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鹏专利>正文

一种排水管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79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洁具中用于连接排水管道的排水管连接件,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分隔入水口和出水口上端固定封闭的第一封堵隔板;出水口边缘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固定封闭的第二封堵隔板;由侧壁、底板以及第二封堵隔板隔制成储水室;第一封堵隔板下端与所述储水室的侧壁或第二封堵隔板之间固定有过滤网;第一封堵隔板与所述过滤网之间的交界面低于第二封堵隔板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具有防堵阻臭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空间以及外形美观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管连接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卫生洁具中用于连接排水管道的排水管连接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整洁、清新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因下水道反臭、下水管滴水,排水管道堵塞,以及连接、更换下水管的操作复杂而影响人们生活、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施工设计人员已经设计更新了多种相关的连接管件,但均未能实现通过一个管件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如,如图7所示现有技术中一种洗脸盆下水管件的连接方式。图中包括埋于地面21内由混凝土22固定的排水管23,排水管23侧部设置止水翼环26。国家现行规范要求,下水管的连接是将DN32mm的下水管24直接插入DN50mm室内固定位置排水管23预留接口内,两管插接后,管壁间出现16mm的缝隙用环氧胶泥27封阻的办法固定两管的连接。图7所示的方法在实际安装操作过程难度较大,特别是缝隙底部无支撑,胶泥容易滑落入下水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封堵固定后,当再次需要更换下水管或通透下水管堵塞时,需要拆卸,非常繁琐,而且容易损坏排水管接口影响再次使用。此外,大部分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在安装更换下水管时,仅仅是将DN32mm下水管直接插入DN50mm排水管中,任其排水管道中的臭味从其管壁间缝隙溢入室内。对于臭气溢入室内的原有处理方式是以存水湾的型式实现。而目前塑料软管基本替代了硬制塑料存水湾,因部分软管无存水湾功能或对能形成存水湾的软管使用不当,排水管道臭味仍然由下水管道溢入室内。此外,目前,针对管道堵塞的问题,社会产生了专业的疏通下水道的新兴行业,且队伍日益壮大,可见下水道堵塞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比较频繁的麻烦事,虽然人们采用了很多控制办法,但目前仍有增无减,特别是老旧住宅,这种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排水管连接件,通过在连接件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隔板形成储水室以水封的方式解决了排水管中臭气外溢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过滤网解决了由于排水中有头发、棉絮等杂物造成的排水管堵塞的问题;也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解决阻臭、防堵成本高、实施操作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构造了一种排水管连接件,包括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分隔入水口和出水口上端固定封闭的第一封堵隔板;出水口边缘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固定封闭的第二封堵隔板;入水口下部由侧壁、底板以及第二封堵隔板隔制成储水室;第一封堵隔板下端与储水室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封堵隔板之间固定有过滤网;第一封堵隔板与过滤网之间的连接面低于第二封堵隔板的上端面。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在于,入水口设置有下水管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为本技术连接件端部的外螺纹及开口螺母单元。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还在于,入水口直接或插接下水管。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还在于,出水口设置有用于连接排水管的插接口;插接口包括插接壁和插接壁上端的台阶帽。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还在于,储水室由过滤网隔成沉渣室;沉渣室底部设置有除渣口;除渣口下部的端口部位连接有封闭端盖。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还在于,在第二封堵隔板的开口处,设置有一端铰连于第一封堵隔板上部、另一端活动搭接第二封堵隔板上端的起闭式防臭盖。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其进一步特点或改进还在于,出水口与所述入水口之间连接件体的形状为圆管形或半圆形或长方形或椭圆柱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适用于日常生活民用污水排放的管线施工中。通过设置过滤网有效的防止排水管堵塞,便于清理污水中的渣滓;通过设置水封及起闭式防臭盖有效的防止排水管中臭气的外溢。总体而言,本技术的排水管连接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简便快速地拆装,从而改变了民用洁具下水管与室内排水管预留口实施对接的繁琐操作。另外在外形设计上实现了即可将防臭防堵箱嵌入排水口下使用,也可以在排水口地面上使用的两种形式,达到节省空间、有效利用空间以及美化室内环境地目的。本连接件经过试用,其效果明显,实现了设计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如能推广使用它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为人们创造整洁而清新的生活环境,本连接件设计构思独特结构新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防止民用住宅气、水漏堵,安装连接管道简单快捷的一种新型排水用管件。同时该管件符合国家对卫生洁具下水管材及室内排水管标准规范的管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结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下水管与排水管连接的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洗脸盆下水管与排水管连接的施工方式。图中包括埋于地面内的排水管23及插接于排水管23内部的下水管24,并在管壁间缝隙用环氧胶泥27封阻的办法固定两管的连接。本技术排水管连接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入水口7和出水口8,;其中入水口7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水管的圆形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可以采用入水口7处的外螺纹1的形式,也可采用直接插接于下水管的插接圆管实现。或者,入水口7还可以直接连接下水管,使本连接件与下水管成为一个整体结构。此外,本连接件还包括由管壁2构成的用于插接排水管的圆形插接口,管壁2上端内侧设置有台阶帽19,该台阶帽19在使用中起到有效阻止排水管臭气外溢的作用。上述插接口的位置即可以设置于管件的上端,也可位于中部,还可在管件下端设置。插接方式可插接于排水管内也可插于排水管外。如图1,结合图2说明,入水口7处设置有用于分隔入水口7和出水口8上端固定的第一封堵隔板10;而出水口8处设置有下端固定上端开口的第二封堵隔板20。由侧壁6、底板以及第二封堵隔板20隔制成的储水室5。图2中该储水室5成椭圆柱状;在排水使用过程中,上述储水室始终保持有水的状。为了阻止污水渣滓堵塞排水管,在第一封堵隔板10下端与储水室5的底板之间固定有过滤网9。同时,第一封堵隔板10与上述过滤网9的交接面必须低于第二封堵隔板20的上端面,以保证只有水满出储水室才会流向出水口。如图5所示,本连接件的使用状态,图中表示出储水室中的水体15、沉渣16,以及排水管13与本连接件的连接方式。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储水室5被隔离成沉渣室和出水室;沉渣室是由储水室5的侧壁6、第一封堵隔板10、第一封堵隔板10下端连接的滤网9以及部分底板封闭而成;而储水室5的剩余部分构成了出水室。此外,管壁2内上端的台阶帽19处还可设置密封垫圈21,进一步保证排水管与本连接件连接的密封性。附图3所示本技术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其与图1的区别在于在上述沉渣室底部设置有除渣口11;除渣口11下部的端口部位置有封闭端盖12,打开该端盖可方便的去除储水室5中沉淀的渣滓。而图1中的连接件当需要除渣时,只能将残渣由污水入水口倒出。而图3中,上述过滤网9设置于第一封堵隔板10中部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管连接件,包括入水口(7)和出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7)处设置有用于分隔所述入水口(7)和所述出水口(8)上端固定封闭的第一封堵隔板(10);所述出水口(8)边缘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固定封闭的第二封堵隔板(20);由侧壁(6)、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封堵隔板(20)隔制成储水室(5);所述第一封堵隔板(10)下端与所述储水室(5)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封堵隔板(20)之间固定有过滤网(9);所述第一封堵隔板(10)与所述过滤网(9)之间的交界面低于所述第二封堵隔板(20)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鹏姜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姜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