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之丰专利>正文

方便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7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方便伞。它属于伞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伞顶套1、伞骨2、支撑杆3、伞滑套4、伞面5、开口弹簧6、拉环7、绳索8、连杆9、头箍10、带子11、伞帽23组成。方便伞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尤其对老人、儿童在携带物品时更为适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便伞。(*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上挡阳光或遮雨的伞,它属于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伞的
,A45B11/04。人们在使用一般伞的时候,总要用一只手或用双手把伞撑着,特别在携带物品时,深感不便,尤其对儿童更加困难;人们在使用斗笠时,因斗笠不可折叠,从而带来存放、携带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方便伞。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完成的一种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方便伞,它是由伞顶套、伞骨、支撑杆、伞滑套、伞面、开口弹簧、拉环、绳索、连杆、头箍、带子、伞帽组成。伞顶套呈线轴状,由空心轴芯、上、下圆环组成。伞滑套为三个不同轴颈的轴套,呈阶梯形,在最小轴颈的端头接有拉线头,拉线头上有一孔,在最小轴颈的靠近拉线头的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槽孔,开口弹簧从槽孔伸出,伞顶套的轴孔的孔径稍大于伞滑套最小轴颈的外径,稍小于伞滑套中间轴颈的外径,这样可以使伞滑套的最小轴颈伸入伞顶套的轴孔,而中间轴颈就顶在伞顶套的轴孔之外;最小轴颈上的槽孔穿过伞顶套的轴孔,使开口弹簧卡在伞顶套的上圆环上,这样就固定了伞滑套与伞顶套的轴向位置,为了不使雨从顶部缝隙中渗透,在伞顶套上面套有伞帽,伞帽顶部中央塞有拉环。若干根伞骨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伞顶套下圆环的周边,在每一根伞骨的中间均铰接着支撑杆的一个端头,若干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伞滑套最大轴颈的周边。绳索的一端系在拉线头的孔上,另一端穿过伞顶套、伞帽系在拉环的小孔上。在伞骨的外侧盖有伞面。为了固定头箍,若干根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伞骨与支撑杆的连接点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头箍上,在头箍上装有二根带子,以便把带子系在使用者的脖子上。附附图说明图1为方便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伞顶套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伞滑套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拉环7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开口弹簧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伞帽23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一种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方便伞,它是由伞顶套1、伞骨2、支撑杆3、伞滑套4、伞面5、开口弹簧6、拉环7、绳索8、连杆9、头箍10、带子11、伞帽23组成,如附图1所示。伞顶套1呈线轴状,其上圆环为12、下圆环为13、轴孔为14,如附图2所示。伞滑套4为三个不同轴颈15、16、17的轴套,呈阶梯形,在最小的轴颈15的端头接有拉线头18,拉线头18有一孔19,在轴颈15靠近拉线头18的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槽孔20,如附图3所示。开口弹簧(如附图5所示)装在伞滑套4内,从槽孔20伸出。轴孔14的孔径稍大于轴颈15的外径,但稍小于轴颈16的外径,这样可以使伞滑套4的最小轴颈15伸入伞顶套1的轴孔14,而轴颈16顶在伞顶套1的轴孔14之外;最小轴颈15上的槽孔20穿过伞顶套1的轴孔14,开口弹簧6就伸出槽孔20卡在伞顶套1的上圆环12上,如附图1所示,这样就固定了伞滑套4与伞顶套1的轴向位置。若干根伞骨2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伞顶套1的下圆环13的周边,在每一根伞骨2的中间均铰接着支撑杆3的一个端头,若干根支撑杆3的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伞滑套4最大轴颈17的周边。为了不使雨从顶部缝隙中渗透,在伞顶套1的上面罩有伞帽23,伞帽23呈罩子状,如附图6所示,其顶部中心有一圆孔25,圆孔25与拉环7的圆柱体24相匹配,拉环7的圆台22盖在伞帽23的顶部,伞帽23的底部的内孔与伞顶套1的上圆环12的外径相匹配。在伞骨2的外侧盖有伞面5。