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鞋鞋底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62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鞋鞋底和应用,该鞋底中底包括:外环部件和内嵌固定于外环部件上的内覆部件;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其足内侧、足外侧两侧贴近于地面处均具有包括多个椭圆通孔和多个圆形盲孔的多孔结构;所述多个椭圆通孔从靠近足跟处间隔排列延伸至前掌末端,从所述前掌末端延伸至足尖附近间隔排列有多个圆形盲孔;所述多个圆形盲孔直径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长径逐渐减小为圆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所述内覆部件上部侧面下边缘线为波浪线形。本申请提供的鞋底具有高回弹的同时,保证支撑减震性,舒适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鞋鞋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类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鞋的历史发展悠久,鞋类生产是我国轻工业中的重要产业,是服装行业的组成部分。根据穿用对象、制作工艺和用途等,鞋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运动鞋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所穿着的鞋,其广义概念具体是:适当运动、健身运动、休闲运动、娱乐运动和专业竞技运动的训练过程及其正式比赛运动所使用的鞋种。穿着一双高性能运动鞋时,其提供给人体的支撑、回弹以及穿着时的稳定性大部分取决于鞋子的鞋底。多数运动鞋的鞋底结构大体分为:用于接触地面、主要起耐磨作用的外底(或称大底,也可称地面接触层),在外底和鞋垫之间的中底。为了追求高性能的运动鞋,要求鞋底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并且要有足够的支撑保护及迅速的能量反馈。太硬的鞋底容易导致穿着时候感觉鞋底硌脚不舒服,而如果鞋底太软,穿着的舒适性很好,但是由于底太软导致鞋底的减震性不好,且对人体提供的支撑力不够,使穿着者容易崴脚,以及长时间走路或者跑步时难以提供支撑力。如果鞋底的回弹不够,会导致穿着者长时间运动能量消耗很大,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可见,如何保证鞋底既具有支撑减震功能又具有迅速回弹的功能,这是很重要的技术研发项目。现有技术中具有支撑减震、回弹功能的鞋底如图1所示,该鞋底主要由聚氨酯和耐磨橡胶制成。其中,起支撑减震作用的主要是鞋底聚氨酯材料的模具结构设计,侧墙采用椭圆孔状,从后跟到前掌该椭圆孔从大到小逐渐变化。并且,该鞋底后跟采用“门”字型镂空结构,使穿着者在运动时靠运动的压力产生回弹。然而,该鞋底在保证支撑减震的同时回弹降低,舒适度不足。专利技术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鞋底具有高回弹的同时,保证支撑减震性,舒适度更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件和内嵌固定于外环部件上的内覆部件;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所述外环部件足内侧、足外侧两侧贴近于地面处,均具有包括多个椭圆通孔和多个圆形盲孔的多孔结构;所述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从靠近足跟处间隔排列延伸至前掌末端,并且,从所述足外侧的前掌末端延伸至足尖附近间隔排列有所述多个圆形盲孔;所述多个圆形盲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长径逐渐减小为圆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足内侧与足外侧的多孔结构相同;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所述内覆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所述内覆部件上部侧面下边缘线为波浪线形;所述内覆部件从上部侧面至上部底面均与外环部件相接触。优选地,所述内覆部件上部底面贴合于外环部件,贴合位置的最小宽度为17mm~26mm。优选地,所述内覆部件前掌中心处的厚度为12mm~18mm,所述内覆部件后跟中心处的厚度为22mm~28mm。优选地,所述内覆部件上部前掌中心处的厚度为10mm~14mm,所述内覆部件上部后跟中心处的厚度为8mm~15mm。优选地,所述外环部件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与多个圆形盲孔的排列间隔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相对于后跟长度方向中心线呈同一锐角倾斜排列。优选地,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管状长度为13mm~18mm。优选地,所述外环部件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的最大长径为22mm~26mm,短径均为6mm~8mm;所述外环部件后跟两侧分布有9~11个椭圆通孔。优选地,从中底长度方向看,所述外环部件前掌末端外轮廓为反着的单书名号形状。优选地,所述大底包括:贴合于外环部件的第一耐磨橡胶层和贴合于内覆部件下部的第二耐磨橡胶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鞋,包括上文所述的运动鞋鞋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运动鞋鞋底主要由外环部件、内覆部件和大底(地面接触层)三层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整体形状如同“0”形,其侧面具有从后椭圆至前圆的多孔结构,并且后跟处底排采用通孔镂空设计,在吸收一定的压力之后可进入减震稳定状态,为内覆部件提供很好的支撑,同时发挥聚氨酯材料的韧性进行反弹。