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58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21
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包括支座、过渡板、假旁承、上心盘、T型槽导轨、防倾斜装置、加载横梁、立柱和工作台;工作台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立柱,支座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支座上设置过渡板,支座与摇枕试件通过过渡板连接;防倾斜装置安装于T型槽导轨上,T型槽导轨根据实际位置水平焊接在立柱上,防倾斜装置一端与立柱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横梁接触;加载横梁下盖板与上心盘、假旁承紧固连接,加载横梁的上盖板与试验台作动器紧固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保证试验安全,而且又能够确保试验质量,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摇枕在实际运行中所经历的作用力,为准确评价摇枕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制造机械
,尤其涉及铁路车辆试验
,具体的说,是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的摇枕疲劳强度试验,是摇枕试验中的重要项目。在目前的国内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中,依据的试验标准是TB/T1959-2006《铁道货车摇枕、侧架静载荷及疲劳试验》。针对摇枕疲劳试验涉及两个部位的加载,一个是心盘位置的浮沉及侧滚,另一个是旁承位置的侧滚。常采用作动器通过加载横梁对摇枕试件进行加载。但是作动器厂商出于自找正和安全考量,生产的作动器通常配有一到两个球铰。球铰的存在造成作动器在进行压缩加载时常常出现作用线与摇枕试件产生较大的倾斜角度,这给垂向加载带来不便,同时摇枕试件的安装、支撑也要模拟出贴合实际的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既能保证试验安全又可确保试验质量的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该试验加载装置不仅能保证试验安全,而且又能够确保试验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该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支座、过渡板、假旁承、上心盘、T型槽导轨、防倾斜装置、加载横梁、立柱和工作台。工作台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立柱,工作台上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座,支座紧固连接在工作台上,支座上设置过渡板,支座与摇枕试件通过过渡板连接。防倾斜装置安装于T型槽导轨上,T型槽导轨根据实际位置水平焊接在立柱上,防倾斜装置一端与立柱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横梁接触。加载横梁上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中心设有通孔与上心盘紧固连接,加载横梁的上盖板与试验台作动器紧固连接,下盖板下面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假旁承,下盖板与假旁承紧固连接。所述的支座分为固定铰支座和滑动铰支座。所述的过渡板由环形块和转接板组成,环形块的尺寸及在转接板的布置由具体的摇枕试件决定,根据不同规格的摇枕试件进行调整。所述的防倾斜装置由滚轮、安装板、板I、板II和安装底板组成,板I开有φ20的通孔。所述的防倾斜装置与加载横梁的接触部位装配有磨耗板,防倾斜装置通过滚轮与磨耗板接触。所述的加载横梁的上盖板对称设有长条孔。所述的加载横梁的下盖板对称设有长条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的摇枕试件通过过渡板水平放置于支座上,过渡板根据摇枕试件实际使用中采用的弹簧接触特点设置有环形块,可以充分与摇枕试件接触,能够有效保证加载位置的准确性。2、本专利技术的加载横梁与试验台作动器、上心盘和假旁承紧固连接,试验台作动器通过加载横梁将载荷传给摇枕试件的承载部位。防倾斜装置限制了加载横梁的试验过程中的纵向摆动,同时又不影响垂向加载力值,最大程度地确保试验过程中加载横梁不发生倾斜,从而避免试验台作动器倾斜造成偏载等影响试验质量及安全性的状况发生,同时该试验加载装置试验效果准确、运行可靠。3、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米轨到宽轨不同规格的摇枕疲劳试验加载。4、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应用效果良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摇枕在实际运行中所经历的作用力,为准确评价摇枕可靠性奠定了基础,使铁路货车摇枕在研制早期充分暴露其潜在的结构缺陷,增加其可靠性,有效地降低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倾斜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座、2-过渡板、3-摇枕试件、4-假旁承、5-上心盘、6-T型槽导轨、7-防倾斜装置、8-加载横梁、9-试验台作动器、10-立柱、11-工作台、12-滚轮、13-安装板、14-双头螺栓、15-板I、16-板II、17-安装底板、18-磨耗板、19-环形块、20-转接板、21-上盖板、22-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结合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该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支座1、过渡板2、假旁承4、上心盘5、T型槽导轨6、防倾斜装置7、加载横梁8、立柱10和工作台11。工作台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立柱10,工作台11上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座1,支座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工作台11上,支座1分为固定铰支座和滑动铰支座。