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77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1~18份的选自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中的至少一种;b)1~18份的选自高分子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或硼化无灰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c)1~15份的选自硫磷型锌盐、胺型抗氧剂、酚型抗氧剂或氨基甲酸盐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d)0.1~0.5份的选自聚α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e)0.05~1份的选自甲基硅油或氟硅油抗泡剂中的至少一种;f)40~95份的选自HVIⅠ类基础油或Ⅱ类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合物中钙含量不小于2800ppm,氮含量不小于400ppm,磷含量不小于300ppm。该组合物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的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船舶大型化、船舶柴油机高功率化、船舶柴油机工作压力及温度也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在受到冲击负荷或高温高压负荷的状态下,润滑膜容易被挤出金属表面,从而缺少润滑能力。在组合中添加极压剂、抗磨剂是提高润滑油极压抗磨能力的常用方法。在有边界润滑条件下,柴油机零部件受到冲击负荷或高温高压负荷的状态下,该组合物能和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产坚韧的极压膜,有效防止柴油机零部件产生磨损。文献CN102337175A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极压性能的液压油组合物,其含有基础油和极压抗磨剂,所述基础油由APII类油和APIII类油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15~1∶1.5;所述极压抗磨剂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量的0.3~3%。按照GB/T3142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试验条件1760rpm)测定,烧结负荷≥1236N;最大无卡咬负荷≥785N;综合磨损指数≥295N。文献CN103221523A公开了适用于冲击设备的润滑剂。该润滑剂包含以协同量与齿轮油添加剂包和摩擦改进剂调合的选自I类或II类的基础油。该润滑剂由于齿轮油添加剂包和摩擦改进剂的协同效应而表现出优越的磨损性能和优越的极压性能。在优选实施方案中,该齿轮油添加剂包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和含有合成酯的摩擦改进剂。文献CN106916614A公开了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其中,该润滑油添加剂包括:70~99质量份的基础油;以及1~30质量份的油溶性羟基硅酸镁。文献CN105567396A提供的润滑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油52~60份、癸二酸二异辛酯45~5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4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份、苯并三氮唑2~3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0~44份、己基癸醇6~7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4份、十二碳二元酸5~6份、纳米氧化铟2~3份。文献CN106318545A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75~95重量%的润滑油基础油、0.01~10重量%的抗氧多效添加剂、0.02~8重量%的硫代酚酯型抗氧剂、0.5~10重量%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和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的混合物、0.2-10重量%的高碱值水杨酸镁和低碱值磺酸钙的混合物、以磷计≤0.15重量%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0.01-5重量%的无灰摩擦改进剂,所述抗氧多效添加剂为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还提供了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不含任何极压剂或抗磨剂,具有优越的极压抗磨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的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1~18份的选自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中的至少一种;b)1~18份的选自高分子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或硼化无灰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c)1~15份的选自硫磷型锌盐、胺型抗氧剂、酚型抗氧剂或氨基甲酸盐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d)0.01~1份的选自聚α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e)0.05~1份的选自甲基硅油或氟硅油抗泡剂中的至少一种;f)55~95份的选自HVIⅠ类基础油或Ⅱ类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合物中钙含量不小于2800ppm,氮含量不小于400ppm,磷含量不小于300ppm。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组份a)的用量为1~13份,组份b)的用量为1~13份,组份c)的用量为1~10份,组份d)的用量为0.03~0.3份,组份e)的用量为0.05~0.5份,组份f)的用量为65~90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组份a)为磺酸盐和硫化烷基酚盐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合成磺酸盐和硫化烷基酚盐的重量比为0.6~3.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组份c)为胺型抗氧剂与硫磷型锌盐的混合物或者为硫磷型锌盐与酚型抗氧剂的混合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钙含量优选不小于3800ppm,氮含量不小于600ppm,磷含量不小于500ppm更优选不小于4300ppm,氮含量不小于700ppm,磷含量不小于600ppm。本专利技术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份按比例在50~70℃温度下加入基础油中,搅拌1~3小时,使其全部溶解,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润滑。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的组份、重量份数以及优选范围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相同。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钙主要来自清净剂、氮含量主要来自分散剂、抗氧剂和基础油,磷主要来自抗氧剂。通过各组份的协同作用,特别是控制组合物中钙含量不小于3800ppm,氮含量不小于600ppm,磷含量不小于500ppm具备优越的极压抗磨性能。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7】将原料各组份调制各配方进行实验,各配方组成见表1。在60℃温度下将以上混合物加热搅拌1小时至完全均匀。采用FZG试验(NB/SH/T0306)与SRV摩擦系数试验(ASTMD6425)考察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各配方试验具体结果见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1~18份的选自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中的至少一种;b)1~18份的选自高分子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或硼化无灰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c)1~15份的选自硫磷型锌盐、胺型抗氧剂、酚型抗氧剂或氨基甲酸盐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d)0.01~1份的选自聚α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e)0.05~1份的选自甲基硅油或氟硅油抗泡剂中的至少一种;f)55~95份的选自HVIⅠ类基础油或Ⅱ类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合物中钙含量不小于2800ppm,氮含量不小于400ppm,磷含量不小于3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1~18份的选自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中的至少一种;b)1~18份的选自高分子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或硼化无灰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c)1~15份的选自硫磷型锌盐、胺型抗氧剂、酚型抗氧剂或氨基甲酸盐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d)0.01~1份的选自聚α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e)0.05~1份的选自甲基硅油或氟硅油抗泡剂中的至少一种;f)55~95份的选自HVIⅠ类基础油或Ⅱ类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合物中钙含量不小于2800ppm,氮含量不小于400ppm,磷含量不小于300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船用柴油机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组份a)的用量为1~15份,组份b)的用量为1~12份,组份c)的用量为1~8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鹏郑金花李旭占志恒蒋辰婕黄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