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除臭消毒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11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的结构是,下瓷体后部装有底板(21),其上有转轴(14),上盖(9)同轴(14)固定连接而坐圈(10)可在轴(14)上滑转,轴(14)经联轴套(23)同传动轴(18)相连而轴(18)与电动机相连;装有电动机的右箱体(1)连接在右侧竖板(22)上,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和控制电路的左箱体(2)装在左侧竖板(24)上,臭氧输送管(13)同上瓷体内腔相连通的。上盖(9)和坐圈(10)前端有相应的电磁铁(7)与软铁片(8),另一电磁铁(5)的衔铁上端有拉环(6)而下端有同放水阀拉绳相连的拉钩。(*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厕所设备,进一步是指一种能自动除臭消毒的坐便器,尤其是它的机械结构。现有技术术中,卫生间(厕所)使用的坐便器(抽水马桶)均是用手完成掀盖冲水等程序,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坐便器由于使用者是不确定的,若消毒不彻底,难免使病菌留在座圈上而感染他人。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动除臭消毒痤坐便器,可电动完成坐便器上盖和坐圈的掀起与放下以及冲水、除臭消毒过程,还可喷出香味,同时具备手动掀盖、冲水功能,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坐便器有下瓷体、坐圈、上盖和臭氧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下瓷体的后部装有其两端分别有左、右侧竖板的底板,该底板上装有转轴,上盖后端经连接件同该转轴固定连接,坐圈连接件的一端同坐圈后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套在所述转轴上的环圈,转轴一端经联轴套和止动螺钉同传动轴的一端相连,转轴上装有罩盖,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右箱体中且该右箱体连接在底板的右侧竖板上,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及控制电路的左箱体连接在底板的左侧竖板上,臭氧发生装置的输送管经上盖后部的连通孔同下瓷体内腔相连通,上盖前端装有电磁铁而坐圈前端装有相应的软铁片,用以安装在水箱上的电磁铁中的衔铁上端装有拉环而其下端有用以同水箱中放水拉绳相连的拉钩。以下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中未画出下瓷体);图2是图1所示装置在上盖为掀起状态时的结构图;图3是转轴及传动轴相关结构;图4是臭氧发生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结构(部份剖视);图5是装有电动机的右箱体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部份剖视)图6是臭氧发生装置及其输送管的俯视结构;图7是电磁铁及水箱放水阀结构图(部份剖视); 图8是一种实施例实际电路图。在所述附图中1-右箱体,5-电磁铁,2-左箱体 6-拉环,3-罩盖7-电磁铁,4-拉钩8-软铁片,9-上盖21-底板,10-坐圈 22-右侧竖板,11-坐圈连接件 23-联轴套,12-连接件 24-左侧竖板,13-臭氧输送管 25-电动机,14-转轴 26-水箱,15-螺钉 27-拉绳,16-止动螺钉 28-放水阀盖,17-止动螺钉 29-出水孔,18-传动轴 30、31-电动风机19-安装孔 33-电源变压器,20-固定件 34-控制电路盒,35-振荡变压器36-含香水海棉37-坐体。由图1和图2可知,本技术之坐便器有下瓷体(图中未画出,其为已有技术之结构)、坐圈(10)、上盖(9)和臭氧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下瓷体的后部装有其两端分别有左、右侧竖板(24)(22)的底板(21)(参见图3),该底板(21)上装有转轴(14),上盖(9)后端经连接件(12)同转轴(14)固定连接,坐圈连接件(11)的一端同坐圈(10)后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套在转轴(14)上的环圈,转轴(14)的一端经联轴套(23)和止动螺钉(16)(17)同传动轴(18)的一端相连,传动轴(18)另一端同图5所示的电动机(25)的电动机轴相连接,转轴(14)上装有罩盖(3)(参见图1),所述电动机(25)安装在右箱体(1)中且该右箱体(1)连接在底板(21)的右侧竖板(22)上,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及控制电路的左箱体(2)连接在底板(21)的左侧竖板(24)上;图3和图4所示的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输送管(13)经上盖后部的连通孔同下瓷体内腔相,上盖(9)前端装有电磁铁(7)而坐圈(10)前端装有相应的软铁片(8)连通,用以安装在水箱上的电磁铁(5)中的衔铁上端装有拉环(6)而下端有用以同水箱中放水阀拉绳相连的拉钩(4)。