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06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包括:多数中空圆管,管径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伸缩套合而成,以供多折式伞具的伞中棒应用。各该中空圆管含有多数内凹补强凹肋,其中相邻每两个补强凹肋所界定的中心角(central  angle)相同,使该等补强凹肋对称或均匀地分布于各圆管的圆周上,由是形成一可伸缩套合的伞中棒,其间各圆管可圆顺伸缩套合,但可有效防止扭动、振(震)动所产生的变形、损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短化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尤指一种可适用于6折(节)的伞中棒及其所构成的多折式伞具。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对中国技术第98250247.8号“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1999年12月15日授权公告)乙(原)案(相关美国专利第6,035,873号)的改良。原案虽揭示多折式伞中棒结构,该中棒由多数管伸缩套合而成,由内管而外管逐步增加其弧形凸面直至最外管的圆柱面(或由外而内增加弧形凹面)但该案仍有以下缺点1.试观其图7所示,当最内管(最上管)10的断面已呈十字型,若欲再增加伞中棒1的折(节)数,即欲超过图7、8所示的五折时,须自最内(上)管10的内部再加设一管时,此时已无凹面(V)与凸面(X)之间的“空气室”可加利用(注中国专利的图面中未示出X,V的图号,可参阅相关美国专利6,035,873的图4-19所示),亦即所内加的第6管(中心管)的断面亦须呈十字型,其与最内管10之间将无“空气室”的存在,使两管间形成摩擦阻塞,操作会十分不顺,且会增加摩擦时所产生的噪音。2.各内管与外管之间虽有凹、凸面的相互套合,可避免绕着伞中棒轴心而扭转,但相邻每两管(即相邻的内、外管)间均有一凹面(V)与凸面(X)之间所形成的空气室,而非密合现象,此一空气室每于开伞拉伸中棒诸管时会使两管之间因不够密合而易造成晃动、振动,长期使用结果,易使伞具变形或损坏。3.如图9所示,相邻内、外管的凹穴处分别固设有制止器81、82,可于开伞拉伸两管时不会分离,但却也增加了制作上的困难与成本。4.诸管的外表凹、凸不整齐,有碍装饰美感。5.各管的凹凸造型全然不同,故组装时,相邻内、外管必须小心翼翼去配对(match),非常不便。本设计人有鉴于此,乃加以研究改良,研制出本技术的新颖超短化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及其多折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包括多数中空圆管,管径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伸缩套合而成,以供多折式伞具的伞中棒应用;各该中空圆管含有多数内凹补强凹肋,其中相邻每两个补强凹肋所界定的中心角(central angle)互呈相同,使该等补强凹肋对称或均匀地分布于各圆管的圆周上,由是形成一可伸缩套合的伞中棒,其间各圆管可圆顺伸缩套合,但可有效防止扭动、振(震)动所产生的变形、损害。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折伸缩式伞中棒,由多数中空圆管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伸缩套合而成,其中各该中空圆管设有多数补强凹肋分别自各该圆管的圆周向着各该圆管的圆心内凹;各相邻内管、外管于开、收伞伸缩滑合之际,该内管的多数补强凹肋滑合该外管的多数补强凹肋,且各内、外管的凹肋数目相同,该等中空同管的圆心与该伞中棒的纵向轴心吻合,于开、收伞伸缩该等中空圆管时,该等圆管呈圆顺滑合而互不扭转、晃动或振动设置。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伞中棒枢连一多折式伞骨装置,其上具有伞布,构成一多折或节式伞具。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伞中棒由六节中空圆管加以伸缩套合而成,而各该圆管含有4个补强凹肋。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中空圆管的最外管呈圆柱面。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各该补强凹肋自各该中空圆管的圆周向着各圆管的圆心亦即伞中棒的轴心内凹,其曲率半径为最内管的圆管半径的1/2以下。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补强凹肋的曲率半径介于该最内管半径的1/2-1/10之间。