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188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3:30
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包括一级管网供水管和一级管网回水管,所述的一级管网回水管、回水加压泵、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的二级管网回水管、二级管网循环泵、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和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二级管网供水管、新增热力站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本系统能充分回收一级管网回水低温余热能、并可靠降低一级管网回水温度至20℃,能大幅增加工业余热或电厂余热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回收能力,实现一级管网热媒与低温余热的能级匹配,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用于回收利用一级管网回水低温余热能,有效降低一级管网回水温度,改变了利用现有的设备形式和技术系统不能充分回收一级管网回水低温余热能并可靠降低其回水温度的现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北方多省市重霾天气反复来袭,引发全民的关注和热议。2016年12月21日,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明确指示要推进北方清洁供暖,要求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工业余热(含电厂余热)回收利用采暖是指将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利用作为采暖热源的方式,是清洁供暖的重点发展方向;现状利用工业余热及电厂余热采暖主要以城市集中供热方式为主,工业余热加热城市一级管网供水、再送至城市热力站用户降温、后经一级管网回水回到余热热源处形成循环,常规采用供水参数110-130℃、回水参数50-70℃。由于一级管网常规回水温度50-70℃,其低温余热能量较大,同时回水温度高不利于工业余热和电厂余热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的回收利用,造成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的浪费或回收成本过高,因此,降低一级管网回水温度有利于工业余热和电厂余热低温(或低品位)段的有效利用,提高清洁供暖比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回水温度高不利于工业余热和电厂余热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的回收利用,造成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的浪费或回收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包括一级管网回水管和余热回收系统,该一级管网回水管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二级管网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由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组成,该第一循环回路包括: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连通,该回水加压泵的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一进口相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一出口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第一进口连通,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一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相通;该第二循环回路包括: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二进口与该二级管网的出口连接,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二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二进口连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二出口与该二级管网的入口连接;在该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的第一连接点与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的第一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的第二连接点之间连接有阀门,该第一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接点的上游。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本系统能充分回收一级管网回水低温余热能、并可靠降低一级管网回水温度至20℃,能大幅增加工业余热或电厂余热低温(或低品位)段余热回收能力,实现一级管网回水热媒与低温段余热的能级匹配,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本系统与工业余热或电厂余热等低温热源系统均能匹配运行。同时,一级管网回水温度降低,拉大了供/回水温差,管网输送流量降低,可节约管网建设投资、降低热网循环系统的运行电耗。另外,本系统在不增加城镇已有热源能力的情况下,利用一级管网低温余热能和双级电压缩热泵的驱动能实现城镇集中供热扩网,系统运行经济可靠、扩网规模配置灵活,可缓解城镇热源紧张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包括一级管网回水管2(系一级管网的一级管网供水管1的回水管)和余热回收系统A,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二级管网B供热。图示的二级管网B包括:由二级管网供水管7连接的多个热力站10(其中包括新增的热力站,即在已有热力站的基础上新增加的热力站),二级管网供水管7的一端作为该二级管网B的入口,并与余热回收系统A的出口连接;该二级管网供水管7的另一端通过二级管网回水管8与二级管网循环泵6连接,二级管网循环泵6的出口作为该二级管网B的出口,并与余热回收系统A的入口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A由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组成,该第一循环回路包括: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3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上游的第一连接点c连通,该回水加压泵3的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进口(即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蒸发器41的入口)相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出口(即蒸发器41的出口)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第一进口(即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蒸发器51的入口)连通,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一出口(即蒸发器51的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下游的第二连接点d相通;在第一连接点c与第二连接点d之间连接有阀门11。该第二循环回路包括: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二进口(即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冷凝器52的入口)与该二级管网(B)的出口(即二级管网循环泵6的出口)连接,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二出口(即该冷凝器52的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二进口(即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冷凝器42的入口)连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二出口(即冷凝器42的出口)与该二级管网B的入口连接。在所述的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出口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第一出口之间连通管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来自一级管网回水管2的50℃回水、通过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3加压后、进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收回水低温余热、降低回水温度至35℃、再进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进一步吸收回水低温余热、降低回水温度至20℃、回到一级管网回水管2,在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进/出口设置流量旁通管、旁通管上安装电动调节阀9、调节控制进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多余的回水旁通流量,新增供热区域供热的二级管网50℃回水通过二级管网回水管8和二级管网循环泵6升压后、进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提温至50℃出水、再进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进一步升温至80℃的供水、通过二级管网供水管7送往新增供热区域内的各个新增热力站10、释放热量后循环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包括一级管网回水管(2)和余热回收系统(A),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二级管网(B)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A)由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组成,该第一循环回路包括: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3)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连通,该回水加压泵(3)的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进口相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出口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第一进口连通,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一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相通;该第二循环回路包括: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二进口与该二级管网(B)的出口连接,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二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二进口连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二出口与该二级管网(B)的入口连接;在该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3)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的第一连接点(c)与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一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的第二连接点(d)之间连接有阀门(11),该第一连接点(c)位于第二连接点(d)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级管网回水余热回收双级电压缩降温系统,包括一级管网回水管(2)和余热回收系统(A),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通过余热回收系统为二级管网(B)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A)由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组成,该第一循环回路包括:一级管网回水加压泵(3)的进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连通,该回水加压泵(3)的出口与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进口相通,该一级高温电压缩热泵(4)的第一出口与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第一进口连通,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一出口与该一级管网回水管(2)相通;该第二循环回路包括:该二级低温电压缩热泵(5)的第二进口与该二级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枚军王浩张志雄王凯王欣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智博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