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2‑氰基‑5‑氟溴苄、6‑氯‑3‑甲基尿嘧啶和(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亲核取代,成盐得到琥珀酸曲格列汀,该反应路线具有反应路线短,工艺稳定,原料易得,成本低,收率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琥珀酸曲格列汀(TrelagliptinSuccinate),化学名为2(-{[6-(3R)-(3-氨基哌啶-1-基)-3-甲基-2,4-二氧代-3,4-二氢-2H-嘧啶-1-基}甲基]-4-氟苄氰琥珀酸盐,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发,于2015年3月26日在日本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是首个可以实现每周一次给药的小分子糖尿病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无耐药性并显示高安全性。现有的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合成路线如下:该方法是以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为起始原料,先合成中间体1,然后将(R)-3-氨基哌啶的伯胺基进行保护,再与中间体1对接,最终脱保护得到曲格列汀,曲格列汀与琥珀酸成盐得到最终成品。该过程要用到高危品钠氢,不利于放大工业化生产,且合成路线步骤较长,收率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甲苯中依次加入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于80-100℃保温反应6-8h,反应完全后,析晶,打浆,干燥,得中间体1;其中,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5:1.3-1.9;(2)将异丙醇和纯化水按体积比为7-9:1混合作为溶剂,向溶剂中加入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于70-90℃保温反应12-20h,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乙酯,降温至15-25℃,搅拌0.5-1h,过滤,得滤液和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使其pH值为3-4,搅拌过滤,收集固体,将固体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二氯甲烷和滤饼,再次混合均匀,用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9-10,分离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3-4,继续重复上述萃取过程,接着用异丙醇打浆精制,最后干燥,得中间体2;其中,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3-1.9:3.5-4.5;(3)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中间体2,升温至60-80℃,再分批加入琥珀酸,保温反应4-8h,然后降温至15-25℃,搅拌1-2h,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琥珀酸曲格列汀;其中,中间体2和琥珀酸的摩尔比为1:0.9-1.2。进一步地,步骤(1)中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1.5。进一步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进一步地,步骤(1)中用纯化水进行析晶,用异丙醇进行打浆。进一步地,步骤(2)中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5:3.5。进一步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6h。进一步地,步骤(3)中中间体2和琥珀酸的摩尔比为1:1.05。进一步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2-氰基-5-氟溴苄、6-氯-3-甲基尿嘧啶和(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亲核取代,成盐得到琥珀酸曲格列汀,该反应路线具有反应路线短,工艺稳定,原料易得,成本低,收率高等优势。(2)在步骤(1)中选取2-氰基-5-氟溴苄和6-氯-3-甲基尿嘧啶为起始原料,该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该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且通过特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来制备中间产物,反应过程中用三正丁胺作为缚酸剂,三正丁胺的沸点较高,高达216.5度,在反应时不会产生其他物理变化,能够保证试剂的稳定性,使得反应稳定进行;反应过程中以单一甲苯作为溶剂,其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中间体1的后处理和纯化过程操作简单,收率高,将此反应制得的中间体1用于下一步的反应,其能够提高最终产物的收率和纯度。(3)在步骤(2)中采用无水碳酸钠作为缚酸剂,并将通过特定条件反应得到的中间体1作为原料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可有利于产物的形成,提高其收率,反应完全后通过两次调酸,两次调碱,然后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使得杂质和产品更易分离,萃取效果更佳,萃取后再用异丙醇精制得到中间体2,该步骤操作简单,所得产品纯度高,异构体杂质可控制在0.2%以下。(4)步骤(3)中以乙醇作为溶剂,将步骤(2)制得的中间体2作为原料之一进行反应,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反应,使得反应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更多的参加反应,而杂质对其影响较小,反应最终不仅制备出了具有A晶型的产品,且单一溶剂易于回收,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目标产物的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其反应路线如下:具体的反应过程见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开启搅拌,然后依次加入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搅拌条件下将混合物升温至80℃,保温反应6h,TLC(石油醚:乙酸乙酯=3:2)监测反应,当6-氯-3-甲基尿嘧啶消耗完视为反应终点,反应完全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纯化水,降温至20℃,搅拌0.5-1h,过滤,滤饼用异丙醇洗涤两次,收集滤饼,于50℃干燥12h,得棕黄色固体中间体,即中间体1;其中,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1.5;(2)向反应釜中加入异丙醇和纯化水以体积比为10:1.4混合的混合物,开启搅拌,然后依次加入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搅拌条件下将混合物升温至70℃,保温反应16h,TLC(二氯甲烷:甲醇=20:1)监测反应,当中间体1消耗完视为反应终点,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乙酯,降温至20℃,搅拌0.5-1h,过滤,得滤液和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使滤液pH值为3-4,搅拌0.5h,过滤,收集固体,将固体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二氯甲烷和滤饼,再次混合均匀,用10wt%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9-10,静置分层得有机相,水相再次用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相,合并两次萃取的有机相;向合并的有机相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3-4,搅拌0.5h,过滤,将固体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二氯甲烷,用10wt%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9-10,静置分层得有机相,水相再次用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有机相,合并两次萃取的有机相,然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静置,分离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滤饼,收集滤液,减压浓缩滤液,蒸发出大部分二氯甲烷后加入异丙醇,析晶,直至二氯甲烷蒸发完全,然后降温至20℃,将所得悬浊液在该温度下打浆2h,过滤,滤饼用异丙醇洗涤,收集滤饼,于50℃干燥,得类白色固体中间体2;其中,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5:3.5;(3)向反应釜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条件下加入中间体2,升温至80℃,再分批加入琥珀酸,保温反应6h,然后降温至20℃,搅拌1-2h,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甲苯中依次加入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于80‑100℃保温反应6‑8h,反应完全后,析晶,打浆,干燥,得中间体1;其中,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5:1.3‑1.9;(2)将异丙醇和纯化水按体积比为7‑9:1混合作为溶剂,向溶剂中加入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于70‑90℃保温反应12‑20h,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乙酯,降温至15‑25℃,搅拌0.5‑1h,过滤,得滤液和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使其pH值为3‑4,搅拌过滤,收集固体,将固体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二氯甲烷和滤饼,再次混合均匀,用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9‑10,分离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3‑4,继续重复上述萃取过程,接着用异丙醇打浆精制,最后干燥,得中间体2;其中,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3‑1.9:3.5‑4.5;(3)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中间体2,升温至60‑80℃,再分批加入琥珀酸,保温反应4‑8h,然后降温至15‑25℃,搅拌1‑2h,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琥珀酸曲格列汀;其中,中间体2和琥珀酸的摩尔比为1:0.9‑1.2。...
【技术特征摘要】
1.琥珀酸曲格列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甲苯中依次加入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于80-100℃保温反应6-8h,反应完全后,析晶,打浆,干燥,得中间体1;其中,6-氯-3-甲基尿嘧啶、2-氰基-5-氟溴苄和三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5:1.3-1.9;(2)将异丙醇和纯化水按体积比为7-9:1混合作为溶剂,向溶剂中加入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于70-90℃保温反应12-20h,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乙酯,降温至15-25℃,搅拌0.5-1h,过滤,得滤液和滤饼,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使其pH值为3-4,搅拌过滤,收集固体,将固体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加入二氯甲烷和滤饼,再次混合均匀,用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pH值为9-10,分离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3-4,继续重复上述萃取过程,接着用异丙醇打浆精制,最后干燥,得中间体2;其中,中间体1、(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和无水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3-1.9:3.5-4.5;(3)向无水乙醇中加入中间体2,升温至60-80℃,再分批加入琥珀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丰,白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斯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