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21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包括安装在杆状待拉伸元件两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筒、卡盘、加热套,圆筒的一端完全开口,卡盘固定在圆筒的开口端并与圆筒连通,圆筒的侧壁上安装有与圆筒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中心轴与圆筒的中心轴垂直,进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圆筒侧壁上,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射熔融态热塑性树脂的喷枪,进液管位于圆筒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加热套套装在进液管与卡盘之间的圆筒外壁上,加热套将圆筒包覆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杆状元件与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的固定性,避免出现元件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具体涉及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
技术介绍
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利用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从高温下进行的拉伸试验可以得到蠕变数据。金属拉伸试验的步骤可参见ASTME-8标准。塑料拉伸试验的方法参见ASTMD-638标准、D-2289标准(高应变率)和D-882标准(薄片材)。ASTMD-2343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玻璃纤维的拉伸试验方法;ASTMD-897标准中规定了适用于粘结剂的拉伸试验方法;ASTMD-412标准中规定了硬橡胶的拉伸试验方法。目前,大多是机械设备中含有大量的连接杆、转动杆等杆状元件,对杆状元件进行拉伸试验,从而优选出性能最佳的杆状元件,是机械设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杆状元件的两端为夹持端,由于杆状元件一般为表面光滑的圆柱形,与拉伸试验机的固定夹具之间的摩擦小,因此,现有拉伸试验机的固定夹具夹持杆状元件时易发生脱落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危及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拉伸试验机的固定夹具夹持杆状元件时易发生脱落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危及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目的在于提供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解决现有拉伸试验机的固定夹具夹持杆状元件时易发生脱落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包括安装在杆状待拉伸元件两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筒、卡盘、加热套,圆筒的一端完全开口,卡盘固定在圆筒的开口端并与圆筒连通,圆筒的侧壁上安装有与圆筒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中心轴与圆筒的中心轴垂直,进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圆筒侧壁上,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射熔融态热塑性树脂的喷枪,进液管位于圆筒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加热套套装在进液管与卡盘之间的圆筒外壁上,加热套将圆筒包覆在内。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利用热塑性树脂的元件固定夹持结构,增强了杆状元件与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的固定性,避免出现元件脱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原理为:将两个圆通均安装在拉伸试机上,将杆状元件安装在两个圆通之间,杆状元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卡盘进入对应的圆筒内,将杆状元件固定在卡盘上后,开启喷枪,喷枪将呈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从进液管中喷入圆筒内,圆筒内灌注的热塑性树脂将插入圆筒的杆状元件与圆筒内壁连接起来,当热塑性树脂凝固后,杆状元件被热塑性树脂固定在了圆筒内部,凝固后的热塑性树脂固定性强,加热才能变为熔融状态,粘接性好,能够加强圆筒与杆状元件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杆状元件脱落;拉伸试验结束后,开启加热套,加热套对圆筒内部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热,将热塑性树脂融化形成流动的熔融态,随后取下卡盘、倒出圆筒内部的热塑性树脂,即可将夹具恢复至未使用状态,便于夹具的使用、清洗、收纳。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了热塑性树脂的相变化,实现了杆状元件与夹具的固定与拆卸,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以圆筒、卡盘为夹具的主要支撑、固定结构,对杆状元件具有好的定位及夹持作用,避免元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圆筒内安装有推板,推板与圆筒内切并与圆筒内壁滑动连接,推板远离圆筒开口端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推杆的另一端沿着圆筒的中心轴方向向外穿过圆筒上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推板安装在圆筒内,在向圆筒注入热塑性树脂时,推板紧贴在圆筒上未开口端的内壁上,一直至实验结束后,加热套将热塑性树脂加热至熔融态后,向着圆筒开口端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板,推板将熔融态的热塑性树脂退出圆筒内,有利于将夹具快速恢复至可使用的状态,使用方便。