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00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包括培养架和若干培养棒,所述培养棒为下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竹段,在所述培养棒的下顶端侧壁开设有弯口;所述培养架为直角三角摆放架,包括三根横杆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直角三角棱柱框架,所述培养棒的下端的所述弯口卡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所述横杆上,所述培养棒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所述横杆上,若干所述培养棒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所述斜拉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生态环保。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张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小青菜是人们最为喜爱的蔬菜之一。小青菜在我国广为栽培,但大多以大田栽培为主。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更为追求新鲜的绿叶蔬菜,但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们逐渐远离农村和农田,过去的那种大田种小青菜及管理与采收食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利用庭院培育出优质绿色新鲜蔬菜,还能改善庭院生态环境,实现了培育观赏与食用的有机结合,生态效益显著,特别是人们能随时食用到自培的最新鲜绿色蔬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包括培养架和若干培养棒,所述培养棒为下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竹段,所述培养棒的下端包括竹节;在所述培养棒的下顶端侧壁开设有弯口,所述弯口为月牙形弯口;在所述培养棒上与所述弯口成十字形一面设有第一排培植孔和第二排培植孔,所述第一排培植孔和所述第一排培植孔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有多个培植孔一和多个培植孔二;相邻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按上下间距7cm错位均衡布置,斜度为50度;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的孔眼为3-4cm;所述培养架为直角三角摆放架,包括三根横杆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包括直角底边、直角边高和斜拉杆,三根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直角三角棱柱框架,所述培养架的斜面的四角顶端各设有直钢钉,所述培养架采用圆钢管制成;所述培养棒孔眼朝外,所述培养棒的下端的所述弯口卡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所述横杆上,所述培养棒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所述横杆上,若干所述培养棒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所述斜拉杆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中,所述培养棒内径15cm,长1.7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中,所述月牙形弯口长5cm,中间深2c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排培植孔和所述第二排培植孔的间距为3cm,相邻所述培植孔一的距离为14cm,相邻所述培植孔二的距离为14c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中,最下端的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距离所述竹节分别为20cm和27c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中,所述圆钢管的尺寸为ф32cm*厚2cm。本专利技术还还提供了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培养棒的制作:利用我国盛产的毛竹原生态材料,选用3-5年的大毛竹,将其伐回乘新鲜未干,据成竹段,然后在保留最下端的一个竹节完整情况下,将所述竹段上部竹内节全部打通,再在所述竹段的下顶端侧壁开弯口,在所述竹段上按与所述弯口成十字形一面从下端保留完好的所述竹节上15cm处开始向上打第一排培植孔和第二排培植孔,制成所述培养棒,存放阴凉处,待用;(b)培养架的制作:利用圆钢管,焊接成所述直角三角摆放架;用材:三根横杆,两根直角底边,两根直角边高和两根斜拉杆;然后按照顺序全部焊接好,并在所述培养架的斜面的四角顶端各焊一个直钢钉防止培养棒滑落;(c)栽培基质:取近年未种过小青菜的园土40wt%,腐熟的肉鸡粪30wt%和腐叶土30wt%,经充分混合,再按每立方米加入10kg经发酵后的菜籽饼混合制作成栽培基质;(d)定植:首先在庭院内摆放好步骤(b)中所述培养架,再将步骤(a)中所述培养棒按孔眼朝外,所述培养棒下端的所述弯口卡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所述横杆上,所述培养棒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所述横杆上,若干所述培养棒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所述斜拉杆之间,然后在所述培养棒内装满步骤(c)中所述栽培基质,再从所述培养棒的上端口慢慢浇足水,经一天后待所述栽培基质受水下层落实后,用所述栽培基质将其上端口填满;定植时取培育好的“二叶一心”小青菜植入孔眼内,以根入土,心留孔外,所述孔眼四周空隙用无污染的旧棉花轻轻将小青菜苗包堵好;(e)培育管理:定植好小青菜苗后及时从所述培养棒的顶端口向下浇透水,一周内保持基质湿润,同时每天早、晚各叶面喷水1次促其成活;后期根据天气掌握适时补水、补肥,规模大的可安装滴灌设施,经20-30天培育后可适时采收食用并换茬重植菜幼苗培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所述园土和所述腐叶土需过筛,过筛的所述腐叶土和所述腐叶土颗粒直径小于1cm。