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解决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刀镜只能够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剥离后需要拔出针刀镜再次使用其他手术用具对剥离后的病变组织进行清除,清除过程中处于盲操作,操作不便利的问题。它包括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所述导光管套于导光芯外,所述刀管套于导光管外,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下端齐平,所述刀管下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管外还套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下端侧壁与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刀片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下端均设有门齿,所述门齿一端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与刀片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与滑槽轴向相对运动开合。本技术方案在可视化剥离病变组织的方案下,一体集成了可视化夹持取出病变组织,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内松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关节镜的治疗通常要在手术部位开3个或3个以上通道以方便操作,治疗过程中以剪除或剥削损伤的粘膜、软骨等组织为主,相对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而微创针刀镜在治疗时切口小于0.5cm,最多开通2个通道,有时一个利用通道也可完成整个诊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剥离和疏通关节和病变组织及关节腔灌洗,以解除粘连,消除炎症,恢复功能,术中创伤相对较小。如申请号CN201110458403.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微创集合一体针刀镜,包括镜刀合体光镜组件、镜刀合体管芯组件和镜刀合体硬套管组件;所述的镜刀合体光镜组件包括镜头、镜头座及导光管;所述的镜刀合体管芯组件包括刀管管芯;所述的镜刀合体硬套管组件包括刀管;所述的导光管插装于刀管管芯上,所述的刀管管芯插装于刀管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创集合一体针刀镜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手持所述的针刀镜,将其经前外侧入路插入膝关节;(2)打开入水通道充盈关节腔;(3)依次探查髌上囊、髌股关节、内侧胫股间隙、髁间窝、外侧胫股间隙、膝外侧沟、后内侧间隙和后外侧间隙;在探查过程中,根据探查的具体部位来对应调整整个针刀镜的镜面角度。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刀镜只能够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剥离后需要拔出针刀镜再次使用其他手术用具对剥离后的病变组织进行清除,清除过程中处于盲操作,操作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关节内松解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包括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所述导光管套于导光芯外,所述刀管套于导光管外,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下端齐平,所述刀管下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管外还套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下端侧壁与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刀片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下端均设有门齿,所述门齿一端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与刀片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与滑槽轴向相对运动开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导光芯、导光管、刀管集成一体构成图像传导结构,在刀管下端连接刀片,通过推动刀管进而推动刀管下端设置的刀片轴向移动,可以对患处进行切割、剥离等操作;门齿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能以连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并通过联动机构与刀片连接,通过刀片与滑槽之间相对运动实现开合;门齿和刀片均位于图像传导结构前端,对患处的病变组织切割、剥离均为可视化操作,切除后将刀管向前推动使其与套管进行轴向相对运动,通过门齿开合将切割、剥离后的病变组织固定,固定过程中也是处于可视化范围内,能够将切割、剥离及取出病变组织都在可视化操作下进行,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过程,更加便捷。进一步限定,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上端与刀片下端面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与门齿面向刀片侧,所述限位销下端垂直插入限位槽内。联动机构由分别设置在刀片下端面的限位销和位于门齿面向刀片侧的限位槽组成,限位销下端垂直插入限位槽内,在刀片与限位槽发生轴向相对运动的时候,通过限位销在限位槽内滑动来拨动门齿以与滑槽连接点进行转动进行开合,滑槽可以呈弧形或直线等方式设置。进一步限定,所述刀片与刀管连接端开有卡槽,所述刀管下端插入卡槽内。刀片与刀管连接端开始卡槽且通过卡槽与刀管下端卡接,卡槽两侧壁可以设置若干凹槽,刀管与卡槽两侧壁接触处可以设置若干凸点,通过凹槽和凸点配合固定。进一步限定,所述门齿向内侧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条。防滑条向外凸出或内陷,能够有效提高门齿在夹持病变组织时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摩擦效果,具有提高防止病变组织在夹持过程中脱出。进一步限定,所述刀片下端两侧均向外凸出且宽度大于两个滑槽底部之间距离。刀片下端两侧向外凸出且宽度大于两个滑槽底部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刀片向滑槽内滑动,同时,在剔除病变组织时可以将外套管作为力传导部件,便于操作。