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01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梁(3)、两根衬梁(4)以及多个横梁总成(5),其中,所述衬梁(4)的长度短于纵梁(3)的长度,所述衬梁(4)包括衬梁上翼面(41)、衬梁腹面(42)和衬梁下翼面(43)连接成槽型,并且所述衬梁(4)的所述衬梁上翼面(41)为槽型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车架衬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衬梁上翼面设计成槽型结构,既能增加车架强度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车架重量,而且能够省去副车架,还不会在架纵梁腹面易形成阶梯平面影响车架腹面上零部件装配。

Lightweight concrete frame and vehicle without auxiliary beam concrete mixing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frame of a concrete mixing truck without auxiliary beams and a vehicle with the frame. The lightweight frame of the concrete mixer truck without auxiliary beams includes two longitudinal beams (3), two lining beams (4) and multiple cross beam assemblies (5), in which the length of the lining beams (4)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s (3), and the lining beams (4) include lining beams with upper wing surface (41), lining beams with web surface (42) and lining beams with lower wing surface (43) connected. The lining beam upper wing surface (41) of the lining beam (4) is a grooved beam structure. 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lining beam, the upper wing surface of the lining beam is designed as a groove structure, whi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frame, but also minimize the weight of the frame, and can save the sub-frame, and can not easily form a step plane on the web of the frame longitudinal beam to affect the assembly of the parts on the frame we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和国家法规制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整车重量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而车架作为整车的骨架对整车可靠性及重量影响非常巨大。法规标载型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为了减轻重量,降低整车质心高度,取消了副车架,导致上装的质量在车架上表现为前后支点加载,形成了集中载荷,因此对车架的抗弯和抗扭强度要求更加苛刻。为了提高车架强度,现有车架多采用加厚纵梁板材、增加加强板或上装副车架的方式。这造成了资源浪费、成本增加,也对整车的重量造成极大影响,不适用于法规标载型轻量化车型设计。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梁、两根衬梁以及多个横梁总成,其中,所述衬梁设置在纵梁的内侧且平行于纵梁,所述衬梁的长度短于纵梁的长度,所述衬梁包括衬梁上翼面、衬梁腹面和衬梁下翼面连接成槽型,并且所述衬梁的所述衬梁上翼面为槽型梁结构。优选地,所述衬梁的衬梁上翼面为开口向下的槽型梁结构。优选地,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进一步包括:和所述纵梁连接的前横梁总成、弯管梁和后尾梁总成,所述前横梁总成用于装配车身前悬置及保险杠,所述弯管梁用于加强发动机前端车架强度,其中,所述衬梁从所述弯管梁之后开始一直延伸到所述车架的最后端。优选地,所述衬梁通过法兰面螺栓或铆钉连接至所述纵梁,在所述衬梁的衬梁腹面上与纵梁对应,设置有多个预留标准孔。优选地,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进一步包括:和所述纵梁连接的多个横梁总成,在所述衬梁的衬梁上翼面处根据所述横梁总成的布置位置设置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从所述衬梁上翼面的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在所述加强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以便与横梁总成连接。优选地,所述横梁总成包括横梁和横梁上连接板,所述横梁上连接板包括相互垂直的腹板上连接部和横梁上连接部,所述腹板上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的腹面和衬梁腹面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上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支架和所述横梁的上翼面连接在一起,形成矩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横梁总成还包括横梁下连接板,所述横梁下连接板包括相互垂直的腹板下连接部和横梁下连接部,所述腹板下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的腹面和衬梁腹面的下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下连接部与所述横梁的上翼面连接在一起,从而与所述横梁上连接板、所述纵梁与衬梁、所述横梁(一起形成矩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衬梁的下翼面设置为向上开口的槽型梁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优选地,所述车辆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本技术通过对车架衬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衬梁上翼面设计成槽型结构,既能增加车架强度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车架重量,而且能够省去副车架,还不会在架纵梁腹面易形成阶梯平面影响车架腹面上零部件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衬梁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衬梁的另一示意图。