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01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属于汽车停放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承载力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吊杆和两个沿吊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门形架,两个门形架的顶部均与吊杆固定连接,两个门形架底部之间固连有用于支撑汽车车轮的承载结构,两个门形架上分别固连有上导轮架且每个上导轮架均位于对应门形架的外侧,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向门形架的外侧延伸出一段距离且吊杆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两个上导轮架上,至少一个上导轮架上设有能与立体停车库的导向槽轨相配合的导向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质量大、运行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停车设备
,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性被广大用户接受。立体停车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循环式立体停车库由于占用空间小,停车量大、灵活性强,受到商家的普遍青睐。循环式立体停车库一般都是包括骨架、停车架、驱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公开号:CN107605197A),停车架通过传动装置设置在骨架上,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传动装置带动停车架进行循环移动。而为了降低停车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一般都在骨架上设有导向槽轨,并在停车架上设有能在导向槽轨内进行滑动的导向滚轮,通过导向滚轮与导向槽轨的配合,提升停车架移动的稳定性,继而提升安全性。目前的循环式立体停车库均采用结构基本一致的停车架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平台(授权公告号CN201687236U),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梁和第二水平梁、两端分别垂直地穿过第一水平梁及第二水平梁的中心的承重轴以及通过若干根拉杆悬挂于第一水平梁和第二水平梁下方的停车平台。对于停车架结构而言,为了节省材料,载车平台的长度并没有必要做的和汽车一样长,因此停车架的停车平台一般都是比汽车长度短的,而第一水平梁或第二水平梁由于需要设置与立体停车库进行配合的导向滚轮,第一水平梁或第二水平梁之间的距离又比较大。因此,常规的停车架,第一水平梁或第二水平梁均是通过倾斜的拉杆与停车平台进行连接,而且导向滚轮均是直接设置在第一水平梁或第二水平梁的两端处。如专利“一种可通过式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公开号:CN201711459464)”、“立体停车库(公开号:CN201711003751)”、“用于循环立体车库的导电滑环安装结构和循环立体车库(公开号:CN205063460U)”以及专利名称为“METALPARKINGSYSTEM-PARKINGWHEELFORSIX,EIGHT,TENORTWELVEPASSENGERCARS”、公开号为“GR1007546”的希腊专利。申请人在此前也是采用常规结构的停车架结构,如申请人本人申报的专利“一种立体停车库(授权公告号:CN105064742B)”,申请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停车架结构由于汽车重量是竖直向下的,会给倾斜设置的拉杆竖直向下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而且汽车重量都是前后不一的,这导致停车平台前后受重不同,停车平台会出现前后移动的趋势,导致拉杆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影响了停车架的稳定性。另外,导向滚轮用于与骨架上的导向槽轨相配合,来提升载车平台的稳定性。出于稳定性更好的目的,需要导向槽轨与导向滚轮配合精度高,基本实现无间隙配合,因此导向滚轮需要以较为精准的位置滑入导向槽轨内。但是,传统的载车板平台的导向滚轮设置在第一水平梁的两端处,而第一水平梁开设有过孔供承重轴穿过,导致第一水平梁与承重轴连接处出现结构较为薄若的区域,当停车平台上放置较重的汽车时,停车平台上升的一瞬间或者下降停止的一瞬间,由于惯性作用,会给第一水平梁的两端形成很大的向下拉的力,导致第一水平梁与承重轴连接处出现变形,继而会影响到第一水平梁上的导向滚轮的位置精度,立体停车库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导向滚轮滑入导向槽轨的过程出现卡涩、阻力大甚至撞击的情况,导致立体停车库出现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现有的立体停车库都存在承载力较低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限重,尽量避免一些质量较重的全尺寸SUV或皮卡型轿车等进行停放,以保证停车库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这便导致目前的立体停车库在承载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停车架的承载能力并提升运行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吊杆和两个沿吊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门形架,两个门形架的顶部均与吊杆固定连接,两个门形架底部之间固连有用于支撑汽车车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门形架上分别固连有上导轮架且每个上导轮架均位于对应门形架的外侧,所述吊杆的两端均向门形架的外侧延伸出一段距离且吊杆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两个上导轮架上,至少一个上导轮架上设有能与立体停车库的导向槽轨相配合的导向滚轮。在使用过程中,汽车停放在底部的承载结构上。通过每个门形架上设置上导轮架,吊杆与两个门形架和两个上导轮架固定连接,汽车的重力被两个门形架和两个上导轮架进行分担,在相同汽车重量的情况下,每个门形架和上导轮架所受到的力降低,因此门形架和上导轮架不易变形,同时能够承载较为重型的汽车,提升了停车架的承载能力。进一步的,虽然当停车架下降到预设位置停止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但本案承载结构是固定在门形架上的,汽车的重力主要依靠门形架承担,而由于上导轮架设置在门形架外侧而吊杆的两端与立体停车库的传动机构连接,因此传动机构施加给停车架的反作用力主要依靠上导轮架承担,这样便形成了力的分担效果,进一步避免门形架和上导轮架不变形,因此使得停车架的承载能力更高且运行稳定性更好。