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佳音专利>正文

便携式两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两用伞由可折叠的主伞骨、支伞骨、上巢、下巢、缩折伞杆、伞柄和伞面组成,上巢附有锁紧主棒的装置,主棒与下巢连为一体,主棒穿越上巢中心滑动,伞杆内藏于主棒的空腔内,下巢或者伞柄可以与帽子连接,降低了头戴伞的重心,伞面上有泄风天窗,减少了伞面以下的自然风力对伞体的扰动,增加了伞体的抗风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头戴,也可以手持,便于使用和携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特别是可以头戴或者手持的便携式两用伞。 背衆技术各种便携式折叠伞己经是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但使用者至少需要一支手撑伞。在很多 必须使用双手的环境中,例如旅游、摄影、骑自行车、观看体育比赛和户外劳动等活动中, 传统的"手持伞"令使用者感到诸多不便。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关于"头戴伞"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0510013125.9解决了头戴伞的稳定性和实用性问题,其不足之处 是在不需要头戴的某些环境中,"头戴伞"缺乏"手持伞"那样的使用灵活性。技术专 利ZL200520026911.8改进了 "头戴伞"的支撑连接方式,可以用附加的縮折伞杆将"头戴 伞"转换为"手持伞",其不足之处是附加的縮折伞杆不便于使用者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携带更方便的可以头戴或者手持的两用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便携式两用伞由可折叠的主伞骨、支伞骨、上巢、下 巢、縮折伞杆、伞柄和伞面组成,上巢附有锁紧主棒的装置,主棒与下巢连为一体,主棒穿 越上巢中心滑动,伞杆内藏于主棒的空腔中,下巢与伞杆卡紧装置或者帽子连接,伞面上有 泄风天窗。所述的帽子是由一个球面圆盘和覆盖其上的护发网罩以及与之连接的一系列布带组合而成,球面圆盘顶部与下巢连接;所述的伞面上开有多组通风孔,在通风孔上面覆盖有泄风 天窗,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弓形窗口。在以上所述总的设计构思的基础上,也可以将所述伞杆卡紧装置直接制作为下巢的一部 分,所述帽子的球面圆盘顶部与伞柄连接。采用以上两种属于一个总的设计构思的结构方案,都可以获得同样有益的效果所述主棒起到开伞作用;縮折伞杆支撑伞体,在闭伞时縮藏于主棒的空腔内,具有"手持伞"的灵 活性,而且便于携带;将所述下巢或者伞柄连接帽子,有效地降低了伞体的重心,可以将该 伞方便地戴在头上,达至!fl^放使用者双手的目的;伞面上的泄风天窗减少了伞面以下的自然 风力对伞体的就动,进一歩增加了伞体的抗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1的伞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合式帽子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伞面上的泄风天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2的伞体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两用伞的第1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伞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主伞骨2的可折叠部分。图l所示的便携式两用伞由主棒l、可折叠的主伞骨2、支伞骨3、伞面4、上巢5、下 巢6、主棒锁紧装置7、伞杆卡紧装置8、縮折伞杆9和伞柄10组成所述主棒锁紧装置7 附着在上巢5上并设有内螺纹,可在原位旋转;伞面4的顶部固定在上巢5和主棒锁紧装置7之间;主棒1是空心的并与下巢6连为一体,其外圆上有一段螺纹;当伞体处于闭合位置,主棒1的尖端已经位于上巢5底部的套管内;将上巢5和下巢6相对推动,主棒l即可在所 述套管的引导下进入上巢5上方的主棒锁紧装置7,后者将主棒1锁紧在其有螺纹的开伞位 置伞杆卡紧装置8通过其外圆面上的螺纹与下巢6的内螺纹对中连接;縮折伞杆9内藏于 主棒l的空腔内;当伞体打开后,向下拉动伞柄IO,可将縮折伞杆9的套管9-1、 9-2顺序 拉出,拧紧伞杆卡紧装置8下部的设有螺纹的锥管8-l,縮折伞杆9、 9-1、 9-2就被卡紧, 起到支撑伞体的作用。反之,当松开主棒锁紧装置7,将主棒l向下拉回原位,再松动伞杆 卡紧装置8下部的锥管8-1,将縮折伞杆9推回主棒1的空腔内,就完成了收伞动作。