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车辆用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9855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29
即使在电源失效、车辆停止后,也使致动器进行重要的动作。第一蓄电装置通过交流发电机来充电。第二蓄电装置通过与车辆的行驶联动地发电的发电机来充电。第一供电路径从第一蓄电装置向致动器供电,第二供电路径从第二蓄电装置向致动器供电。第一开关设在第一供电路径上,第二开关设在第二供电路径上。第三供电路径从第一蓄电装置向控制用负载供电,第四供电路径从第二蓄电装置向控制用负载供电。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通断通过控制负载来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车辆用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车辆用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搭载于车辆的负载(以下,称为“车载用负载”)的电动化不断发展。为了提高例如居住性和设计性,存在驻车制动和驻车锁止(驻车挡的变速杆的固定)这样的功能也进行电动化的情况。为了将车辆的停止状态固定为安全,这些驻车制动和驻车锁止的功能是必须的,但在这些功能被电动化的情况下,用于维持这些功能的电力供给(以下也称为“供电”)应当进行维持。即,谋求用于在电源失效时也实现这些功能的供电。从该观点出发,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供一种技术:检测电源的充电不足,在达到使驻车锁止进行动作所需的最低电压前且成为能够将变速杆挂入驻车挡的车速时,使用剩余的电力将变速杆挂入驻车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921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可设想向车载负载供电的电源充电不足的情况,以及因例如电池内部的短路等而完全失效的情况。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提出的方法,则在该情况下不能维持供电。此外,还期望通过用户的操作将变速杆挂入驻车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即使在电源失效、车辆停止后也能够使控制用负载、致动器动作,使致动器进行重要的动作例如使变速杆挂入驻车挡。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向搭载于车辆的致动器以及控制用负载供给电源。该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具备:交流发电机;第一蓄电装置,通过所述交流发电机来充电;发电机,与所述车辆的行驶联动地发电;第二蓄电装置,通过所述发电机来充电;充电路径,用于从所述发电机向所述第二蓄电装置的充电;第一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二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三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四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一开关,设在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上;及第二开关,设在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上。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通过所述控制用负载来控制。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一方式中,还具备设于所述充电路径的整流电路。所述发电机是交流发电机,所述整流电路对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进行整流而输入到所述第二蓄电装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二蓄电装置是蓄电池。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三方式中,还具备设于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之间的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对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变压而输入到所述第二蓄电装置。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还具备设于所述第二供电路径及所述第四供电路径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之间的DC/DC转换器。所述第二蓄电装置是电容器。所述DC/DC转换器对所述第二蓄电装置输出的电压进行变压而向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以及所述第四供电路径供给。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一~第五方式任一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失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成为非导通。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为,在第六方式中,所述车辆的车速在达到预定的阈值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第八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具备第一~第七方式中任一方式和所述致动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一方式,即使第一蓄电装置失效,通过第二蓄电装置也能够向控制用负载以及致动器中的任一方供电。并且,由于第二蓄电装置通过与车辆的行驶联动地发电的发电机来充电,因此即使例如第一蓄电装置的失效是因短路引起的且交流发电机不能发挥功能的情况,向第二蓄电装置的充电也被维持。由此,即使在电源失效、车辆停止后,也能够使控制用负载或致动器动作,能够使致动器进行重要的动作例如使变速杆挂入驻车挡。根据第二方式,即使发电机是交流发电机也能够对第二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根据第三方式,从第二蓄电装置放出稳定的电压。根据第四方式,能够以适合于作为第二蓄电装置的蓄电池的充电的电压,对第二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根据第五方式,即使作为第二蓄电装置的电容器的电压依赖于其放电而降低,也能够以适合于负载或致动器的电压对它们供电。根据第六方式,从第一蓄电装置的失效起第二蓄电装置通过第一开关而被切断。根据第七方式,能够在车辆的车速达到预定的阈值时使致动器动作,能够使致动器进行重要的动作例如使变速杆挂入驻车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的框图。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的框图。图3是表示成为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技术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前,尽管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但说明应当与该实施方式比较的技术(比较例)。图3是表示成为比较例的技术的框图。第一蓄电装置1能够经由电源主干线70借助交流发电机(图中标记为“ALT”)6来充电。第一蓄电装置1承担使用于使发动机(图示省略)起动的启动键(图中标记为“ST”)8驱动的功能,并且承担经由电源主干线70向其他结构要素供电的功能。根据该功能,在第一蓄电装置1中追求采用例如铅电池(图中标记为“PbBAT”)。在电源主干线70上经由继电器箱5连接有作为负载的线控换挡用ECU(图中标记为“SBWECU”;ECU(意为电子控制单元)312、网关(图中标记为“G/W”)322、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用ECU(图中标记为“EFIECU”)332以及致动器4(例如线控换挡用的电动机;图中标记为“SBWMTR”)。线控换挡用ECU312与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用ECU332能够经由网关322相互通信。图中以双重线示出该通信。在比较例中为了即使第一蓄电装置1失效也维持向致动器4的供电,设置有第二蓄电装置200。线控换挡用ECU312、网关322、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用ECU332分别经由电源支线21、22、23,与第二蓄电装置200也连接。电源主干线20与第二蓄电装置200连接。电源支线21、22、23与电源主干线20连接。在电源支线21、22、23分别设有保险丝。这些保险丝和电源主干线20的一部分被设置于继电器箱10。具体而言,线控换挡用ECU312经由二极管对311而连接于电源支线21、71;网关322经由二极管对321而连接于电源支线22、72;电子控制式燃料喷射用ECU332经由二极管对331而连接于电源支线23、73。在电源支线71、72、73分别设有保险丝71f、72f、73f。电源支线71、72、73均经由电源主干线70而连接于第一蓄电装置1。保险丝71f、72f、73f内置于继电器箱5。第二蓄电装置200经由保险丝2f和开关207而连接于电源主干线70。开关207设于继电器箱10,保险丝2f设于开关207与电源主干线70之间。在通过例如再生动作时的交流发电机6的发电而向第二蓄电装置200充电时打开(导通)开关207。由于要适合该充电,所以作为第二蓄电装置200,优选采用锂电池(图中标记为“Li+BAT”)或者镍氢电池或者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容器。二极管对311具有一对二极管,它们的阴极共用并与线控换挡用ECU312的供电端连接。它们的阳极分别与保险丝71f和电源支线21连接。二极管对311和线控换挡用EC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向搭载于车辆的致动器以及控制用负载供给电源,所述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具备:交流发电机;第一蓄电装置,通过所述交流发电机来充电;发电机,与所述车辆的行驶联动地发电;第二蓄电装置,通过所述发电机来充电;充电路径,用于从所述发电机向所述第二蓄电装置的充电;第一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二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三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四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一开关,设在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上;及第二开关,设在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上,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通过所述控制用负载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16 JP 2016-0521951.一种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向搭载于车辆的致动器以及控制用负载供给电源,所述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具备:交流发电机;第一蓄电装置,通过所述交流发电机来充电;发电机,与所述车辆的行驶联动地发电;第二蓄电装置,通过所述发电机来充电;充电路径,用于从所述发电机向所述第二蓄电装置的充电;第一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二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向所述致动器进行供电;第三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一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四供电路径,从所述第二蓄电装置对所述控制用负载进行供电;第一开关,设在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上;及第二开关,设在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上,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通过所述控制用负载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其中,所述车辆用电源供给系统还具备设于所述充电路径的整流电路,所述发电机是交流发电机,所述整流电路对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进行整流而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肥田善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