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护套管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两个滑槽分别设于护套管横截面直线边两侧。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护套管横截面且两个滑槽分别设于护套管横截面直线边两侧,使刀片位置和门齿位置都将处于靠直线边一侧,使刀片在剔除病变组织和门齿夹持病变组织的时候都将靠近病变位置,便于操作。进一步限定,所述两个门齿相向侧前端分别设有相向面磁极相反的永磁铁。两个门齿相向侧设置永磁铁且两个永磁铁的磁极相反,当两个门齿端部靠近后,能够通过两个永磁铁吸附固定,使门齿夹持得到固定。进一步限定,所述两个滑槽底部连通。两个滑槽底部连通形成板状,提高两个滑槽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防止刀片在剔除病变组织的时候发生偏转位移。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槽下端向外一侧设有连接支耳,所述连接支耳上插有转轴,所述转轴穿透连接支耳垂直插入门齿内,所述门齿通过转轴和连接支耳配合与滑槽下端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在可视化剥离病变组织的方案下,一体集成了可视化夹持取出病变组织,便于操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关节内松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套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刀片与刀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5为两个门齿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个门齿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导光芯1、导光管2、刀管3、刀片4、滑槽5、门齿6、限位销7、限位槽8、卡槽9、防滑条10、永磁铁11、凸点12、凹槽13、连接支耳14、转轴15、套管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包括导光芯1、导光管2、刀管3,所述导光管2套于导光芯1外,所述刀管3套于导光管2外,所述导光芯1、导光管2、刀管3下端齐平,所述刀管3下端连接有刀片4;所述刀管3外还套有护套管16,所述护套管16下端侧壁与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5,所述刀片4两侧边嵌入滑槽5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5下端均设有门齿6,所述门齿6一端与滑槽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6与刀片4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6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4与滑槽5轴向相对运动开合。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销7、限位槽8,所述限位销7上端与刀片4下端面连接,所述限位槽8开设与门齿6面向刀片4侧,所述限位销7下端垂直插入限位槽8内。优选的,所述刀片4与刀管3连接端开有卡槽9,所述刀管3下端插入卡槽9内。优选的,所述门齿6向内侧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条10。优选的,所述刀片4下端两侧均向外凸出且宽度大于两个滑槽5底部之间距离。优选的,所述导光芯1、导光管2、刀管3、护套管16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两个滑槽5分别设于护套管16横截面直线边两侧。优选的,所述两个门齿6相向侧前端分别设有相向面磁极相反的永磁铁11。优选的,所述两个滑槽5底部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导光芯1、导光管2、刀管3集成一体构成图像传导结构,在刀管3下端连接刀片4,通过推动刀管3进而推动刀管3下端设置的刀片4轴向移动,可以对患处进行切割、剥离等操作;门齿6与滑槽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能以连接点为支点进行转动,并通过联动机构与刀片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包括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所述导光管套于导光芯外,所述刀管套于导光管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下端齐平,所述刀管下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管外还套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下端侧壁与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刀片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下端均设有门齿,所述门齿一端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与刀片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与滑槽轴向相对运动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内松解装置,包括导光芯、导光管、刀管,所述导光管套于导光芯外,所述刀管套于导光管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芯、导光管、刀管下端齐平,所述刀管下端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管外还套有护套管,所述护套管下端侧壁与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刀片两侧边嵌入滑槽内;所述两个对称的滑槽下端均设有门齿,所述门齿一端与滑槽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门齿与刀片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门齿向下一端通过联动机构随刀片与滑槽轴向相对运动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内松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上端与刀片下端面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与门齿面向刀片侧,所述限位销下端垂直插入限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银,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