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际美专利>正文

多功能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7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拐杖,其基本结构包含一拐杖头、四拐杖外管单元、四内管单元、复数支撑联接杆、联接板、底部套垫、转轮、一触地尖端等,上述组件之间均呈可拆式之组合。各该外管单元之内部均设有一置物内腔,以容纳该等内管单元,而各该内管单元之内部亦设有一置物内腔,以便容纳该等支撑联接杆、联接板及座部套垫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组成各种不同造形之座椅或置物容器支架,也可以构成一轻巧简便之座椅或置物容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变换功能之多用途拐杖,尤其是指一种可拆卸并由使用者视需要加以装配组合,以构成各种形式座椅或置物容器之多功能拐杖。近年来,在已有技术中,已报导过一种供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多功能拐杖,它除了用作传统的拐杖之外,还可组合成座椅,这种拐杖的主要缺点是功能不多,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之人有大角度弯曲膝盖之困难而不适于使用矮式座椅或板凳,或其有休闲时顺便购物之生活习惯,则上述多功能拐杖恐不易满足各种类型之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当使用者处于步行之际,本技术即扮演传统拐杖之直接功能,当使用者欲坐下休息时,本技术之多功能拐杖便可经由简易之拆解及元组件之插接组合,而构成一简便轻巧之矮式组合座椅。当使用者因个人之喜好或特别因素,而不欲使用矮式座椅时,其亦可将本技术之多功能拐杖转换为趋近一般座椅高度之高脚式座椅。本技术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当使用者步行或休息之际顺便构物,而不欲以手亲自携提时,可将该多功能拐杖加以拆解,并组合成一具有转动脚轮,甚至手把之置物手推车。本技术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当使用者欲坐下休息时,可将该多功能拐杖加以拆解,并组合成一具有靠背之简便座椅。本技术之进一步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而使用者可在将之组合成各种型式之座椅或置物容器时,再予以加装附设之转轮配件,以增进使用之方便舒适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多功能拐杖,包含(1)一拐杖头,其具有一握柄、一拐杖头内腔及设于该内腔开口端之一对卡掣突块;(2)四支可轴向联接之外管单元,各呈中空管状形态,并于其顶端设有包含一颈部之接头部分,该接头部分之外侧设有二导槽,各该外管单元之开口端设有一对卡掣突块,又该等导槽可供该拐杖头或其他外管单元之卡掣突块进出滑动之用,该拐杖头及外管单元可由各卡掣突块与相应接头部分之颈部间的配合,而呈可拆式联接;(3)一拐杖触地尖端,是供套设于该外管单元之底端处;(4)该等外管单元之接头部分于邻近该颈部之区域设一第一贯穿孔,并于邻近该接头部分尾端之区域设一第二贯穿孔,二贯穿孔之轴心大致呈九十度交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5)二对第一支撑联接杆,该联接杆之二端部各设一外径较小的插入端,使与该外管单元之接头部分的第一贯穿孔相配合;(6)二对第二支撑联接杆,该联接杆之二端部各设一外径较小的插入端,使与该外管单元之接头部分的第二贯穿孔相配合;(7)一座部套垫,其纵向二端缘设有相互配合之一组粘扣装置;(8)四支内管单元,各呈中空管状形态,并于其顶端设有包含一颈部之接头部分,各该内管单元之外侧设有二导槽,该接头部分于邻近该颈部之区域设一内管单元第一贯穿孔,并于邻近该接头部分之端部区域设一内管单元第二贯穿孔,该二贯穿孔之轴心大致呈九十度交叉;(9)该外管单元之底端区域设与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孔相应同心之二较大穿孔,该等穿孔之直径略大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撑联接杆之外径;当该多功能拐杖拆解后,可逐一将一内管单元卡合于一外管单元之底端,再将该等第一及第二支撑联接杆之插入端分别插入各该外管单元及内管单元之第一及第二贯穿孔,然后将该座部套垫覆套在插入于外管单元贯穿孔之该对第一支撑联接杆外侧,从而构成一高脚式座椅。本技术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拐杖身单元的联接状态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管单元的局部透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管单元的局剖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外管单元与各支撑联接杆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采用之转动脚轮的外观透视图;图7是图6之转动脚轮加装连接元件后的放大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变换为矮式座椅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