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46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焊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正面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一侧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台一侧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的外壁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滚轮的外壁传动连接,第一螺杆的上方设有位于工作台内部的第一套装杆。该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通过设置摩擦头、安装板、套装板、伺服电机和隔离箱可以实现旋转并与加工零件进行摩擦,同时伺服电机与套装板进行套装,达到便于更换摩擦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焊设备
,具体为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焊接设备的主要类型有电焊机、火焰焊设备和其他焊接设备;其中主要是电焊机,它包括如下几种:电弧焊机,电阻焊机和其他电焊机,在其它电焊机中包括电渣焊机、等离子弧焊机、冷压焊机、高频焊机和摩擦焊机等。在摩擦焊接的过程中,摩擦头上会安装零件并通过摩擦头旋转带动零件进行高速旋转,再与另一组零件进行焊接的过程,由于高速旋转运动会使摩擦头的表面温度升高,由于摩擦头长期处在高温的环境中,使得摩擦头的使用寿命降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具备便于移动加工,便于更换摩擦头,对摩擦头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和提高摩擦头的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在摩擦焊接的过程中,摩擦头上会安装零件并通过摩擦头旋转带动零件进行高速旋转,再与另一组零件进行焊接的过程,由于高速旋转运动会使摩擦头的表面温度升高,由于摩擦头长期处在高温的环境中,使得摩擦头的使用寿命降低。(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移动加工,便于更换摩擦头,对摩擦头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和提高摩擦头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正面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台一侧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台一侧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壁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滚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上方设有位于工作台内部的第一套装杆,且第一螺杆和第一套装杆的外壁活动套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平台,且第一移动平台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一轴承座的内部,且第一轴承座的底部固定套装在第一移动平台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正面的一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三滚轮,且第三滚轮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正面一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四滚轮,且第四滚轮的外壁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滚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内部的第二套装杆,且第二套装杆和第二螺杆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一侧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平台,且第二移动平台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底端的外壁活动套装在第二轴承座的内部,且第二轴承座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二移动平台的内部,所述第三螺杆顶端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一卷筒,且第三螺杆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内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卷筒,且第二卷筒的外壁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一卷筒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内部的第三套装杆,且第三套装杆和第三螺杆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移动平台,且第三移动平台的内部设有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平台内腔的底部设有焊接机构,且焊接机构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三移动平台内部的冷却装置。优选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摩擦头,所述摩擦头的外壁活动套装在第三移动平台内腔的底部,且摩擦头的底端延伸至第三移动平台底端的外部,所述摩擦头的顶端与第一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装板,所述套装板的顶部固定套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外壁上,且伺服电机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三移动平台内部的隔离箱。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固定套装在第三移动平台内腔的顶部,且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吸泵,所述吸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管道延伸至第三移动平台内腔的底部,且导管的下方开设有位于第三移动平台底端内部的流通孔,所述第三移动平台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冷却室。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底端延伸至套装板的内部,且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外壁活动套装有位于套装板内部的限位套。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在第三移动平台上设置的位置位于活动块在第三移动平台上设置位置的上方,且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箱体内部设有吸泵。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内部设有隔板,且冷却室上隔板与摩擦头的外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三移动平台内腔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第三移动平台上进料口的内部活动套装有活动块。优选的,所述第二套装杆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套装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电机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固定箱的内部,且第三电机上固定箱的一侧与第二移动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通过设置三组螺杆和三组电机可以实现对第三移动平台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运动,便于进行移动和加工,使得操作更加方便。2、该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通过设置摩擦头、第一安装板、套装板、伺服电机和隔离箱可以实现旋转并与加工零件进行摩擦,同时伺服电机与套装板进行套装,达到便于更换摩擦头的作用。