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那艳龙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95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慈竹打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无法有效的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往复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基坑的产生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往复的打篼,可以将盘结的茎须根完全切断,方便了新竹林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慈竹打篼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
技术介绍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慈竹砍伐完后留在地面伐桩(竹蒲头)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如中国专利CN201711475290.5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竹子采伐碎桩机,该机械可以对竹子采伐和碎桩,该采伐碎桩机虽然可以为竹农减轻劳动强度,但碎桩后会在地面产生一个坑,导致水土流失,挖得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且慈竹茎须根较为发达,该采伐碎桩机无法有效的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影响新竹林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具备减轻竹农劳动强度、保护环境和打篼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竹子碎桩装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无法有效的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影响新竹林的正常生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往复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机体的底部,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底部的伐桩磨平机构,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打篼机构。所述机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处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限位轴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且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从动轮和第一半齿轮,所述从动轮位于第一半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的中部,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的外侧与齿条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条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轴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齿条的底部与平衡稳固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半齿轮,且第二半齿轮与第一半齿轮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包括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与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内部的两侧均镶嵌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底壁,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内壁一侧的中部,所述固定杆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顶部的一侧。优选的,所述伐桩磨平机构包括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固定套接在转动杆外表面的中部,所述安装套管的外表面从上往下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磨平盘、第二磨平盘和三个旋转齿,所述第二磨平盘固定连接在第一磨平盘的底部,且第二磨平盘的直径小于第一磨平盘的直径,三个所述旋转齿等距离的固定连接在第二磨平盘的底部,且三个旋转齿的齿刃上固定连接有齿刀,所述第二磨平盘的底部等距离的固定连接有三个圆盘,且三个圆盘与三个旋转齿相互交错,所述第一磨平盘和圆盘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凸点。优选的,所述打篼机构包括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固定套接在转动杆的底部,所述固定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底部等距离的固定连接有四个钻刀齿,所述钻刀齿的形状为弧形,四个所述钻刀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心钻头。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罩,且阻挡罩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尤其适用于慈竹的竹蒲头去除,通过往复机构、伐桩磨平机构和打篼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往复式的对慈竹的竹蒲头进行去除,然后将慈竹竹蒲头的顶部磨平,避免基坑的产生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往复的打篼,可以将盘结的茎须根完全切断,方便了新竹林的正常生长。2、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伐桩磨平机构的设置,在对慈竹采伐时,慈竹竹蒲头顶部会高于地面,旋转的伐桩磨平机构可以将高于地面的慈竹竹蒲头打碎,同时可以使竹蒲头所在位置的地面稀松,方便了地面的平整,避免了基坑的产生,导致水土的流失,保护了林间的生态环境。3、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安装套管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对第一磨平盘、第二磨平盘和旋转齿起到了固定的效果,同时方便了对伐桩磨平机构位置的安装和高度的调节,方便了竹农的使用。4、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第一磨平盘、第二磨平盘和旋转齿的配合使用,慈竹竹蒲头的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变小,旋转齿可以依次的向下对竹蒲头进行磨平,使其与地面齐平,同时由于第二磨平盘位于第一磨平盘的下方,第二磨平盘可以使得慈竹竹蒲头外侧的地面稀松,方便竹农将打篼机构钻出的基坑进行填平。5、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打篼机构的设置,旋转的打篼机构可以将慈竹竹蒲头直接粉碎,在保护地下竹鞭根系的同时,又保护了地下的水土生态系统帮助竹农节省成本,节约劳动力。6、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定心钻头的设置,方便了竹农对慈竹竹蒲头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使得打篼机构向下旋转时更加的平稳,从而提高了打篼的效果。7、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螺旋杆的设置,螺旋杆可以将慈竹竹蒲头的根系更好的截断,同时将钻刀齿粉碎的垃圾从螺旋杆上的螺旋槽中向上导出,使得打篼装置向下移动的更加的省力。8、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往复机构的设置,可以带动打篼机构往复不间断的上下移动,由于慈竹茎须根较为发达,往复不间断的上下移动可以更好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避免了过多的茎须根吸收林地土壤的营养。9、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平衡稳固机构的设置,在带动打篼机构上下移动时,通过滑杆使得横板可以垂直的上下滑动,从而保证了打篼机构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对机体起到了支撑的效果,保证了机体的坚固性,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10、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机体的设置,一方面对往复机构和平衡稳固机构起到了支撑和固定的效果,同时保证装置整体的美观性,与实际应用的舒适感,进一步也节省材质,优化物体内部空间的利用。11、该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通过齿刀的设置,提高了旋转齿的坚固性,避免林间的砂石和碎石对旋转齿造成损坏,导致旋转齿的齿刃破裂,同时转动的旋转齿可以将长出地面慈竹的茎须根进行切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往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伐桩磨平机构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打篼机构结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打篼机构结构正视图。图中:1机体、2驱动电机、3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5),所述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4)与往复机构(5)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6),所述平衡稳固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杆(8)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底部的伐桩磨平机构(10),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打篼机构(11);所述机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13),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杆(1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支撑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底部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万向轮(16),所述支撑腿(1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5),所述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4)与往复机构(5)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6),所述平衡稳固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杆(8)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底部的伐桩磨平机构(10),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打篼机构(11);所述机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13),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杆(1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支撑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底部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万向轮(16),所述支撑腿(1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01)、第二齿轮(504)、齿条(506)和第三齿轮(509),所述第一齿轮(501)的轴心处通过第一转轴(511)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所述第二齿轮(504)通过限位轴(505)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所述第三齿轮(509)通过第二转轴(512)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第一齿轮(501)与第二齿轮(50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04)与第三齿轮(509)啮合,且第一齿轮(501)、第二齿轮(504)和第三齿轮(509)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转轴(5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从动轮(502)和第一半齿轮(503),所述从动轮(502)位于第一半齿轮(503)和第一齿轮(501)之间的中部,所述从动轮(502)通过传动带(4)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503)的外侧与齿条(506)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条(506)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07),所述限位轴(50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50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5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508),所述齿条(506)的底部与平衡稳固机构(6)的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那艳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