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6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所述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60份,石斛0.3‑0.7份,生地0.5‑1份,干姜0.5‑1份。经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对小鼠MPTP造成的帕金森病模型,可明显改善PD模型小鼠的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增加脑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对帕金森病具有明确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症(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并可导致残障。目前对于帕金森症的治疗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对该病常用的治疗药物为抗胆碱药物、多巴胺替代疗法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虽然减轻症状,但终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加之慢性病对药物形成的长期依赖,久而久之也会加重病情,使生理各项机能变差甚至衰竭。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治疗PD的研究和探索延伸到中医药学领域,从诸多中药复方中筛选出一些对PD治疗有效的中药组合物,但是既往使用中药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依据,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也很难推动有关中药组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传统中医学认为其病机重在肝肾不足,补益肝肾是防治帕金森病的重要法则。杜仲是补肝肾、强筋骨的常用要药。《五脏苦欲补泻》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具足,正能解肝肾之所苦,而补其不足者也。益肾补肝,则精血自足,动摇自止。本药物组合以杜仲为君药,其性辛甘温,善入肝肾,温补阳气,益肝肾,强筋骨,故可使肾充而骨强,肝充而筋健,筋骨相着,屈伸得利,伎巧得复。孤阳则不生,故臣佐以石斛、干地黄益阴之品。石斛甘平质润,益精强阴,还可“除痹……补五脏虚劳”,是补虚劳,涩元气,壮筋骨之上品;干地黄甘寒,味厚滋阴养血,又能通利血气,“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二味既滋阴血,有阴中求阳之意,又制阳药之燥烈,故杜仲得石斛、地黄,则温而不燥,阴阳相得。干姜辛热,时珍谓“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用为使,能通利肢节,开达络脉,宣导诸药。四药合用,阳渐生而阴渐长,正渐复而虚邪却。方中杜仲、石斛、地黄三味皆属《本经》上品,久服轻身耐老,干姜则属药食两用之品,利于久病者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数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60份,石斛0.3-0.7份,生地0.5-1份,干姜0.5-1份。优选的是:杜仲50份,石斛0.5g份,生地0.75g份,干姜0.75g份。上述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帕金森病药的用途。经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对小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造成的帕金森病模型,可明显改善PD模型小鼠的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增加脑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高香草酸的含量,对帕金森病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50g,石斛0.5g,生地0.75g,干姜0.75g。具体的制备方法是:按照1g上述原料中加入10mL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比例混合,加热回流,过滤,提取两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g/mL。实施例2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g,石斛0.3g,生地0.5g,干姜0.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60g,石斛0.7g,生地1g,干姜1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g,石斛0.7g,生地1g,干姜1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60g,石斛0.3g,生地0.5g,干姜0.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采用腹腔注射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的方法,复制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PD模型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每组10只,其中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需进行PD造模。正常对照组和PD模型组每只动物每天固定时间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ml/10g,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0.1ml/10g,连续灌胃给药3d。从第4d开始,正常对照组灌胃1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PD模型组和各实施例组灌胃1h后,按照0.1ml/10g腹腔注射终浓度30mg/kg的MPTP,再连续灌胃并腹腔注射5d。于灌胃第8d,腹腔注射1h后,以爬杆实验、转棒实验、悬挂实验检测药物对实验动物肢体运动协调功能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药物对实验小鼠脑纹状体组织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影响。爬杆实验:实验选取一根长60cm,直径1cm的金属杆,外部缠绕纱布以防打滑,底部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受试小鼠头向下放于金属杆顶端,记录小鼠从杆顶爬至杆底的时间,以小鼠后肢离开顶端开始计时至完全接触底座停止。各组小鼠分别于灌胃第5-7d进行爬杆行为训练,使其熟悉适应爬杆活动。第8d即末次注射MPTP1h后为正式实验,每只小鼠记录3次爬杆时间,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如遇小鼠出现中途停顿或返向攀爬,则重新测量。转棒实验:将小鼠置于转棒仪上,转速调整为20r/min,记录小鼠从转棒开始转动至掉离转棒所经历的时间,测定时间为5min。各组小鼠分别于灌胃第5-7d进行转棒行为训练,使其熟悉适应转棒活动。第8d即末次注射MPTP1h后为正式实验,每只小鼠共测5次,取平均值,同一只小鼠检测间隔为30min。悬挂实验:将受试小鼠双前肢悬挂于一水平电线上,如小鼠用两后肢抓住电线则记3分,如用一后肢抓住电线则记2分,如果小鼠两后肢均抓不住电线则记1分。各组小鼠分别于第8d即末次注射MPTP1h后进行悬挂实验,计算得分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表1小鼠行为学比较(n=10)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PD模型组比较,*P<0.05,**P<0.01神经递质的分泌是维持正常神经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但神经元受损失势必将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为了进一步明确药物对MPTP诱导的实验性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了实验小鼠脑纹状体组织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表2小鼠纹状体神经递质比较(n=10)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PD模型组比较,*P<0.05,**P<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60份,石斛0.3‑0.7份,生地0.5‑1份,干姜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按重量份数由下述原料制成:杜仲40-60份,石斛0.3-0.7份,生地0.5-1份,干姜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虹范姗姗庄朋伟李莉莉尹清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