该电磁铁(5)的安装实施例参见图7。本技术的下瓷体即市售之抽水马桶下瓷体,其顶面后部有两个用以安装上盖及坐圈的螺钉孔,利用该螺钉孔和图3所示底板(21)上的安装孔(19)可将所述底板(21)安装在下瓷体上。按照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采用已有技术的不同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例如采用工业单片机(微机)或一般控制电路均可实现。图8是一种实际可行的实施例控制电路,其设置了四只手动按钮;应用此电路时,其中的两个限位行程开关SK、XK分别安装在传动轴(18)或转轴(14)的相应位置;当按下按扭A1,则继电器J2得电,其触点闭合,电动机M1(25)导通旋转,使上盖(9)翻起,当其转动到至预定位置时,行程开关SK断开,电机机M1停止工作;按下按钮A2,则继电器J3得电,其触点闭合,电动机M1正负电极换向而旋转方向改变,使上盖(9)盖下,且转轴(14)转动至预定位置时行程开关XK断开,电动机M1停转,此时二个时基芯片IC1与IC2(均为NE555)得电工作,继电器J1、J8得电而相应触点闭合;其中J1触点闭合使放水电磁阀DT1(5)动作,并在若干秒后IC2复位而使J1回位;J8触点闭合则电动风机M2与M3(即图4与图5中电动风机(30)(31)之构件)工作,电动风机(30)将臭氧吹出,而图8中石英振荡器E将高频(如30KHZ)振荡电源送给变压器B升压后驱动臭氧发生器S工作而产生臭氧;当其工作一段时间(如九十秒)后,IC2的基电路复位,M2、M3、S+停止工作;按下按钮A3和A4,则继电器J4和J5触点闭合,电动机M1得电转动,同时电磁铁DT2(7)得电吸合,上盖(9)带动坐圈(10)一同被打开而适于男性站立小便;上述结构即为本技术工作过程。图8所示的臭氧发生器电路的一种实际结构为图4所示。参见图5,还可在右箱体(1)中设置由电动风机(31)和装有含香水海棉(36)或香料的座体(37)组成的喷香装置,其香气由右箱体(1)上的气孔送出至卫生间空间。本技术的除臭消毒原理是,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由电动风机(30)吹经输送管(13)而送至坐便器,它对坐便器有众所周知的消毒灭菌作用,同时使排放的冲洗废水也得到相应的消毒灭菌以及除臭处理,减少了二次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坐圈亦可得到所述消毒灭菌处理。参见图3,停电时,可旋出止动螺钉(16)而使转轴(14)脱离传动轴(18),则可用手掀起上盖(9)及坐圈(10),并可用手提起拉环(6)进行放水冲洗坐便器。由以上可知,本技术为一种全自动除臭消毒坐便器,可用电动方式打开或放下上盖(9)及坐圈(10)并放水冲洗,可对坐便器(包括坐圈)及排放的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及除臭处理,避免手因掀盖被细菌污染,还能自动喷出香气而使人感到愉悦,停电时可手动进行相关操作,有利于保护环境。装置操作与使用方便、安全。实施例按照附图和上述结构的本技术产品,采用图8所示控制电路,并选用市售之已有技术结构的下瓷体,在其上安装本技术之相应构件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除臭消毒坐便器,有下瓷体、坐圈(10)、上盖(9)和臭氧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下瓷体的后部装有其两端分别有左、右侧竖板(24)(22)的底板(21),该底板(21)上装有转轴(14),上盖(9)后端经连接件(12)同该转轴(14)固定连接,坐圈连接件(11)的一端同坐圈(10)后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套在所述转轴(14)上的环圈,转轴(14)一端经联轴套(23)和止动螺钉(16)(17)同传动轴(18)的一端相连,传动轴(18)另一端同电动机(25)的电动机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除臭消毒坐便器,有下瓷体、坐圈(10)、上盖(9)和臭氧发生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下瓷体的后部装有其两端分别有左、右侧竖板(24)(22)的底板(21),该底板(21)上装有转轴(14),上盖(9)后端经连接件(12)同该转轴(14)固定连接,坐圈连接件(11)的一端同坐圈(10)后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套在所述转轴(14)上的环圈,转轴(14)一端经联轴套(23)和止动螺钉(16)(17)同传动轴(18)的一端相连,传动轴(18)另一端同电动机(25)的电动机轴相连,转轴(14)上装有罩盖(3),所述电动机(25)安装在右箱体(1)中且该右箱体(1)连接在底板(21)的右侧竖板(22)上,装有臭氧发生装置及控制电路的左箱体(2)连接在底板(21)的左侧竖板(24)上,臭氧发生装置的输送管(13)经上盖后部的连通孔同下瓷体内腔相连通,上盖(9)前端装有电磁铁(7)而坐圈(10)前端装有相应的软铁片(8),用以安装在水箱上的电磁铁(5)中的衔铁上端装有拉环(6)而其下端有用以同水箱中放水拉绳相连的拉钩(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北秦张金城
申请(专利权)人:欧舟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