9是本技术变换为矮式置物容器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0是本技术变换为高脚式座椅之第三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1是本技术变换为高脚式置物容器之第四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2是本技术变换为靠背座椅之第五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3是本技术变换为置物手推车之第六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14是本技术变换为行李箱袋手推车之第七种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零组件编号说明1.多功能拐杖 8.拐杖头9.握柄 10.矮式座椅11.拐杖外管单元 12.内管单元13.触地尖端 14.第一支撑联接杆15.第二支撑联接杆16.侧边联接板17.中间联接板18.座部套垫20.矮式置物容器 21.置物容器支架22.置物袋30.高脚式座椅40.高脚式置物容器41.置物容器支架42.置物袋50.靠背轮椅60.附手把之置物手推车61.置物推车支架62.置物袋91.拐杖头内腔92.卡掣突块 93.转轮94.间隔器95.串连端片96.串连心轴 97.转轮架98.轮架螺栓 99.轮轴100.扣件 101.轴承102.固定件 103.连接元件104.第一贯穿孔 105.第二贯穿孔106.轴衬 107.螺纹孔110.外管置物内腔 111.外管接头部分112.导槽 113.颈部114.外管第一贯穿孔 114A.穿孔115.外管第二贯穿孔 115A.穿孔116.卡掣突块 117.肩部118.外管穿孔 119.联接板固定孔120.内管置物内腔 121.内管接头部分122.导槽 123.颈部124.内管第一贯穿孔 125.内管第二贯穿孔126.内管端部内螺纹 127.内管穿孔141.插入端 142.颈部151.插入端 181.粘扣带如图1所示,本技术之多功能拐杖1基本上包含一拐杖头8,四支可轴向联接之拐杖外管单元11,及一拐杖触地尖端13。该拐杖头8设有一握柄9,该握柄9包含四个转轮93,三个直径较小,端部呈内凹弧形且用以间隔该等转轮93之间隔器94,一串连端片95及一串连心轴96。各该转轮93、间隔器94及串连端片95之中央均设有一同心之贯穿孔,该拐杖头8贴靠于该转轮93之端面亦设一相应之螺纹孔,而该串连心轴96之头端则设有螺纹,因而该串连心轴96得以先穿过该串连端片95,再逐一贯穿交互堆叠之各该转轮93及间隔器94,然后以螺纹锁固于该拐杖头8端面之螺纹孔,以构成该坚固且适于握抓之可拆式握柄9。该拐杖头8并设有一内腔91及设干该内腔91开口端之一对卡掣突块92。如图1至图4所示,各该外管单元11均呈中空管状形态,且其顶端设有包含一颈部113之接头部分111,该颈部113之深度或宽度可自其中一导槽至另一导槽逐渐缩小,以便该等卡掣突块旋转定位或松脱之用。该接头部分111与轴心平行之二相反外侧各设一导槽112,又各该外管单元11之中空内部形成一置物内腔110,而该置物内腔110之开口端则设有一对卡掣突块116。该等外管单元11之接头部分111邻近该颈部113之区域设一水平之第一贯穿孔114,并于邻近该接头部分111尾端之区域设一水平之第二贯穿孔115,该第一及第二贯穿孔114及115之轴心大致呈九十度交叉。该拐杖头及外管单元最好由质轻而硬之铝合金或性质相近之材料所制成。此外,该拐杖触地尖端13可由橡胶或其他具弹性之物料所制成,且用传统之拐杖触地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拐杖,包含:(1)一拐杖头,其具有一握柄、一拐杖头内腔及设于该内腔开口端之一对卡掣突块;(2)四支可轴向联接之外管单元,各呈中空管状形态,并于其顶端设有包含一颈部之接头部分,该接头部分之外侧设有二导槽,各该外管单元之开口端 设有一对卡掣突块,又该等导槽可供该拐杖头或其他外管单元之卡掣突块进出滑动之用,该拐杖头及外管单元可由各卡掣突块与相应接头部分之颈部间的配合,而呈可拆式联接;(3)一拐杖触地尖端,是供套设于该外管单元之底端处;(4)该等外管单元之接头 部分于邻近该颈部之区域设一第一贯穿孔,并于邻近该接头部分尾端之区域设一第二贯穿孔,二贯穿孔之轴心大致呈九十度交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5)二对第一支撑联接杆,该联接杆之二端部各设一外径较小之插入端,使与该外管单元之接头部分的第一贯穿 孔相配合;(6)二对第二支撑联接杆,该联接杆之二端部各设一外径较小之插入端,使与该外管单元之接头部分的第二贯穿孔相配合;(7)一座部套垫,其纵向二端缘设有相互配合之一组粘扣装置;(8)四支内管单元,各呈中空管状形态,并于其顶端设 有包含一颈部之接头部分,各该内管单元之外侧设有二导槽,该接头部分于邻近该颈部之区域设一内管单元第一贯穿孔,并于邻近该接头部分之端部区域设一内管单元第二贯穿孔,该二贯穿孔之轴心大致呈九十度交叉;(9)该外管单元之底端区域设与该第一及第二贯 穿孔相应同心之二较大穿孔,该等穿孔之直径略大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撑联接杆之外径;当该多功能拐杖拆解后,可逐一将一内管单元卡合于一外管单元之底端,再将该等第一及第二支撑联接杆之插入端分别插入各该外管单元及内管单元之第一及第二贯穿孔,然后将该座 部套垫覆套在插入于外管单元贯穿孔之该对第一支撑联接杆外侧,从而构成一高脚式座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际美
申请(专利权)人:刘际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