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38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热热水炉,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散热槽;外壳内设有电控制器、循环风机、蓄热装置及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相连通,进水管与出水管均延伸至外壳外;蓄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和蓄热砖,电热管上设有电导体,电导体截面面积大于电热管,电热管与电导体内嵌于蓄热砖;散热槽内至少一处与热量流动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该热水炉结构巧妙,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合理散出炉体内的热量,降低高温对热水炉的影响,保证炉体内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而保证热水炉的使用效果,有利于该热水炉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热水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具体是蓄热热水炉。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异,人口密度增加,怎样节能减排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而提高取暖设备的利用率,也是能源保护的一大改进点。市场上常见的取暖设备为暖气片取暖,通过热媒如水等在暖气片内流过时,热媒所携带的热量通过暖气散热片不断地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从而实现热能的温差传递,这种暖气片笨重而且大都一体成型,暖气片的温度最多会达到和管里的热煤一样的温度,不会超过热煤的温度,实际中暖气片要向周围空间散热,也就不会达到下面水管里热水的温度,暖气片的入口温度比出口处温度高,热煤从管道输送到暖气片的途中,存在比较大的能源损耗。而另一种电暖器是利用通电后电热管加热,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瞬间即热量传递并释放到空气中,如此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得以提高,但这种取暖器也存在缺点,其通过增减电热管的接通数量来调节功率,升温缓慢,不能储热,用电量大,持续用电时间长,断电后很快房间会回冷;如需升温快,只能通过提高功率来实现,耗电且不节能。现有的取暖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设备由于内部损耗使设备具有一定的温度,如果周围环境过高,或空气流动性差,使设备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开,将会使设备由于过热跳闸,甚至烧坏设备,严重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到保护器性能的稳定性,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不利于取暖设备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散热孔或者增加散热器的的方式来解决设备内温度的问题,但是造成取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噪音大,不利于用户的睡眠和健康,同样影响了取暖设备在家庭生活领域中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蓄热热水炉,该热水炉结构巧妙,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合理散出炉体内的热量,降低高温对热水炉的影响,保证炉体内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而保证热水炉的使用效果,有利于该热水炉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蓄热热水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散热槽;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控制器、循环风机、蓄热装置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延伸至所述外壳外;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电热管和蓄热砖,所述电热管上设有电导体,所述电导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与电导体内嵌于所述蓄热砖;所述散热槽内至少一处与热量流动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槽呈倾斜阶梯状,开口斜向上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槽至少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1°~8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衔接处、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衔接处均采用圆角过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罩设于所述蓄热砖外的隔热板,多块所述隔热板围成一供所述蓄热砖放置的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靠近所述循环风机的隔热板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循环风机上的出风口相对设置;靠近所述热交换器的隔热板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热交换器上的进风口相对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板与所述蓄热砖之间设有用于气体导流的导流罩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罩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内设的电控制器电性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蓄热热水炉,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散热槽,在散热槽内至少一处设有与热量流动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合理散出炉体内的热量,降低高温对热水炉的影响,保证炉体内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而保证热水炉的使用效果,有利于该热水炉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中蓄热热水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中蓄热热水炉中外壳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中蓄热热水炉中散热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蓄热热水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出水口;21、出水管;3、进水口;31、进水管;4、蓄热砖;5、隔热板;51、进气口;52、出气口;6、电热管;61、电导体;7、热交换器;8、循环风机;9、导流罩壳;10、显示装置;11、散热槽;110、第一斜面;111、第二斜面;112、第三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蓄热热水炉,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腔体,腔体内安装有电控制器、循环风机8、蓄热装置和热交换器7。循环风机8安装在上述热交换器7一侧,热交换器7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进水口3连接进水管31,上述出水口2连接出水管21,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相连通,热交换器7设在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之间,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为了方便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连接外置的循环水泵、散热片,以达到取暖效果,上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均延伸至上述外壳1外,散热片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多根与出水管21相连的管道布置在各个屋内,便于对各个屋内进行供暖。蓄热装置包括电热管6和蓄热砖4,上述电热管6上设有电导体61,电导体61的截面面积大于上述电热管6的截面面积,能够使蓄热砖4升温快且保温效果好,将上述电热管6与电导体61内嵌在上述蓄热砖4中间,避免电热管6温度过高对外壳1造成影响。电热管6呈管状,与相同大热量的电热元件相比,管状电热管6可节约5%的电热材料,而热效率可达到90%以上。电导体61呈球状,能够有效增加单位棉结的发热量,多个上述电导体61等间距分布于上述电热管6上,避免电导体61与电导体61之间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该电热管6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电导体61与上述电导体61一体成型制作,可以都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从电热管6的结构来看,金属管状电热管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密封式电热元件,可成功的运用于工业、家用电器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取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噪音大,不利于用户的睡眠和健康,同样影响了取暖设备在家庭生活领域中的推广及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将外壳1上的散热槽11设置成斜阶梯状,且开口设置成斜角向上的结构。热量的流动方向通常从高温流向低温,传统的散热槽11基本都是设置在外壳1上的与外壳1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平行的通孔,通过该通孔散热噪音大,在家庭环境较安静的情况下,噪音的出现极易造成用户烦躁,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热水炉的使用,为了解决噪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散热槽11内至少一处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即散热槽11呈斜角设置,改变了传统的热量流动方向,热量在多个斜面之间兜转,最后排出外壳1,而不是直接排出,能够有效降低排热过程中的噪音。本实施例中,散热槽至少包括第一斜面110、第二斜面111及第三斜面112,第一斜面110、第二斜面111及第三斜面112的倾斜角度均为1°~89°,且第一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热热水炉,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散热槽(1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电控制器、循环风机(8)、蓄热装置及热交换器(7);所述热交换器(7)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所述进水口(3)连接进水管(31),所述出水口(2)连接出水管(21),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均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电热管(6)和蓄热砖(4),所述电热管(6)上设有电导体(61),所述电导体(61)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电热管(6),所述电热管(6)与电导体(61)内嵌于所述蓄热砖(4);所述散热槽(11)内至少一处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热水炉,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散热槽(1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电控制器、循环风机(8)、蓄热装置及热交换器(7);所述热交换器(7)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所述进水口(3)连接进水管(31),所述出水口(2)连接出水管(21),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21)均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电热管(6)和蓄热砖(4),所述电热管(6)上设有电导体(61),所述电导体(61)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电热管(6),所述电热管(6)与电导体(61)内嵌于所述蓄热砖(4);所述散热槽(11)内至少一处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1)呈倾斜阶梯状,开口斜向上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1)至少包括第一斜面(110)、第二斜面(111)及第三斜面(112),所述第一斜面(110)、第二斜面(111)及第三斜面(112)的倾斜角度均为1°~8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热水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伟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