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生态环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材料生态环保,易取价廉,既能改善庭院生态环境,又能采食最新鲜的绿色叶菜,能有效解决当前种小青菜存在的农田距离家远的许多不便问题,适合现代美好家园建设需要,实现了生态、环保、观赏、食用综合效益,特别是对人们食用新鲜无公害绿色叶菜起到良好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本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培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的培养棒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包括培养架和若干培养棒1,培养棒1内径15cm,长1.7m,培养棒1为下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竹段,培养棒1的下端包括竹节11;在培养棒1的下顶端侧壁开设有弯口4,弯口4为月牙形弯口,所述月牙形弯口长5cm,中间深2cm;在培养棒1上与弯口4成十字形一面设有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二排培植孔3,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一排培植孔3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有多个培植孔一和多个培植孔二,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二排培植孔3的间距为3cm,相邻所述培植孔一的距离为14cm,相邻所述培植孔二的距离为14cm;相邻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按上下间距7cm错位均衡布置,斜度为50度;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的孔眼为3cm,最下端的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距离竹节11分别为20cm和27cm;所述培养架为直角三角摆放架,包括三根横杆5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包括直角底边6、直角边高7和斜拉杆8,三根横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直角三角棱柱框架,横杆5、直角底边6、直角边高7和斜拉杆8的长度分别为2m、0.6m、1.2m和1.4m,所述培养架的斜面的四角顶端各焊一个长10cm的直钢钉(图中未示出),直角边高7垂直于地面,所述培养架采用圆钢管制成,所述圆钢管的尺寸为ф32cm*厚2cm;培养棒1孔眼朝外,培养棒1的下端的弯口4卡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横杆5上,培养棒1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横杆5上,若干培养棒1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斜拉杆8之间。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培养棒1的制作:利用我国盛产的毛竹原生态材料,选用3-5年生,内径15cm的大毛竹,将其伐回乘新鲜未干,按长1.7m据成所述竹段,然后在保留最下端的一个竹节11完整情况下,将所述竹段上部竹内节全部打通,再在所述竹段的下顶端侧壁开弯口4,在所述竹段上按与弯口4成十字形一面从下端保留完好的竹节11上20cm处开始向上打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二排培植孔3,制成培养棒1,存放阴凉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架和若干培养棒(1),所述培养棒(1)为下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竹段,所述培养棒(1)的下端包括竹节(11);在所述培养棒(1)的下顶端侧壁开设有弯口(4),所述弯口(4)为月牙形弯口;在所述培养棒(1)上与所述弯口(4)成十字形一面设有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二排培植孔(3),所述第一排培植孔(2)和所述第一排培植孔(3)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有多个培植孔一和多个培植孔二;相邻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按上下间距7cm错位均衡布置,斜度为50度;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的孔眼为3‑4cm;所述培养架为直角三角摆放架,包括三根横杆(5)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包括直角底边(6)、直角边高(7)和斜拉杆(8),三根横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直角三角棱柱框架,所述培养架的斜面的四角顶端各设有直钢钉,所述培养架采用圆钢管制成;所述培养棒(1)孔眼朝外,所述培养棒(1)的下端的所述弯口(4)卡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所述横杆(5)上,所述培养棒(1)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所述横杆(5)上,若干所述培养棒(1)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所述斜拉杆(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架和若干培养棒(1),所述培养棒(1)为下端密封上端开口的竹段,所述培养棒(1)的下端包括竹节(11);在所述培养棒(1)的下顶端侧壁开设有弯口(4),所述弯口(4)为月牙形弯口;在所述培养棒(1)上与所述弯口(4)成十字形一面设有第一排培植孔(2)和第二排培植孔(3),所述第一排培植孔(2)和所述第一排培植孔(3)分别沿直线等间隔设有多个培植孔一和多个培植孔二;相邻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按上下间距7cm错位均衡布置,斜度为50度;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的孔眼为3-4cm;所述培养架为直角三角摆放架,包括三根横杆(5)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包括直角底边(6)、直角边高(7)和斜拉杆(8),三根横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直角三角棱柱框架,所述培养架的斜面的四角顶端各设有直钢钉,所述培养架采用圆钢管制成;所述培养棒(1)孔眼朝外,所述培养棒(1)的下端的所述弯口(4)卡设在所述斜面的下方的所述横杆(5)上,所述培养棒(1)的上端靠在所述斜面的上方的所述横杆(5)上,若干所述培养棒(1)依次一根靠一根靠在相邻两所述斜拉杆(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棒(1)内径15cm,长1.7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形弯口长5cm,中间深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培植孔(2)和所述第二排培植孔(3)的间距为3cm,相邻所述培植孔一的距离为14cm,相邻所述培植孔二的距离为14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下端的所述培植孔一和所述培植孔二距离所述竹节(11)分别为20cm和27c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的尺寸为ф32cm*厚2cm。7.一种庭院生态培育小青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家高方丽方珂周继胜程家声王贵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美味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