卡盘与圆筒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卡盘与圆筒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拆卸方便。进液管的内璧上全面覆盖有表面光滑的薄膜。薄膜选用耐高温的薄膜,一方面能够增强进液管内表面的平滑度,便于热塑性树脂的流动,另一方便,便于进液管内壁的清洗,热塑性树脂不会直接粘附在进液管内壁上。卡盘采用三角卡盘。三角卡盘市面上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利用了热塑性树脂的相变化,实现了杆状元件与夹具的固定与拆卸,使得杆状元件与圆筒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使用方便;2、本专利技术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以圆筒、卡盘为夹具的主要支撑、固定结构,对杆状元件具有好的定位及夹持作用,避免元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3、本专利技术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能够将夹具快速恢复至可使用的状态,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圆筒,2-卡盘,3-加热套,4-进液管,5-推板,6-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包括安装在杆状待拉伸元件两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筒1、卡盘2、加热套3,圆筒1的一端完全开口,卡盘2固定在圆筒1的开口端并与圆筒1连通,圆筒1的侧壁上安装有与圆筒1连通的进液管4,进液管4的中心轴与圆筒1的中心轴垂直,进液管4的一端固定在圆筒1侧壁上,进液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射熔融态热塑性树脂的喷枪,进液管4位于圆筒1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加热套3套装在进液管4与卡盘2之间的圆筒1外壁上,加热套3将圆筒1包覆在内。卡盘2与圆筒1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卡盘2采用三角卡盘。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原理为:将两个圆通均安装在拉伸试机上,将杆状元件安装在两个圆通之间,杆状元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卡盘进入对应的圆筒内,将杆状元件固定在卡盘上后,开启喷枪,喷枪将呈熔融状态的热塑性树脂从进液管中喷入圆筒内,圆筒内灌注的热塑性树脂将插入圆筒的杆状元件与圆筒内壁连接起来,当热塑性树脂凝固后,杆状元件被热塑性树脂固定在了圆筒内部,凝固后的热塑性树脂固定性强,加热才能变为熔融状态,粘接性好,能够加强圆筒与杆状元件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杆状元件脱落;拉伸试验结束后,开启加热套,加热套对圆筒内部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热,将热塑性树脂融化形成流动的熔融态,随后取下卡盘、倒出圆筒内部的热塑性树脂,即可将夹具恢复至未使用状态,便于夹具的使用、清洗、收纳。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了热塑性树脂的相变化,实现了杆状元件与夹具的固定与拆卸,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以圆筒、卡盘为夹具的主要支撑、固定结构,对杆状元件具有好的定位及夹持作用,避免元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位移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圆筒1内安装有推板5,推板5与圆筒1内切并与圆筒1内壁滑动连接,推板5远离圆筒1开口端的一侧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一端与推板5固定连接,推杆6的另一端沿着圆筒1的中心轴方向向外穿过圆筒1上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推板安装在圆筒内,在向圆筒注入热塑性树脂时,推板紧贴在圆筒上未开口端的内壁上,一直至实验结束后,加热套将热塑性树脂加热至熔融态后,向着圆筒开口端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杆状待拉伸元件两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筒(1)、卡盘(2)、加热套(3),圆筒(1)的一端完全开口,卡盘(2)固定在圆筒(1)的开口端并与圆筒(1)连通,圆筒(1)的侧壁上安装有与圆筒(1)连通的进液管(4),进液管(4)的中心轴与圆筒(1)的中心轴垂直,进液管(4)的一端固定在圆筒(1)侧壁上,进液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射熔融态热塑性树脂的喷枪,进液管(4)位于圆筒(1)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加热套(3)套装在进液管(4)与卡盘(2)之间的圆筒(1)外壁上,加热套(3)将圆筒(1)包覆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滑式机械元件夹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杆状待拉伸元件两端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圆筒(1)、卡盘(2)、加热套(3),圆筒(1)的一端完全开口,卡盘(2)固定在圆筒(1)的开口端并与圆筒(1)连通,圆筒(1)的侧壁上安装有与圆筒(1)连通的进液管(4),进液管(4)的中心轴与圆筒(1)的中心轴垂直,进液管(4)的一端固定在圆筒(1)侧壁上,进液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射熔融态热塑性树脂的喷枪,进液管(4)位于圆筒(1)于开口端相对的另一端处,加热套(3)套装在进液管(4)与卡盘(2)之间的圆筒(1)外壁上,加热套(3)将圆筒(1)包覆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人木谭伟易雪罗启冰韩菲许晴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重装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