绳索8的一端系在拉线头18的孔19上,另一端穿过伞顶套1的轴孔14、伞帽23的圆孔25系在拉环7的小孔21上,拉环7的中间为一圆柱体24和一圆台22,如附图4所示,圆台22的外径大于伞帽23的圆孔25的内径。为了使方便伞能固定在头上,采用头箍10,为了固定头箍10,若干根连杆9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伞骨2与支撑杆3的连接点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头箍10上,在头箍10上装有二根带子11,以便把带子11系在使用者的脖子上。撑开方便伞时,只需拉拉环7,由于绳索8的牵引,伞滑套4的轴颈15上的槽孔20就会穿过伞顶套1的轴孔14,开口弹簧6就会从槽孔20伸出卡在伞顶套1的上圆环12上,方便伞也就打开,伸出的绳索8就可放入伞帽23的内腔,拉环7的圆柱体24塞进伞帽23的圆孔25内。如果要闭合方便伞,只需拉开伞帽23,然后把开口弹簧6压进槽孔20内,方便伞就会自动闭合,把伞帽23罩上即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尤其在携带物品时,对老人、儿童更为适宜。权利要求1.一种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方便伞,它带有伞顶套1、伞骨2、支撑杆3、伞滑套4、伞面5、开口弹簧6,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还含有拉环7、绳索8、连杆9、头箍10、带子11、伞帽23,所说的伞顶套1呈线轴状,其上圆环为12、下圆环为13、轴孔为14;所说的伞滑套4为三个不同轴颈15、16、17的轴套,在轴颈15的端头接有拉线头18,拉线头18有一孔19,在轴颈15靠近拉线头18的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槽孔20,开口弹簧6从槽孔20伸出,轴孔14的孔径稍大于轴颈15的外径,但稍小于轴颈16的外径;若干根伞骨2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下圆环13的周边,在每一根伞骨2的中间均铰接着支撑杆3的一个端头,若干根支撑杆3的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轴颈17的周边;伞帽23呈罩子状,其顶部中心有一圆孔25,圆孔25与拉环7的圆柱体24相匹配,伞帽23的底部的内孔与伞顶套1的上圆环12的外径相匹配;绳索8的一端系在孔19上,另一端系在拉环7的小孔21上,拉环7的中间为一圆柱体24和一圆台22,圆台22的外径大于伞帽23的圆孔25的内径;在伞骨2的外侧盖有伞面5;若干根连杆9一端分别铰接在伞骨2与支撑杆3的连接点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头箍10上,头箍10上装有二根带子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伞顶套1、伞滑套4和拉线头18、拉环7、开口弹簧6、伞帽23可由塑料一次模压成型,所说的头箍10、带子11可用塑料、布料、皮质制成,所说的连杆9可用金属丝制成。专利摘要方便伞。它属于伞的
本技术是由伞顶套1、伞骨2、支撑杆3、伞滑套4、伞面5、开口弹簧6、拉环7、绳索8、连杆9、头箍10、带子11、伞帽23组成。方便伞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尤其对老人、儿童在携带物品时更为适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便伞。文档编号A45B11/04GK2062964SQ9020718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严之丰, 严智康 申请人:严之丰, 严智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置在使用者头上的方便伞,它带有伞顶带1、伞骨2、支撑杆3、伞滑套4、伞面5、开口弹簧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含有拉环7、绳索8、连杆9、头箍10、带子11、伞帽23,所说的伞顶套1呈线轴状,其上圆环为12、下圆环为13、轴孔为14;所说的伞滑套4为三个不同轴颈15、16、17的轴套,在轴颈15的端头接有拉线头18,拉线头18有一孔19,在轴颈15靠近拉线头18的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槽孔20,开口弹簧6从槽孔20伸出,轴孔14的孔径稍大于轴颈15的外径,但稍小于轴颈16的外径;若干根伞骨2均匀分布并铰接在下圆环13的周边,在每一根伞骨2的中间均铰接着支撑杆3的一个端头,若干根支撑杆3的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轴颈17的周边;伞帽23呈罩子状,其顶部中心有一圆孔25,圆孔25与拉环7的圆柱体24相匹配,伞帽23的底部的内孔与伞顶套1的上圆环12的外径相匹配;绳索8的一端系在孔19上,另一端系在拉环7的小孔21上,拉环7的中间为一圆柱体24和一圆台22,圆台22的外径大于伞帽23的圆孔25的内径;在伞骨2的外侧盖有伞面5;若干根连杆9一端分别铰接在伞骨2与支撑杆3的连接点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并铰接在头箍10上,头箍10上装有二根带子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之丰严智康
申请(专利权)人:严之丰严智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