3、该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板、吸泵、导管、流通孔和冷却室可以完成对摩擦头冷却降温的作用,从而提高摩擦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焊接装置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工作台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一移动平台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二移动平台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三移动平台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第三移动平台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第一螺杆;3、第一滚轮;4、第一电机;5、第二滚轮;6、第一皮带;7、第一套装杆;8、安装支架;9、第一移动平台;10、第二螺杆;11、第一轴承座;12、第三滚轮;13、第二电机;14、第四滚轮;15、第二皮带;16、第二套装杆;17、第一连杆;18、第二移动平台;19、第三螺杆;20、第二轴承座;21、第一卷筒;22、第三电机;23、第二卷筒;24、第三皮带;25、第三套装杆;26、第二连杆;27、第三移动平台;28、活动块;29、焊接机构;291、摩擦头;292、第一安装板;293、套装板;294、伺服电机;295、隔离箱;30、冷却装置;301、第二安装板;302、吸泵;303、导管;304、流通孔;305、冷却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正面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螺杆2,且第一螺杆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台1一侧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3,第一滚轮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台1一侧的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型号为Y132S2-2,且第一电机4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滚轮5,第二滚轮5的外壁通过第一皮带6与第一滚轮3的外壁传动连接,第一螺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正面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螺杆(2),且第一螺杆(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台(1)一侧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台(1)一侧的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滚轮(5),所述第二滚轮(5)的外壁通过第一皮带(6)与第一滚轮(3)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的上方设有位于工作台(1)内部的第一套装杆(7),且第一螺杆(2)和第一套装杆(7)的外壁活动套装有安装支架(8),所述安装支架(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平台(9),且第一移动平台(9)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二螺杆(10),所述第二螺杆(10)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一轴承座(11)的内部,且第一轴承座(11)的底部固定套装在第一移动平台(9)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9)正面的一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三滚轮(12),且第三滚轮(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9)正面一侧的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四滚轮(14),且第四滚轮(14)的外壁通过第二皮带(15)与第三滚轮(12)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0)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9)内部的第二套装杆(16),且第二套装杆(16)和第二螺杆(10)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一连杆(17),所述第一连杆(1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9)一侧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平台(18),且第二移动平台(18)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三螺杆(19),所述第三螺杆(19)底端的外壁活动套装在第二轴承座(20)的内部,且第二轴承座(20)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二移动平台(18)的内部,所述第三螺杆(19)顶端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一卷筒(21),且第三螺杆(19)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18)内部的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卷筒(23),且第二卷筒(23)的外壁通过第三皮带(24)与第一卷筒(21)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19)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18)内部的第三套装杆(25),且第三套装杆(25)和第三螺杆(19)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二连杆(26),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移动平台(27),且第三移动平台(27)的内部设有活动块(28),所述第三移动平台(27)内腔的底部设有焊接机构(29),且焊接机构(29)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三移动平台(27)内部的冷却装置(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移动式搅拌摩擦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正面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螺杆(2),且第一螺杆(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台(1)一侧的外部并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工作台(1)一侧的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滚轮(5),所述第二滚轮(5)的外壁通过第一皮带(6)与第一滚轮(3)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的上方设有位于工作台(1)内部的第一套装杆(7),且第一螺杆(2)和第一套装杆(7)的外壁活动套装有安装支架(8),所述安装支架(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平台(9),且第一移动平台(9)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二螺杆(10),所述第二螺杆(10)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一轴承座(11)的内部,且第一轴承座(11)的底部固定套装在第一移动平台(9)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9)正面的一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三滚轮(12),且第三滚轮(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9)正面一侧的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四滚轮(14),且第四滚轮(14)的外壁通过第二皮带(15)与第三滚轮(12)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0)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一移动平台(9)内部的第二套装杆(16),且第二套装杆(16)和第二螺杆(10)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一连杆(17),所述第一连杆(17)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移动平台(9)一侧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平台(18),且第二移动平台(18)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三螺杆(19),所述第三螺杆(19)底端的外壁活动套装在第二轴承座(20)的内部,且第二轴承座(20)的外壁固定套装在第二移动平台(18)的内部,所述第三螺杆(19)顶端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一卷筒(21),且第三螺杆(19)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18)内部的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卷筒(23),且第二卷筒(23)的外壁通过第三皮带(24)与第一卷筒(21)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19)的一侧固定套装有位于第二移动平台(18)内部的第三套装杆(25),且第三套装杆(25)和第三螺杆(19)的外壁活动套装有第二连杆(26),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移动平台(27),且第三移动平台(27)的内部设有活动块(28),所述第三移动平台(27)内腔的底部设有焊接机构(29),且焊接机构(29)的上方设有位于第三移动平台(27)内部的冷却装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李叶林杨小高罗佑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