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等圆管各凹肋曲率半径的圆心的连线与以该伞中棒纵轴为圆心所成的半径径向吻合。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等凹肋在各该圆管的圆周呈对称或于相邻每两个凹肋之间界定相同的中心角,相邻每两凹肋间所夹成的中心角互呈相同的弧度角。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每相邻两管(内、外管)的圆周界定一可确保开、收伞过程中,各圆管可顺畅伸缩、滑合的微小空气间隙。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等圆管的任一内管与其相对应的一外管互相滑合,该内管的下端稍呈扩大端;而该外管的上端则稍呈收敛端,当开伞拉伸中棒诸圆管时,该内管下端套合、受制于该外管上端而不会相互脱离,并通过一锁扣装置令该内、外管锁扣、定位。如上所述的多折伸缩式伞中棒,该锁扣装置包括一塞子设于该内管的一下端内部,一扣珠为一张力弹簧所顶撑以卡扣一内管珠孔与一外管珠孔,该内、外管呈锁扣、定位设置。依上述构造可知,本技术可确保开、收伞过程中,诸圆管可顺畅伸缩、滑行,而减少因管与管之间摩擦所产生的噪音,由于此等微小空气间隙A间隔甚小,且均匀地界定于相邻的内、外管间,不会使伞中棒诸管产生晃动、振(震)动的不稳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于收伞后的部份剖示图。图2是自图1的2-2方向所采视的伞中棒诸管横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于开伞时诸管的偶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开伞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相邻内、外管间锁合、定位的剖示图。图6是本技术伞骨装置藉偶合器偶合两滑合伞骨的断面图(自图5的6-6方向采视图)。图7为公知结构于收伞状态中棒剖面图。图8为公知结构的中棒结构示意立体图。图9为公知结构相邻两管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附图而得以明晰。参阅诸图式,本技术包括一多折式伞中棒1,由多数中空圆管11,12,13,14,15,16由上而下,由小而大,由内而外,依次伸缩套合而成。图示中有六管套合,形成六折(节)式伞中棒1,当然,本技术并未限制圆管的折(节)数。而由图中所示最上、最内管为直径最小者;当然可加变化例如由上而下,由大而小,亦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内,但是如此会形成“头重却轻”且因位于下端把手处的直径变小,握持不易,而缺乏实用性。配合本技术的伞中棒1,枢接有伞骨装置2,亦可为图示的五折或其它多折式,本技术并未限制。本新型伞中棒诸管的结构可由图1及图2而得以明了。特别是由图2的横断面图更可十分清晰地了解本技术的新颖、特征之处。各该中空圆管11-16包括多数补强凹肋10(Reinforcing Recessed Ribs),各补强凹肋10自各中空圆管的圆周向着各圆管的圆心亦即伞中棒的纵向轴心X内凹,其曲率半径r为最内管11,该圆管半径R的1/2-1/10之间或其它适当比率(本技术不限制),但以低于1/2R以下(即r<1/2R)为宜。当诸圆管11-16于收伞缩合时,该等中空圆管11-16各凹肋10的曲率半径r的圆心Y的连线Li与以该伞中棒纵轴为圆心X所成的半径R径向吻合(radially aligned)。而该等多数凹肋10在各该圆管的圆周是呈对称或于相邻每两个凹肋10之间界定相同的中心角C(central angle),如图2所示的相邻两凹肋10间所夹成的中心角C是相同的弧度角。由是使相邻每两个中空圆管11-16的凹肋10可互相滑动、吻合,而不会绕轴X扭动。而当一内管与相邻一外管各藉其所含的凹肋相互滑合时,每相邻两管(内、外管)的圆周间界定一微小空气间隙A,以确保开、收伞过程中,诸圆管可顺畅伸缩、滑行,而减少因管与管之间摩擦所产生的噪音,由于此等微小空气间隙A间隔甚小,且均匀地界定于相邻的内、外管间,不会使伞中棒诸管产生晃动、振(震)动的不稳现象。以上所述的伞中棒1诸管的最下(外)管16的断面可形成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折伸缩式伞中棒,由多数中空圆管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伸缩套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各该中空圆管设有多数补强凹肋,其分别自各该圆管的圆周向着各该圆管的圆心内凹;各相邻内管、外管于开、收伞伸缩滑合之际,该内管的多数补强凹肋滑合该外管的多数补强凹肋,且各内、外管的凹肋数目相同,所述中空同管的圆心与该伞中棒的纵向轴心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