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永柱专利>正文

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94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包括安装外壳、垃圾收集网、环绕装置、推进装置,所述的安装外壳漂浮于水面并且环绕装置、推进装置均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用于为垃圾收集网提供转动动力并且垃圾收集网在转动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的推进装置用于为本垃圾收集设备提供前进动力,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并且安装外壳的轴向垂直于水面,所述的环绕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所述的推进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最近几年旅游景点的游客量剧增,这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大景点的湖泊、江河水面受污染问题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巨大威胁,然而我国水面垃圾回收机制尚不成熟,水上清理垃圾的方式多以人工清洁为主,大量危险而繁琐的水面清理工作需要人来完成,人工清理垃圾的方式效率低下,安全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水面垃圾收集设备不仅提高了水面垃圾的收集率,同时本水面垃圾收集设备为遥控式操作,无需工作人员下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包括安装外壳、垃圾收集网、环绕装置、推进装置,所述的安装外壳漂浮于水面并且环绕装置、推进装置均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用于为垃圾收集网提供转动动力并且垃圾收集网在转动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的推进装置用于为本垃圾收集设备提供前进动力;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并且安装外壳的轴向垂直于水面,所述的环绕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所述的推进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包括固定外壳、连动杆、复位引导机构、复位动力机构、环绕驱动机构,所述的连动杆用于垃圾收集网与复位动力机构之间的连接,所述的复位动力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复位引导机构的引导方向恢复至原状,所述的环绕驱动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垂直于水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的固定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固定外壳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盖并且固定盖同轴设置有通孔,固定外壳的外圆面设置有外置台阶且外置台阶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固定外壳通过紧固件同轴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复位动力机构包括复位电机、复位外壳、齿轮传递构件、连动轴一、连动轴二、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为圆柱体结构,安装块同轴活动安装于固定外壳的内腔腔底并且安装块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复位外壳为设置有复位内腔的壳体结构,复位外壳固定安装于安装块朝向固定外壳开口的端面、并且复位外壳部分穿过设置于固定盖的通孔并位于固定盖上方,复位外壳上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复位电机固定安装于复位外壳,复位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水面并且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复位内腔;所述的复位外壳平行于复位电机输出轴轴向并且远离复位电机的端面设置有避让孔一、避让孔二,所述的避让孔一、避让孔二均位于固定盖上方并且避让孔一、避让孔二位于平行于水面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连动轴一、连动轴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复位电机的输出轴轴向,连动轴一活动安装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连动轴一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一并位于复位外壳外部,连动轴二活动安装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连动轴二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二并位于复位外壳外部;所述的齿轮传递构件设置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并且齿轮传递构件用于接收复位电机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连动轴一/连动轴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复位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架,所述的引导架固定安装于安装块并且引导架部分穿过设置于固定盖的通孔并位于固定盖上方,引导架位于固定盖上方的部分设置有引导限位槽二,引导限位槽二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引导限位槽二位于垂直于连动轴一轴向的同一面内、并且两组引导限位槽二呈对称布置,引导限位槽二为弧形槽并且引导限位槽二朝向固定盖方向弯曲,引导限位槽二的一端为初始端、另一端为终止端并且初始端位于终止端上方;所述的复位引导机构还包括复位盖,所述的复位盖为设置有内腔的半球形壳体结构,所述的复位盖与引导架固定连接并且引导架设置于复位盖的内腔,复位盖的球面设置有与引导限位槽二相对应并相匹配的引导限位槽一,引导限位槽一对应设置有两组;所述的连动杆设置有两组,一连动杆的一端与连动轴一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连接端穿过一引导限位槽二与一引导限位槽一并位于复位盖外部,另一连动杆的一端与连动轴二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并且连接端穿过另一引导限位槽二与另一引导限位槽一并位于复位盖外部;所述的垃圾收集网的网口垂直于水面,垃圾收集网设置有两组,一垃圾收集网与一连动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另一垃圾收集网与另一连动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垃圾收集网的运动状态分为连动杆位于引导限位槽二初始端的初始状态、连动杆位于引导限位槽二终止端的工作状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环绕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递构件一、动力传递构件二,所述的驱动电机用于为安装块绕自身轴向转动提供转动动力,所述的动力传递构件一与动力传递构件二配合并将驱动电机的转动动力传递至安装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外壳、推进动力机构、离心泵、换向机构、喷水管,所述的推进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并且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