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贻凡专利>正文

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96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2:56
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集虫瓶和漏斗座,漏斗座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的下端连接集虫瓶,漏斗座上方设有诱虫灯,由于诱虫灯设置在漏斗座的上方,诱虫灯发出的光线没有被其它物体所阻挡,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更多的飞虫前来;该结构设在诱虫灯的下面,飞虫在自重的作用力下,容易往下掉落到漏斗座内。

Automatic separation and pest killing device for harmful insects

Beneficial insect automatic separating insect exterminator, including collecting bottle and funnel seat, funnel seat is placed vertically, opening at both ends, the cross section of funnel seat i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lower end of funnel seat is connected with collecting bottle, and there is a trap lamp above funnel seat. As trap lamp is located above funnel seat, the light emitted by trap lamp is absent. Blocked by other objects, it can attract more flying insects to the maximum extent; the structure is set under the trap lamp, flying insects are easy to fall into the funnel seat under the action of self-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
本技术涉及物理灭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物理灭虫器。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杀虫灯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杀虫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采用对害虫有极强引诱作用的光源,用捕杀的方式,有效控制试验区的害虫数量,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告号为CN201220011928.6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益害昆虫分离扇吸式捕虫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诱虫灯灯体和集虫瓶,灯体为大弧形整体结构,内衬钢板,灯体一端开口安装吸虫风扇和诱虫灯。然而,上述的益害昆虫分离扇吸式捕虫器的诱虫灯安装在灯体一端的斜下方,其散发的光线由于部分被灯体阻挡而导致无法吸引更多的飞虫;另外,由于吸风扇的吸力是斜向上方向,而飞虫向下的自重抵消了吸虫风扇的一部分的吸力,因此较大的飞虫被吸引到诱虫灯附近时有可能挣扎逃逸出吸虫风扇的吸力范围,使得灭虫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其能够使诱虫灯更大范围地暴露在诱虫装置以外以更好地吸引飞虫,并且能够增加负压吸引装置的吸力以增强吸虫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集虫瓶和漏斗座,漏斗座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的下端连接集虫瓶,漏斗座的上方设有诱虫灯。进一步,漏斗座包括座身,漏斗座的座身设有若干个排风孔。进一步,集虫瓶设有通风百叶窗,集虫瓶的顶部设有平衡逃生天窗,集虫瓶内套接有透明的分离瓶,分离瓶的瓶体上设有若干个分离孔,分离瓶与集虫瓶之间留有供益虫逃生的通道。进一步,分离瓶和集虫瓶底部设有自动控制平衡板,自动控制平衡板的一侧铰接于集虫瓶,自动控制平衡板的铰接轴处设有以铰接轴为平衡支撑的配重块。进一步,配重块可支撑自动控制平衡板的重量为1.0kg。进一步,分离瓶设有安装座,自动控制平衡板安装于安装座。进一步,诱虫灯的上方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控制装置和蓄电池。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集虫瓶和漏斗座,漏斗座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的下端连接集虫瓶,漏斗座上方设有诱虫灯,由于诱虫灯设置在漏斗座的上方,诱虫灯发出的光线没有被其它物体所阻挡,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更多的飞虫前来;该结构设在诱虫灯的下面,飞虫在自重的作用力下,容易往下掉落到漏斗座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的自动控制平衡板和安装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的分离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包括有:1—漏斗座、11—排风孔、10—诱虫灯;2—集虫瓶、21—通风百叶窗、22—平衡逃生天窗;3—分离瓶、31—分离孔、32—益虫逃生通道;4—自动控制平衡板、41—安装座、42—铰接轴、43—配重块;5—太阳能发电板;6—控制装置;7—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漏斗座1和集虫瓶2,漏斗座1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1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1的座身设有若干个排风孔11。漏斗座1的下端连接集虫瓶2,漏斗座1上方设有诱虫灯10。当飞虫被诱虫灯10吸引到漏斗座1上方时,长时间后在自重作用下会掉落到集虫瓶2里。如图3所示,集虫瓶2设有通风百叶窗21,集虫瓶2的顶部设有平衡逃生天窗22,集虫瓶2为透明材质制成的集虫瓶2,集虫瓶2内套接有透明的分离瓶3,分离瓶3的瓶体上设有若干分离孔31,分离瓶3与集虫瓶2之间留有供益虫逃生的通道,分离瓶3和集虫瓶2底部设有自动控制平衡板4,自动控制平衡板4的一侧铰接于集虫瓶2,自动控制平衡板4的铰接轴42处设有以铰接轴42为平衡支撑的配重块43。本灭虫器既可以固接于灯杆9上,也可以固定于树干等现有的柱状物上。如图2、图3所示,分离瓶3的外部设有螺旋状的益虫逃生通道32,沿益虫逃生通道32,分离瓶3的侧壁设有若干个供益虫钻出的分离孔31。当益虫被误吸入分离瓶3时,由于虫子的趋光性,诱虫灯10的灯光穿过透明的集虫瓶2和分离瓶3,益虫在灯光的吸引下,可以从任意一个分离孔31钻出到分离瓶3外侧的螺旋状的益虫逃生通道32上,并沿螺旋状的益虫逃生通道32螺旋向上爬直到钻出平衡逃生天窗22。分离瓶3设有安装座41,自动控制平衡板4安装于安装座41,配重块43可支撑自动控制平衡板4的重量为1.0kg。当集虫瓶2内的虫子尸体重量达到1.0kg,自动控制平衡板4会开启,将虫子尸体倒出,然后自动关闭。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电源采用市电电源供电或者太阳能供电电源,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电源由光控、时控和雨控开关连接控制。如图1所示,诱虫灯10的上方设有太阳能发电板5、控制装置6和蓄电池。该装置可以固接于灯杆7上。便于在农田、林地等地方使用。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集虫瓶和漏斗座,其特征在于:漏斗座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的下端连接集虫瓶,漏斗座的上方设有诱虫灯。

【技术特征摘要】
1.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包括集虫瓶和漏斗座,其特征在于:漏斗座竖直放置,两端开口,漏斗座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漏斗座的下端连接集虫瓶,漏斗座的上方设有诱虫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漏斗座包括座身,漏斗座的座身设有若干个排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害昆虫自动分离灭虫器,其特征在于:集虫瓶设有通风百叶窗,集虫瓶的顶部设有平衡逃生天窗,集虫瓶内套接有透明的分离瓶,分离瓶的瓶体上设有若干个分离孔,分离瓶与集虫瓶之间留有供益虫逃生的通道。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贻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贻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