图4是横梁总成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横梁总成处连接结构的另一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横梁总成10板簧支座2弯管梁11横梁上连接板3纵梁12横梁4衬梁13横梁下连接板5横梁总成41衬梁上翼面6侧加强板42衬梁腹面7后尾梁总成43衬梁下翼面8传动轴吊架横梁总成44加强支架9转向助力缸支座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车架是整车的基础骨架,同时也是底盘和上装联系的桥梁,其结构对底盘、上装及整车结构布置具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搅拌罐上装取消副车架后对车架的结构及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车架的可靠性对整车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技术通过优化车架整体结构,尤其是与衬梁相关的结构,既能有效提升车架强度又能节约材料、有效控制车架质量,可以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的车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通用性、工艺性。本技术的车架结构可用于任意两个横梁间或整个车架的纵梁长度上进行加强,也可用于其他类型车辆的车架加强。整体而言,本技术的车架具备以下优点。(1)可以有效加强车架纵梁上翼面强度,而且结构简单,用料较少,减少了资源浪费。(2)对车架纵梁上下翼面及腹面外表面无任何影响,利于车架上零部件装配。(3)车架上装可取消或减弱上装副车架,减少了底盘改制点。有效规避了因上装改制质量对底盘性能的影响风险。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的技术方案。图1所示的车架由前横梁总成1、弯管梁2、两根纵梁3、两根衬梁4、多根横梁总成5、两个侧加强板6、后尾梁总成7、传动轴吊架横梁总成8、转向助力缸支座9、板簧支座10等通过法兰面螺栓或铆钉连接在一起。前横梁总成1用于车身前悬置及保险杠等零部件装配。弯管梁2用于加强发动机前端车架强度。纵梁3是车架的主体结构贯通整个车架,纵梁腹面上预留标准孔以满足底盘及上装各零部件的装配。衬梁4设置在纵梁3的内侧。衬梁4平行于纵梁3设置,且衬梁4的长度短于纵梁3的长度。衬梁4从弯管梁2之后开始一直延伸到车架的最后端。也就是说,衬梁4从图1中的A部向后延伸。需要指出的是,衬梁4的长度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但是衬梁4的长度通常短于纵梁3的长度,以便节省材料。例如,衬梁3可以设置为更短,以进一步节省材料。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对应于每根纵梁,设置有2-3根在长度上相互间隔开的衬梁,以仅仅对需要加强的位置处进行局部加强。衬梁4通过法兰面螺栓或铆钉连接至纵梁3。在衬梁4的衬梁腹面42上与纵梁3对应,设置有多个预留标准孔。在本技术中,如图2和图3所示,衬梁4的衬梁上翼面41、衬梁腹面42和衬梁下翼面43连接成槽型。进一步地,衬梁4的衬梁上翼面41为槽型梁结构,这能够提高衬梁4的强度,尤其是提高城里的上翼面的强度。有利的是,所述衬梁4的衬梁上翼面41为开口向下的槽型梁结构。本技术通过对车架衬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衬梁上翼面设计成槽型结构,既能增加车架强度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车架重量,而且能够省去副车架,还不会在架纵梁腹面易形成阶梯平面影响车架腹面上零部件装配。在图示实施例中,衬梁4的上翼面从头至尾均为槽型梁结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衬梁4的上翼面仅仅在其长度的中段处为槽型梁结构。在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衬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梁(3)、两根衬梁(4)以及多个横梁总成(5),其中,所述衬梁(4)设置在纵梁(3)的内侧且平行于纵梁(3),所述衬梁(4)的长度短于纵梁(3)的长度,所述衬梁(4)包括衬梁上翼面(41)、衬梁腹面(42)和衬梁下翼面(43)连接成槽型,并且所述衬梁(4)的所述衬梁上翼面(41)为槽型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梁(3)、两根衬梁(4)以及多个横梁总成(5),其中,所述衬梁(4)设置在纵梁(3)的内侧且平行于纵梁(3),所述衬梁(4)的长度短于纵梁(3)的长度,所述衬梁(4)包括衬梁上翼面(41)、衬梁腹面(42)和衬梁下翼面(43)连接成槽型,并且所述衬梁(4)的所述衬梁上翼面(41)为槽型梁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梁(4)的衬梁上翼面(41)为开口向下的槽型梁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进一步包括:和所述纵梁(3)连接的前横梁总成(1)、弯管梁(2)和后尾梁总成(7),所述前横梁总成(1)用于装配车身前悬置及保险杠,所述弯管梁(2)用于加强发动机前端车架强度,其中,所述衬梁(4)从所述弯管梁(2)之后开始一直延伸到所述车架的最后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梁(4)通过法兰面螺栓或铆钉连接至所述纵梁(3),在所述衬梁(4)的衬梁腹面(42)上与纵梁(3)对应,设置有多个预留标准孔。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进一步包括:和所述纵梁(3)连接的多个横梁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许美星张根志唐玉福程申林左祎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