向设置相同。使得洗涤水能够通过出水口421交叉喷出,均匀分散喷淋在插入管3内部,使得插入管3内部任何区域都有水雾覆盖,提高了洗涤水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灰尘的吸收效果。同时出水口421的交错设置,使得每个出水口421喷出来的水均可直接对相邻两侧的支管42外壁进行清洗,避免灰尘堆积在支管42上。进一步为避免进水管43外壁沉积灰尘,本装置优选将进水管43设置在任一支管42的正上方。本装置可进一步优选支管42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使得相邻两支管42出水口421喷射出来的水可直接冲洗在支管42外壁上,不仅可增大于气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可避免灰尘堆积在支管42外壁上。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管(1)、旋风除尘器(2)、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斗式提渣机(5),引风管(1)一端与烟囱(10)进气管(11)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且连接处位于烟囱(10)的进气管(11)气流运行方向上阀门(111)前,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2)上部切向进入并与其连通,旋风除尘器(2)上端设置有插入管(3),插入管(3)内设置有喷淋装置(4),插入管(3)下端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中上部,插入管(3)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6)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除雾器(8)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10)中部连通,斗式提渣机(5)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下方,且旋风除尘器(2)下部出料口伸入其料斗内,并位于斗式提渣机(5)料斗的中上部,除雾器(8)出口管道和引风管(1)上均设置有切断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管(1)、旋风除尘器(2)、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斗式提渣机(5),引风管(1)一端与烟囱(10)进气管(11)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且连接处位于烟囱(10)的进气管(11)气流运行方向上阀门(111)前,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2)上部切向进入并与其连通,旋风除尘器(2)上端设置有插入管(3),插入管(3)内设置有喷淋装置(4),插入管(3)下端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中上部,插入管(3)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6)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除雾器(8)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10)中部连通,斗式提渣机(5)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下方,且旋风除尘器(2)下部出料口伸入其料斗内,并位于斗式提渣机(5)料斗的中上部,除雾器(8)出口管道和引风管(1)上均设置有切断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主管(41)、进水管(43)和若干支管(42),支管(42)下方设置有出水口(421),所述出水口(421)沿支管(42)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出水口(421)与重力方向呈45°夹角,且相邻两出水口(421)呈90°夹角,主管(41)下端封闭且竖直设置,支管(42)一端间隔设置在主管(41)下部外壁周向上,进水管(43)水平设置并与主管(41)上部连通,且进水管(43)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一支管(42)重合。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勇林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作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