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登山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0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滑登山鞋,属于登山鞋领域,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的底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有防滑钉结构,所述防滑钉结构包括钉套和钉杆;钉套收纳在安装孔内,钉杆与钉套螺纹配合,钉杆的一端可沿钉套的轴向移动并伸出鞋底的底面。本装置的通过可伸缩的防滑钉结构,能够在泥洼地或平整地面切换不同的模式,从而能够适应登山鞋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该钉杆能够旋转并且在钉套内伸缩,当钉杆的一部分伸出鞋底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抓地力,跟适合于泥洼地行走,当钉杆全部收入鞋底时,利用防滑层能够有效的保证防滑效果;由于收纳套的设计,使得鞋带的鞋带头能够被固定,能够避免行走时,鞋带甩动造成的鞋带松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登山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滑登山鞋,属于登山鞋领域。
技术介绍
登山鞋是专门为爬山和旅行而设计制造的鞋子,非常适合户外运动。防水性是现代登山鞋的首要功能,其防水透气性是一般运动鞋无法比拟的。由于现在,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增多,缓解压力的同时达到健康的目的,很多人都会在节假日外出登山游玩,人们登山游玩的时候经常要穿登山鞋,为了能够但是登山的路都比较崎岖、路况较差,这样就会对鞋底的磨损比较大,并且鞋底没有足够的抓地力,很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此外,登山鞋由于鞋带较长,致使鞋带在行走甩动时,产生巨大的惯性,造成登山鞋打结处很容易松动,人踩到松出的鞋带时,很容易被绊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技术,通过可伸缩的防滑钉结构,能够在泥洼地或平整地面切换不同的模式,从而能够适应登山鞋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滑登山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的底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有防滑钉结构,所述防滑钉结构包括钉套和钉杆;钉套收纳在安装孔内,钉杆与钉套螺纹配合,钉杆的一端可沿钉套的轴向移动并伸出鞋底的底面。该钉杆能够旋转并且在钉套内伸缩,当钉杆的一部分伸出鞋底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抓地力,跟适合于泥洼地行走,当钉杆的一部分收入鞋底时,利用防滑层能够有效的保证防滑效果。进一步,所述钉杆包括螺杆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钉锥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螺杆部的两端并用于限制钉杆相对于钉套的移动位置。该结构的钉杆通过限位部的设计,能够避免钉杆的脱落进一步,钉锥部连接在第二限位部上且可伸出鞋底的底面。进一步,所述钉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孔,通过调节孔可调节钉杆相对于钉套的转动。通过调节孔的设计,能够方便于钉杆的转动。进一步,鞋底包括缓冲层和防滑层,缓冲层可拆卸,防滑层包括收纳在缓冲层前侧的前防滑层和收纳在缓冲层后侧的后防滑层。该防滑层的设计和防滑层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登山鞋舒适性。进一步,在鞋帮上设置有鞋带,鞋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列的收纳套,鞋带的鞋带头穿过一个收纳套并收纳在另一收纳套内。由于收纳套的设计,使得鞋带的鞋带头能够被固定,能够避免行走时,鞋带甩动造成的鞋带松脱的情况。进一步,所述收纳套分为第一收纳套和第二收纳套,第一收纳套与第二收纳套并列;鞋带头穿过第一收纳套后弯折并插入第二收纳套内。进一步,第一收纳套和第二收纳套均为环状,且第一收纳套的内径大于第二收纳套。进一步,第一收纳套和第二收纳套均横向布置,且第一收纳套位于第二收纳套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的通过可伸缩的防滑钉结构,能够在泥洼地或平整地面切换不同的模式,从而能够适应登山鞋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2、该钉杆能够旋转并且在钉套内伸缩,当钉杆的一部分伸出鞋底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抓地力,跟适合于泥洼地行走,当钉杆全部收入鞋底时,利用防滑层能够有效的保证防滑效果;3、由于收纳套的设计,使得鞋带的鞋带头能够被固定,能够避免行走时,鞋带甩动造成的鞋带松脱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登山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I的透视图;图3为登山鞋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鞋帮,2-鞋底,3-缓冲层,4-鞋带,5-第一收纳套,6-第二收纳套,7-鞋带头,8-钉套,9-螺杆部,10-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钉锥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滑登山鞋,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底2的底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有防滑钉结构,所述防滑钉结构包括钉套8和钉杆;钉套8收纳在安装孔内,钉杆与钉套8螺纹配合,钉杆的一端可沿钉套8的轴向移动并伸出鞋底2的底面。钉杆包括螺杆部9、第一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1和钉锥部12;第一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1分别位于螺杆部9的两端并用于限制钉杆相对于钉套8的移动位置。钉锥部12连接在第二限位部11上且可伸出鞋底2的底面。钉锥部12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孔,通过调节孔可调节钉杆相对于钉套8的转动。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鞋底2包括缓冲层3和防滑层,缓冲层3可拆卸,防滑层包括收纳在缓冲层3前侧的前防滑层和收纳在缓冲层3后侧的后防滑层。在鞋帮1上设置有鞋带4,鞋帮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并列的收纳套,鞋带4的鞋带头7穿过一个收纳套并收纳在另一收纳套内。收纳套分为第一收纳套5和第二收纳套6,第一收纳套5与第二收纳套6并列;鞋带头7穿过第一收纳套5后弯折并插入第二收纳套6内。第一收纳套5和第二收纳套6均为环状,且第一收纳套5的内径大于第二收纳套6。第一收纳套5和第二收纳套6均横向布置,且第一收纳套5位于第二收纳套6上方。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底(2)的底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有防滑钉结构,所述防滑钉结构包括钉套(8)和钉杆;钉套(8)收纳在安装孔内,钉杆与钉套(8)螺纹配合,钉杆的一端可沿钉套(8)的轴向移动并伸出鞋底(2)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底(2)的底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设有防滑钉结构,所述防滑钉结构包括钉套(8)和钉杆;钉套(8)收纳在安装孔内,钉杆与钉套(8)螺纹配合,钉杆的一端可沿钉套(8)的轴向移动并伸出鞋底(2)的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杆包括螺杆部(9)、第一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1)和钉锥部(12);第一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1)分别位于螺杆部(9)的两端并用于限制钉杆相对于钉套(8)的移动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钉锥部(12)连接在第二限位部(11)上且可伸出鞋底(2)的底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钉锥部(12)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孔,通过调节孔可调节钉杆相对于钉套(8)的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登山鞋,其特征在于,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飘林刘昭霞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