所述的推进动力机构、离心泵、换向机构、喷水管均安装于推进外壳内,所述的推进动力机构用于为离心泵工作提供工作动力,所述的离心泵与喷水管配合并使本垃圾收集设备在水面运动,所述的换向机构用于使本垃圾收集设备的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电机、带传动构件二、换向构件、换向阀,所述的换向电机用于为换向构件提供换向动力,所述的带传动构件二用于接收换向电机的换向动力并将其传递至换向构件,所述的换向阀用于离心泵与喷水管之间的连接接通,所述的换向构件在换向动力作用下使得换向阀改变离心泵与喷水管之间的接通状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环绕装置与推进装置的配合对水面的垃圾进行收集,本专利技术通过环绕装置使垃圾收集网转动并完成对水面垃圾的收集,垃圾收集网将其转动轨迹区域内的垃圾收集完毕后,推进装置牵引垃圾收集网在水面前进并完成其余水面区域的垃圾收集,提高了水面垃圾的收集率,同时本专利技术为遥控式操作,无需工作人员下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环绕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杆与复位引导机构的配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杆与复位动力机构的配合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动力机构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动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动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动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复位动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杆、连动轴一、连动轴二的配合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环绕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推进装置与安装外壳的配合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推进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推进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外壳、垃圾收集网、环绕装置、推进装置,所述的安装外壳漂浮于水面并且环绕装置、推进装置均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用于为垃圾收集网提供转动动力并且垃圾收集网在转动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的推进装置用于为本垃圾收集设备提供前进动力;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并且安装外壳的轴向垂直于水面,所述的环绕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所述的推进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包括固定外壳、连动杆、复位引导机构、复位动力机构、环绕驱动机构,所述的连动杆用于垃圾收集网与复位动力机构之间的连接,所述的复位动力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复位引导机构的引导方向恢复至原状,所述的环绕驱动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垂直于水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的固定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固定外壳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盖并且固定盖同轴设置有通孔,固定外壳的外圆面设置有外置台阶且外置台阶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固定外壳通过紧固件同轴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外壳、垃圾收集网、环绕装置、推进装置,所述的安装外壳漂浮于水面并且环绕装置、推进装置均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用于为垃圾收集网提供转动动力并且垃圾收集网在转动动力作用下转动,所述的推进装置用于为本垃圾收集设备提供前进动力;所述的安装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并且安装外壳的轴向垂直于水面,所述的环绕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所述的推进装置设置于安装外壳内;所述的环绕装置包括固定外壳、连动杆、复位引导机构、复位动力机构、环绕驱动机构,所述的连动杆用于垃圾收集网与复位动力机构之间的连接,所述的复位动力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复位引导机构的引导方向恢复至原状,所述的环绕驱动机构用于使垃圾收集网沿垂直于水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的固定外壳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固定外壳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盖并且固定盖同轴设置有通孔,固定外壳的外圆面设置有外置台阶且外置台阶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固定外壳通过紧固件同轴固定安装于安装外壳的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复位动力机构包括复位电机、复位外壳、齿轮传递构件、连动轴一、连动轴二、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为圆柱体结构,安装块同轴活动安装于固定外壳的内腔腔底并且安装块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复位外壳为设置有复位内腔的壳体结构,复位外壳固定安装于安装块朝向固定外壳开口的端面、并且复位外壳部分穿过设置于固定盖的通孔并位于固定盖上方,复位外壳上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复位电机固定安装于复位外壳,复位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水面并且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穿设孔并位于复位内腔;所述的复位外壳平行于复位电机输出轴轴向并且远离复位电机的端面设置有避让孔一、避让孔二,所述的避让孔一、避让孔二均位于固定盖上方并且避让孔一、避让孔二位于平行于水面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连动轴一、连动轴二的轴向均平行于复位电机的输出轴轴向,连动轴一活动安装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连动轴一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一并位于复位外壳外部,连动轴二活动安装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连动轴二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避让孔二并位于复位外壳外部;所述的齿轮传递构件设置于复位外壳的复位内腔并且齿轮传递构件用于接收复位电机的动力并将其传递至连动轴一/连动轴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或者绿藻的环绕式打捞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柱
申请(专利权)人:陆永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