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60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相连;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电池检测到需要开启放电时输出检测信号以使主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充放电控制模块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只在电池检测到需要开启放电时才开启放电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池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是指为工具提供动力的电源,如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随着动力电池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重视。随着动力电池的电池串数增加,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压也随之增大,在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压大于人身安全电压(36V)时,用户不小心触碰到电池的输出端口就会存在触电等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的动力电池存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输出充电电压导致电池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存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输出充电电压导致电池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相连;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放电控制电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的情况下输出检测信号以使主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充放电控制模块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只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时才开启放电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存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输出充电电压导致电池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及其放电控制电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状态的情况下输出检测信号以使主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充放电控制模块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只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状态时才开启放电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电池存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输出充电电压导致电池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电路10的结构,如图1所示,放电控制电路10,与电池20相连,放电控制电路10包括检测模块110、主控模块120、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130。检测模块110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20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120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模块130的控制端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130的输出端与电池20相连。检测模块110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状态,在电池需要开启放电状态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120。主控模块12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130。充放电控制模块130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在具体应用中,当使用电池20时,与电池20配合使用的仓体内包含有磁铁,当电池需要开启放电时,即当将电池20放入仓体内时,检测模块110会检测到电池20需要开启放电,则说明此时可以控制电池输出充电电压,因此,在检测模块110检测到电池需要开启放电时会输出检测信号以使控制模块120根据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在具体应用中,检测模块包括霍尔元件,在电池单独放置时,霍尔元件检测不到磁铁,因而输出高电平,霍尔元件在电池放入仓体内时会输出低电平,进而输出检测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放电控制电路10还包括存储模块140。存储模块140与主控模块120连接。存储模块140在主控模块120输出控制信号时根据控制信号存储电池20的工作状态。在具体应用中,上述存储模块包括Flash存储器。Flash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内存,在没有电压供应的条件下也能够长久地保持数据。在具体应用中,当主控模块120输出控制信号时,存储模块140会检测到该控制信号,并将电池处于放电开启状态这一工作状态进行存储。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如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检测模块110包括检测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检测芯片U1的电源引脚UVCC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检测芯片U1的接地引脚GVD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检测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检测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为检测模块110的输出端。在具体应用中,上述检测芯片U1为霍尔元件。在一实施例中,充放电控制模块130包括回馈控制器AFE、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开关管Q1以及第二开关管Q2。回馈控制器AFE的输入端为充放电控制模块120的输入端,回馈控制器AFE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共同构成充放电控制模块130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回馈控制器AFE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连接。在具体应用中,上述第一开关管Q1为第一NMOS管Q1,第一NMOS管Q1的源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第一NMOS管Q1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第一NMOS管Q1的漏极为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在具体应用中,第二开关管Q2为第二NMOS管Q2,第二NMOS管Q2的漏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第二NMOS管Q2的栅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第二NMOS管Q2的源极为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在具体应用中,上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电池20的电芯负极接口连接,上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电池20的保护板负极接口连接。以下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拆卸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电池20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控制电路,与电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检测到需要开启放电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控制电路,与电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主控模块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是否需要开启放电,在检测到需要开启放电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输出导通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池进行放电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芯片、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检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测芯片的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为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片为霍尔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回馈控制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所述回馈控制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剑锋黄嘉曦江旭峰潘江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