支座1上设置过渡板2,支座1与摇枕试件3通过过渡板2连接。过渡板2由环形块19和转接板20组成,环形块19的尺寸及在转接板20的布置由具体的摇枕试件3决定,根据不同规格的摇枕试件3进行调整,过渡板2上根据摇枕试件3实际使用中采用的弹簧接触特点设置有环形块19,可以充分与摇枕试件3接触,保证了过渡板2和摇枕试件3接触良好,能够有效保证加载位置的准确性。防倾斜装置7由滚轮12、安装板13、板I15、板II16和安装底板17组成,板I15开有φ20的通孔,用于双头螺栓14的装配,通过双头螺栓14调节两个滚轮12的间隙,同时起到补强装置刚度的作用。防倾斜装置7安装于T型槽导轨6上,防倾斜装置7可在T型槽轨道6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满足安装和调试的需要。T型槽导轨6根据实际位置水平焊接在立柱10上,防倾斜装置7一端与立柱1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防倾斜装置7的另一端与加载横梁8接触,接触部位装配有磨耗板18,以提高加载横梁8的耐磨性。防倾斜装置7通过滚轮12与磨耗板18接触,限制磨耗板18纵向摆动,即限制了加载横梁8的试验过程中的纵向摆动,同时又不干涉加载横梁8的垂向运动,防倾斜装置7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试验过程中加载横梁8不发生倾斜,从而避免试验台作动器9倾斜造成偏载等影响试验质量及安全性的状况发生。加载横梁8上设置有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加载横梁8的上盖板21与试验台作动器9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上盖板21对称设有长条孔,满足米轨到宽轨不同规格摇枕旁承间距。下盖板22中心设有通孔与上心盘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下盖板22下面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假旁承4,下盖板22通过螺栓与假旁承4紧固连接。下盖板22也对称地设有长条孔,以满足不同规格摇枕旁承间距需求。使用时,根据具体的摇枕试件3的旁承间距调整试验台作动器9与加载横梁8的安装位置,接着安装假旁承4和上心盘5。摇枕试件3通过过渡板2上的转接板20水平放置于支座1上,试验台作动器9通过加载横梁8将载荷传给摇枕试件3的承载部位。该装置适用于米轨到宽轨不同规格的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进行心盘位置的浮沉及侧滚加载时,撤下两边的假旁承4;进行旁承位置的侧滚加载时,安装假旁承4,同时确保上心盘5不与摇枕试件3接触。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优方式,对于本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可能利用本专利技术原理做名称修改、安装位置调换、材料改进、结构形状优化等形式的润饰,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润饰和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是:该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支座(1)、过渡板(2)、假旁承(4)、上心盘(5)、T型槽导轨(6)、防倾斜装置(7)、加载横梁(8)、立柱(10)和工作台(11);工作台(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立柱(10),工作台(11)上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座(1),支座(1)紧固连接在工作台(11)上,支座(1)上设置过渡板(2),支座(1)与摇枕试件(3)通过过渡板(2)连接;防倾斜装置(7)安装于T型槽导轨(6)上,T型槽导轨(6)根据实际位置水平焊接在立柱(10)上;防倾斜装置(7)一端与立柱(10)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横梁(8)接触;加载横梁(8)上设置有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下盖板(22)中心设有通孔与上心盘(5)紧固连接,加载横梁(8)的上盖板(21)与试验台作动器(9)紧固连接,下盖板(22)下面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假旁承(4),下盖板(22)与假旁承(4)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是:该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支座(1)、过渡板(2)、假旁承(4)、上心盘(5)、T型槽导轨(6)、防倾斜装置(7)、加载横梁(8)、立柱(10)和工作台(11);工作台(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立柱(10),工作台(11)上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支座(1),支座(1)紧固连接在工作台(11)上,支座(1)上设置过渡板(2),支座(1)与摇枕试件(3)通过过渡板(2)连接;防倾斜装置(7)安装于T型槽导轨(6)上,T型槽导轨(6)根据实际位置水平焊接在立柱(10)上;防倾斜装置(7)一端与立柱(10)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横梁(8)接触;加载横梁(8)上设置有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下盖板(22)中心设有通孔与上心盘(5)紧固连接,加载横梁(8)的上盖板(21)与试验台作动器(9)紧固连接,下盖板(22)下面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假旁承(4),下盖板(22)与假旁承(4)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摇枕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李涛汪雪梅汪云鹏王爱民李冬王璞李亨利张光宇常明涂东杜英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