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强绪专利>正文

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59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属于重症病人固定器具领域。包括基础固定组件,基础固定组件包括呈圆环形的为开口的固定环片,固定环片的下端面粘帖有呈圆环形的粘胶层,固定环片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且为开口的箍环,固定环片上的开口和箍环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弯管固定组件,弯管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轨道的弯管导轨,弯管导轨的一端上具有至少一个分支轨道;其中,弯管导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箍环的外壁上,弯管导轨能够沿箍环外壁实现周向转动,箍环的两端具有箍紧机构,箍紧机构能够实现开口大小变化。本组件对引流管固定稳定,有利于弯管操作。

Clinical fixed components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inical fixation component for a critically ill pati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ixing appliances for critical patients. The basic fix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ring-shaped fixed ring with an opening, a ring-shaped viscose layer is pasted on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fixed ring, and a ring-shaped and open hoop ring is coaxial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fixed ring. The opening of the fixed ring corresponds to the opening position of the hoop ring. The elbow fixing assembly includes a elbow guide rail with a track, and one end of the elbow guide rail has at least one branch track; the other end of the elbow guide rail slides and connects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hoop ring, and the elbow guide rail can rotate circumferentially alo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hoop ring. The two ends of the hoop ring have a hoop mechanism and a hoop tightening machine. Th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change of opening size. This component is fixed and stable to the drainage tub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elb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
本技术属于重症病人固定器具领域,涉及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引流是癌症重症病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步骤,简单来说,引流即是引流管的一端插入病人体内积液区域,另一端连通积液袋。引流管的固定极其重要,目前的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胶带粘帖在皮肤上进行固定,且由于引流位置的不同,引流管需进行一定的弯折进行角度的转换,目前还是通过胶带进行弯管操作,同时通过胶带实现固定在出汗情况下效果很差,容易导致引流管发生脱离,目前虽然有各种优化形状的胶带,但依旧还是存在上述问题,综上所述,目前的引流管固定方式不成熟,引流管容易出现脱离现象,固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该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对引流管固定稳定,有利于弯管操作,解决了目前采用胶带固定方式不成熟,稳定性差,容易脱离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础固定组件,所述基础固定组件包括呈圆环形的为开口的固定环片,所述固定环片的下端面粘帖有呈圆环形的粘胶层,所述固定环片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且为开口的箍环,所述固定环片上的开口和所述箍环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弯管固定组件,所述弯管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轨道的弯管导轨,所述弯管导轨的一端上具有至少一个分支轨道;其中,所述弯管导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箍环的外壁上,所述弯管导轨能够沿所述箍环外壁实现周向转动,所述箍环的两端具有箍紧机构,所述箍紧机构能够实现开口大小变化。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弯管导轨包括为直道的直轨道,所述分支轨道为两条且均呈圆弧形,两分支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直轨道的一端为一体,两分支轨道和直轨道均为连通,所述直轨道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箍环外壁上。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分支轨道为二分之一圆。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分支轨道和直轨道的宽度相同且均为8mm-8.1mm,所述分支轨道和直轨道的高度也相同且均为8mm-8.1mm。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直轨道的另一端固连有呈长方形杆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直轨道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为呈T形的卡接部,所述箍环的外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环接槽,所述环接槽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卡入槽。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箍紧机构包括一对呈长方形的箍紧部,两箍紧部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箍环的一端为一体,两箍紧部分别位于开口的两侧,两箍紧部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环片的上端面为一体,两箍紧部上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箍紧机构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两螺纹孔内。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弯管导轨内底壁高于所述箍环的上端面。