当需 要头戴伞时,将伞杆卡紧装置8连同縮折伞杆9从下巢中拆卸,然后将所述帽子的球面圆盘 11与下巢6连接。图2是本技术便携式两用伞的组合式帽子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组合式帽子是由球面圆盘11和覆盖其表面的护发网罩12,以及与之连接的 一系列束缚布带组成;所述球面圆盘11的顶部中央有一段设有外螺纹的空心筒体11-1可与 下巢6连接;在空心筒体11-1的内腔设有防震垫11-2,防止万一在伞体受到垂直力打击时 使用者的头部受到伤害;所述网罩12的底部有一个围绕使用者头部的布圈13,在其两端有 锁扣、尼龙粘扣等一类调整布圈13周长的伸縮附件14,适用于不同头围的戴伞人群;从球 面圆盘il的外圆按60度等分的a、 b、 c、 d、 e、 f等各点位,分别固定布带ag、 bg、 ch、 dh、 di、 ei、 fj、 aj,并将它们与布圈13上相应于使用者两耳前后的g、 h、 i、 j各点连接; gkh和jli两条V形布带与布圈13连接并向下穿过左右圆环15,自动适应于不同脸颊宽度 的人群佩带帽子;布带kl绕过使用者下颌,套在布带kl上的弹簧卡子16用于调整使用者 戴上帽子后的柬缚力。图3是本技术便携式两用伞在伞面上的泄)^天窗的顶视围和局部.剖视图。所述伞面4由数片三角形伞布缝合而成;在图3所示的一片代表性的伞布上,分别在接 近伞顶和伞边的部位设有泄风天窗17,从顶视图和A-A剖视图可见所述泄风天窗17的结构, 伞面4上有一组截面为扇形或者圆形的开孔17-3;如图A-A剖视,伞面以下用虛线表示的自 然风可以通过开孔17-3流通到伞面以上,然后通过由窗顶布片17-1和两侧的窗口布片17--2 围合而成的左、右两个弓型窗口逸入大气。在圆弧布片的顶上还附有向两侧伸展的花瓣状布 片17-4,既增加了窗口两侧的挡雨功能,又美化了伞面的外观。所述泄风天窗17的技术特 征也可以移植应用在现有的各种手持伞和巨型落地伞上,这种技术特征的移植使用,应落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图4是本技术便携式两用伞的第2个实施方式的伞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主伞 骨2的可折叠部分。在图4所示的便携式两用伞的下巢18的下端直接制作出可卡紧縮折伞杆9的锥管18-1, 伞柄19设有内螺纹,可以与帽子顶端的空心筒伴11-l连接;除此之外,第2个实施方案其 余的结构特征完全与本技术的第l个实施方案相同,当使用者需要头戴伞时,只需将縮 折伞杆9推入主棒1的空腔内,然后将伞柄19与帽子上的空心筒体11-1连接。本技术的第l、第2个实施方案中,在锁紧装置7与主棒1之间、下巢6与伞杆卡 紧装置8和帽子的空心筒体11-1之间、伞柄19与帽子的空心筒体11-1之间,以及锥管8-1 和锥管18-1的夹紧机构,均釆用了优选的螺纹连接方式,当然,在这些部位的连接方式不 局限于螺纹连接,还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弹簧卡子和卡口之类通用的连接方式,这 种局部连接方式的变换,并不能改变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均落在本实用新星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两用伞,由主棒(1)、可折叠的主伞骨(2)、支伞骨(3)、伞面(4)、上巢(5)、下巢(6)、缩折伞杆(9)和伞柄(10)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的上巢(5)设有锁紧装置(7);空心的主棒(1)穿越上巢(5)的中心滑动,主棒(1)与下巢(6)连为一体,缩折伞杆(9)内藏于主棒(1)的空腔中;伞面(4)上有泄风天窗(17);下巢(6)与伞杆卡紧装置(8)或者帽子连接。2. —种便携式两用伞,由主棒(1)、可折叠的主伞骨(2)、支伞骨(3)、伞面(4)、 上巢(5)、下巢(18)、縮折伞杆(9)和伞柄(19)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的上巢(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两用伞,由主棒(1)、可折叠的主伞骨(2)、支伞骨(3)、伞面(4)、上巢(5)、下巢(6)、缩折伞杆(9)和伞柄(10)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的上巢(5)设有锁紧装置(7);空心的主棒(1)穿越上巢(5)的中心滑动,主棒(1)与下巢(6)连为一体,缩折伞杆(9)内藏于主棒(1)的空腔中;伞面(4)上有泄风天窗(17);下巢(6)与伞杆卡紧装置(8)或者帽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任佳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