而且,由于上导轮架不易变形,能够保证导向滚轮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从而能够与立体停车库上的导向槽轨实现精确对接和顺畅滑动,使得停车架运行顺畅和稳定。另外,增加的上导轮架设置于门形架的外侧,不会占用承载结构上部停放汽车的空间,因此不会由于增加上导轮架而导致大尺寸的汽车无法停放。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中,两个门形架的顶部均开设有过孔一,两上导轮架上均开设有过孔二,所述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设在对应端部处的过孔一和过孔二内。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设在门形架和上导轮架上,只要门形架和上导轮架上不变形、不断裂,吊杆均能稳定地与门形架和上导轮架形成连接,不会出现停车架松动、甚至掉落的风险。虽然门形架开设了过孔一、上导轮架上开设了过孔二之后,在开孔的部位存在结构薄弱的区域,但是通过两个门形架、两个上导轮架同时与吊杆连接,每个门形架和上导轮架所承受的力得到分担,因此保证了门形架和上导轮架不易变形和断裂,提升了停车架的承载能力并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中,两个门形架均竖直设置,两个门形架均包括两根相对吊杆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杆和连接在两根竖杆上端之间的顶部横杆,顶部横杆水平设置且与吊杆相垂直,两根竖杆与顶部横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导轮架固定在两根竖杆上。两个门形架均竖直设置,而汽车施加给停车架的重力也是竖直向下的,即使汽车前后重量不一,但并不会迫使两个门形架具有前后摆动的趋势,有利于门形架不易发生变形。而且,两根竖杆与顶部横杆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形成的门形架结构更为稳定,不会出现分体式的门形架在连接处出现松动的可能,因此停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强。在上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中,所述顶部横杆包括水平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用于与竖杆上端进行连接的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向停车架中部倾斜,所述过孔一开设在平直段的中部,所述吊杆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加强板体,其中一个加强板体连接在两门形架其中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吊杆(1)和两个沿吊杆(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门形架(2),两个门形架(2)的顶部均与吊杆(1)固定连接,两个门形架(2)底部之间固连有用于支撑汽车车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门形架(2)上分别固连有上导轮架(3)且每个上导轮架(3)均位于对应门形架(2)的外侧,所述吊杆(1)的两端均向门形架(2)的外侧延伸出一段距离且吊杆(1)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两个上导轮架(3)上,至少一个上导轮架(3)上设有能与立体停车库的导向槽轨(16)相配合的导向滚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吊杆(1)和两个沿吊杆(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门形架(2),两个门形架(2)的顶部均与吊杆(1)固定连接,两个门形架(2)底部之间固连有用于支撑汽车车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门形架(2)上分别固连有上导轮架(3)且每个上导轮架(3)均位于对应门形架(2)的外侧,所述吊杆(1)的两端均向门形架(2)的外侧延伸出一段距离且吊杆(1)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两个上导轮架(3)上,至少一个上导轮架(3)上设有能与立体停车库的导向槽轨(16)相配合的导向滚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门形架(2)的顶部均开设有过孔一(5),两上导轮架(3)上均开设有过孔二(6),所述吊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设在对应端部处的过孔一(5)和过孔二(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门形架(2)均竖直设置,两个门形架(2)均包括两根相对吊杆(1)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杆(21)和连接在两根竖杆(21)上端之间的顶部横杆(22),顶部横杆(22)水平设置且与吊杆(1)相垂直,两根竖杆(21)与顶部横杆(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导轮架(3)固定在两根竖杆(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杆(22)包括水平的平直段(221),所述平直段(22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用于与竖杆(21)上端进行连接的倾斜段(222),所述倾斜段(222)由下端至上端逐渐向停车架中部倾斜,所述过孔一(5)开设在平直段(221)的中部,所述吊杆(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加强板体(7),其中一个加强板体(7)连接在两门形架(2)其中一侧的两倾斜段(222)之间,另一个加强板体(7)连接在两门形架(2)另一侧的两倾斜段(22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包括两条底梁(8),其中一条底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门形架(2)其中一侧的两根竖杆(21)的下端固连,另一条底梁(8)的两端分别与门形架(2)另一侧的两根竖杆(21)的下端固连,每条底梁(8)的内侧面上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件(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卜琴肖招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