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固定环片除去箍环的厚度为1mm。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固定环片由聚乙烯制成。上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所述箍环正常内径为9mm-10mm,箍紧后的最小内径为8.2mm-9mm。现有技术相比,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具有以下优点:1、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对引流管固定稳定,有利于弯管操作。2、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通过箍紧的方式增强引流管的抗拉拽性能,通过弯管固定组件实现非皮肤贴合式引流管固定,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箍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中固定环片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固定环片;1a、箍环;1a1、环接槽;1a1a、卡入槽;1b、开口;1c、箍紧部;2、粘胶层;3、弯管导轨;3a、分支轨道;3b、直轨道;4、连接杆;4a、卡接部;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包括基础固定组件,基础固定组件包括呈圆环形的为开口1b的固定环片1,固定环片1的下端面粘帖有呈圆环形的粘胶层2,固定环片1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且为开口1b的箍环1a,固定环片1上的开口1b和箍环1a上的开口1b位置相对应;弯管固定组件,弯管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轨道的弯管导轨3,弯管导轨3的一端上具有至少一个分支轨道3a;其中,弯管导轨3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箍环1a的外壁上,弯管导轨3能够沿箍环1a外壁实现周向转动,箍环1a的两端具有箍紧机构,箍紧机构能够实现开口1b大小变化。本固定组件具体如下:当操作箍紧机构时,两开口1b能够实现同样的距离变化是因为两开口1b为同一向,为一体成型,不作赘述。引流管固定后,将固定环片1扳开使引流管套入箍环1a内,将粘胶层2上的膜纸撕下,使其粘帖在引流管周边皮肤上,然后通过箍紧机构对引流管进行箍紧,根据引流位置的不同以及积液袋位置的不同,将引流管通过弯管导轨3实现弯折导向,弯管导轨3能够实现周向转动,便于各个位置的弯管操作,满足不同的弯管需求,一般情况下引流管能够紧配合在弯管导轨3上,但实际上还是需通过胶带进行粘帖,该胶带不直接作用在病人的皮肤上,而是粘帖在弯管导轨3上,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本组件一般不进行更换,即便改变积液袋的位置,也只需将引流管进行重新弯管固定即可。本组件通过箍紧的方式增强引流管的抗拉拽性能,通过弯管固定组件实现非皮肤贴合式引流管固定,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弯管导轨3包括为直道的直轨道3b,分支轨道3a为两条且均呈圆弧形,两分支轨道3a的一端与直轨道3b的一端为一体,两分支轨道3a和直轨道3b均为连通,直轨道3b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箍环1a外壁上。弯管导轨3呈海鸥形,两分支导轨沿直轨道3b呈对称结构,通过该种结构实现引流管的双向固定。使弯管导管转动至任意角度均具有两种选择,操作方便。分支轨道3a为二分之一圆。分支轨道3a和直轨道3b的宽度相同且均为8mm-8.1mm,分支轨道3a和直轨道3b的高度也相同且均为8mm-8.1mm。直轨道3b的另一端固连有呈长方形杆状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固连在直轨道3b上,连接杆4的另一端为呈T形的卡接部4a,箍环1a的外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环接槽1a1,环接槽1a1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卡入槽1a1a。卡接部4a上的两端位于卡入槽1a1a内,实现直轨道3b和箍环1a的转动连接。箍紧机构包括一对呈长方形的箍紧部1c,两箍紧部1c的一侧分别与箍环1a的一端为一体,两箍紧部1c分别位于开口1b的两侧,两箍紧部1c的底部与固定环片1的上端面为一体,两箍紧部1c上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箍紧机构还包括螺钉5,螺钉5螺纹连接在两螺纹孔内。通过螺纹的形式实现箍环1a的箍紧,在初始套设时,螺钉5脱离两螺纹孔。弯管导轨3内底壁高于箍环1a的上端面。使引流管能够更好的卡在弯管导轨3内。固定环片1除去箍环1a的厚度为1mm。固定环片1由聚乙烯制成。该种材料和厚度的固定环片1能够较好的实现扳开弯曲。箍环1a正常内径为9mm-10mm,箍紧后的最小内径为8.2mm-9mm。最小内径与一般引流管的外径相匹配。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础固定组件,所述基础固定组件包括呈圆环形的为开口的固定环片,所述固定环片的下端面粘帖有呈圆环形的粘胶层,所述固定环片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且为开口的箍环,所述固定环片上的开口和所述箍环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弯管固定组件,所述弯管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轨道的弯管导轨,所述弯管导轨的一端上具有至少一个分支轨道;其中,所述弯管导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箍环的外壁上,所述弯管导轨能够沿所述箍环外壁实现周向转动,所述箍环的两端具有箍紧机构,所述箍紧机构能够实现开口大小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础固定组件,所述基础固定组件包括呈圆环形的为开口的固定环片,所述固定环片的下端面粘帖有呈圆环形的粘胶层,所述固定环片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呈圆环形的且为开口的箍环,所述固定环片上的开口和所述箍环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弯管固定组件,所述弯管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轨道的弯管导轨,所述弯管导轨的一端上具有至少一个分支轨道;其中,所述弯管导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箍环的外壁上,所述弯管导轨能够沿所述箍环外壁实现周向转动,所述箍环的两端具有箍紧机构,所述箍紧机构能够实现开口大小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导轨包括为直道的直轨道,所述分支轨道为两条且均呈圆弧形,两分支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直轨道的一端为一体,两分支轨道和直轨道均为连通,所述直轨道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箍环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轨道为二分之一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临床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轨道和直轨道的宽度相同且均为8mm-8.1mm,所述分支轨道和直轨道的高度也相同且均为8mm-8.1mm。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绪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强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