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其运用倒“凸”形结构设计,由宽度较宽的上部(简称上宽部)至宽度较窄的下部(简称下窄部)一体成型,上宽部可在运动时进行力量的收集,传递至下窄部集中,当力量集中到点会进行力量回馈;其上部侧面则是波浪形结构,刚好适合人体脚型受力点,从而保证舒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结构能提高运动鞋鞋底的减震性和回弹性,在保证减震性的同时为人体提供能量回馈,舒适度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些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动鞋鞋底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环部件的受力作用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环部件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覆部件的受力作用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内覆部件的受力作用侧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鞋底中底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面接触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大底的底花设计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动鞋的样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件和内嵌固定于外环部件上的内覆部件;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所述外环部件足内侧、足外侧两侧贴近于地面处,均具有包括多个椭圆通孔和多个圆形盲孔的多孔结构;所述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从靠近足跟处间隔排列延伸至前掌末端,并且,从所述足外侧的前掌末端延伸至足尖附近间隔排列有所述多个圆形盲孔;所述多个圆形盲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长径逐渐减小为圆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足内侧与足外侧的多孔结构相同;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所述内覆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所述内覆部件上部侧面下边缘线为波浪线形;所述内覆部件从上部侧面至上部底面均与外环部件相接触。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动鞋鞋底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中,1为外环部件,2为内覆部件,3为地面接触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件1,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具体结构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部分为俯视角度结构示意,下部分为侧视角度结构示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是采用聚氨酯材料的环形结构部件,如同“0”形,可分为足外侧、足内侧两个侧面部分,以及足尖部分、足跟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成环形。其中,所述的足外侧即本领域公知的小脚趾所在侧,相应的,足内侧为大脚趾所在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外环部件采用强韧性聚氨酯材料,为强韧性聚氨酯环状部件;具体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TPU),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拉伸率,拉伸强度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2-3倍。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件和内嵌固定于外环部件上的内覆部件;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所述外环部件足内侧、足外侧两侧贴近于地面处,均具有包括多个椭圆通孔和多个圆形盲孔的多孔结构;所述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从靠近足跟处间隔排列延伸至前掌末端,并且,从所述足外侧的前掌末端延伸至足尖附近间隔排列有所述多个圆形盲孔;所述多个圆形盲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长径逐渐减小为圆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足内侧与足外侧的多孔结构相同;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所述内覆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所述内覆部件上部侧面下边缘线为波浪线形;所述内覆部件从上部侧面至上部底面均与外环部件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件和内嵌固定于外环部件上的内覆部件;所述外环部件为围绕整个足部轮廓的聚氨酯环状部件,所述外环部件足内侧、足外侧两侧贴近于地面处,均具有包括多个椭圆通孔和多个圆形盲孔的多孔结构;所述足外侧的多个椭圆通孔从靠近足跟处间隔排列延伸至前掌末端,并且,从所述足外侧的前掌末端延伸至足尖附近间隔排列有所述多个圆形盲孔;所述多个圆形盲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多个椭圆通孔的长径逐渐减小为圆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足内侧与足外侧的多孔结构相同;所述内覆部件为上部上表面覆盖整个足底部的弹性发泡部件,所述内覆部件具有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对应宽度的一体结构;所述内覆部件上部侧面下边缘线为波浪线形;所述内覆部件从上部侧面至上部底面均与外环部件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部件上部底面贴合于外环部件,贴合位置的最小宽度为17mm~2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部件前掌中心处的厚度为12mm~18mm,所述内覆部件后跟中心处的厚度为2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本杰明·福勒吴志诚何培灿郑明廉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