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结构、电主轴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52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缸结构、电主轴和机床,其中,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前活塞和后活塞,气缸分隔件将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前推杆,前活塞本体位于前腔室内;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后推杆与前活塞本体相连接,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贯穿气缸后盖的进气孔,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后推杆的且与进气孔连通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之间设置一气缸分隔件进而把气缸结构分隔为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前活塞和后活塞,使得压缩气体同时作用于前活塞和后活塞,极大的增加了气缸的推力。

Cylinder structure, motorized spindle and machin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er structure, an electric spindle and a machine tool, in which the cylinder structure includes a cylinder front cover and a cylinder back cover, and the cylinder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cylinder separator, a front piston and a rear piston. The cylinder separator divides the cylinder structure into a front chamber and a rear chamber; the front piston includes a front piston body and a front push rod, and the front piston is active. The plug body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chamber; the rear piston consists of a rear piston body and a rear push rod extending outwar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back piston body. The back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iston body. An air intake hole through the back cover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ck cover of the cylinder, and a back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back piston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take hole. Through second hole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vides the cylinder structure into two chambers by installing a cylinder separator between the front head and the back head of the cylinder. The front piston and the rear piston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two chambers, so that the compressed gas acts simultaneously on the front piston and the rear piston, thus greatly increasing the thrust of th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结构、电主轴及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的电主轴
,特别涉及一种气缸结构、电主轴和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机床电主轴的性能及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换刀的速度已成为衡量高速切削加工中心的一项重要指标。自动松拉刀装置是电主轴系统中关键部件,成为高速切削行业研究的热点,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启动与停止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传统的机床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多采用单气缸或液压缸进行控制,与液压缸相比,气压传动以空气为介质来源简单、无污染且安装维护成本低廉,但单气缸常常存在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增加动力,一般会采用增大气缸直径来增大推力,但是如此会使得气缸的体积较大,而使气缸的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结构,旨在解决单气缸的推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位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后盖之间,以将所述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前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前推杆,所述前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气缸前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过孔,所述前推杆穿入所述过孔;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所述后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气缸分隔件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前活塞本体相连接,且所述后推杆位于所述前推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后推杆的第二通孔,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前活塞本体和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优选的,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还设置有一气缸环,所述气缸环与所述气缸前盖以及所述气缸分隔件围合形成所述前腔室,所述气缸分隔件包括分隔件本体和沿所述分隔件本体的周边向后凸设延伸的凸环,所述分隔件本体与所述凸环以及所述气缸后盖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室。优选地,所述气缸后盖上的周边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贯穿所述凸环,所述气缸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的沉孔,所述气缸环的内壁上且靠近所述气缸前盖处开设有与所述沉孔和所述前腔室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所述凸环的内壁与所述分隔件本体的后端面的相交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后腔室连通的第三排气孔。优选地,所述后活塞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后活塞上沿环形轨迹间隔排布。优选地,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气缸前盖朝向所述前活塞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弹性件安装的容纳槽。优选地,所述后活塞与所述前活塞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气缸后盖朝向所述后活塞本体的表面中部凹陷形成有一沉槽,所述进气孔从所述沉槽的槽底贯穿所述气缸前盖。优选地,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的周边,形成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凹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主轴,所述电主轴包括气缸结构,所述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前活塞和后活塞,所述气缸分隔件位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后盖之间,以将所述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前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前推杆,所述前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气缸前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过孔,所述前推杆穿入所述过孔;所述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所述后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气缸分隔件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前活塞本体相连接,且所述后推杆位于所述前推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后推杆的第二通孔,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前活塞本体和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机床,所述机床包括电主轴,所述电主轴包括气缸结构,所述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前活塞和后活塞,所述气缸分隔件位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后盖之间,以将所述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所述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前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前推杆,所述前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气缸前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过孔,所述前推杆穿入所述过孔;所述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所述后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气缸分隔件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前活塞本体相连接,且所述后推杆位于所述前推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后推杆的第二通孔,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前活塞本体和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机床为立式加工中心机床或雕铣机床。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之间设置一气缸分隔件进而把气缸结构分隔为两个腔室,在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前活塞和后活塞,使得压缩气体同时作用于前活塞和后活塞,极大的增加了气缸的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缸结构一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气缸前盖、气缸分隔件与气缸后盖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气缸前盖、气缸分隔件与气缸后盖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气缸前盖、气缸分隔件与气缸后盖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1中气缸前盖、气缸分隔件与气缸后盖的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1中气缸分隔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气缸前盖110过孔120容纳槽200气缸后盖210进气孔220第一排气孔230沉槽300气缸分隔件310第一通孔320分隔件本体330凸环400前腔室500后腔室600前活塞610前活塞本体620前推杆700后活塞710后活塞本体711第一通孔712凹环720后推杆800气缸环810沉孔820第二排气孔900弹性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位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后盖之间,以将所述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前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前推杆,所述前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气缸前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过孔,所述前推杆穿入所述过孔;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所述后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气缸分隔件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前活塞本体相连接,且所述后推杆位于所述前推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后推杆的第二通孔,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前活塞本体和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结构,包括气缸前盖和气缸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结构还包括:气缸分隔件,位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后盖之间,以将所述气缸结构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前活塞,包括前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前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前推杆,所述前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气缸前盖的中部开设有一过孔,所述前推杆穿入所述过孔;后活塞,包括后活塞本体和自所述后活塞本体中部向外凸设延伸的后推杆,所述后活塞本体位于所述后腔室内,所述气缸分隔件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前活塞本体相连接,且所述后推杆位于所述前推杆的正后方,所述气缸后盖中部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后活塞本体的后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后推杆的第二通孔,使得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前活塞本体和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前盖与所述气缸分隔件之间还设置有一气缸环,所述气缸环与所述气缸前盖以及所述气缸分隔件围合形成所述前腔室,所述气缸分隔件包括分隔件本体和沿所述分隔件本体的周边向后凸设延伸的凸环,所述分隔件本体与所述凸环以及所述气缸后盖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速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