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包括:旋转装置、接闪球、接闪针;旋转装置设置在安装台的上端,且旋转装置与安装台通过轴承底座相连接;连接板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上侧,且连接板与旋转装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杆设置在连接板的上侧,且支撑杆与连接板通过法兰相连接;接闪球设置在支撑杆的上侧,且接闪球与支撑杆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接闪针设置在接闪球的上侧,且接闪针与接闪球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防雷装置的高度调节方便、安装牢固,风力驱动旋转性能好、接闪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装置
,尤其涉及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
技术介绍
闪电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常见的的自然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其强大的电压及电流极易击毁基建设施且对生物造成伤害;为了避免雷暴闪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各种用于防雷击的避雷装置应之而生,但是现有的避雷装置有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的楼顶避雷装置多为依靠单根支撑杆进行安装,其安装高低调节不方便,且其牢固性较差;2.现有的避雷装置多为通过法兰固定于楼顶面为固定设置,接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楼顶避雷装置多为依靠单根支撑杆进行安装,其安装高低调节不方便,且其牢固性较差;避雷装置通过法兰固定于楼顶面,其为固定设置,接闪效果较差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包括:支撑架、安装台、连接法兰、旋转装置、连接板、支撑杆、接闪球、接闪针、侧针、骨架、固定板、叶片;所述支撑架为塔架状结构;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且安装台与支撑架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安装台的上端,且旋转装置与安装台通过轴承底座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上侧,且连接板与旋转装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连接板的上侧,且支撑杆与连接板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接闪球设置在支撑杆的上侧,且接闪球与支撑杆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接闪针设置在接闪球的上侧,且接闪针与接闪球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侧针设置在接闪球的周部,且侧针与接闪球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骨架设置在固定板的下侧,且骨架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骨架的侧部,且叶片与骨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支撑架俯视结构呈三角状,且支撑架呈上下分段式设置,支撑架各段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安装台呈矩形状,且安装台的中部设置有一处沉孔,安装台中部沉孔内侧的上半部镶嵌有与旋转装置相配合的轴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骨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处固定板,且旋转装置下端的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一处与安装台内部轴承相配合的凸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骨架中部为空心圆轴,且骨架中部圆轴的周部设置有若干矩形状的连接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连接板为矩形状结构,且连接板的上侧焊接有一处圆柱,连接板上侧的圆柱顶端焊接一处法兰,连接板及连接板上侧的圆柱、法兰中部均设置有通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所述叶片呈半圆状,且叶片的内部设置有网格状的隔离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通过设置分段结构的支撑架,根据需求增减支撑架的段数,使该防雷器的高度可自由调节,且安装牢固。2、本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通过在避雷装置的上侧设置旋转装置,使该防雷器能够进行旋转,扩大了接闪针及侧针的接闪面积,提升了接闪效果。3、技术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通过设置半圆状的叶片,且在叶片内设置网格状的隔板,使该装置能够承接任意方向的风进行旋转,接闪效果较好。4、本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防雷装置的高度调节方便、安装牢固,接闪面积大、接闪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装置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点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安装台2、连接法兰3、旋转装置4、连接板5、支撑杆6、接闪球7、接闪针8、侧针9、骨架401、固定板402、叶片4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技术方案: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包括:支撑架1、安装台2、连接法兰3、旋转装置4、连接板5、支撑杆6、接闪球7、接闪针8、侧针9、骨架401、固定板402、叶片403;支撑架为塔架状结构;安装台2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且安装台2与支撑架1通过连接法兰3相连接;旋转装置4设置在安装台2的上端,且旋转装置4与安装台2通过轴承底座相连接;连接板5设置在旋转装置4的上侧,且连接板5与旋转装置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杆6设置在连接板5的上侧,且支撑杆6与连接板5通过法兰相连接;接闪球7设置在支撑杆6的上侧,且接闪球7与支撑杆6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接闪针8设置在接闪球7的上侧,且接闪针8与接闪球7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侧针9设置在接闪球7的周部,且侧针9与接闪球7为一体式结构;骨架401设置在固定板402的下侧,且骨架401与固定板40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叶片403设置在骨架401的侧部,且叶片403与骨架40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具体的,支撑架1俯视结构呈三角状,且支撑架1呈上下分段式设置,支撑架1各段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便于防雷装置的高度调节,且增加防雷装置的牢固定。具体的,安装台2呈矩形状,且安装台2的中部设置有一处沉孔,安装台2中部沉孔内侧的上半部镶嵌有与旋转装置4相配合的轴承,用于旋转装置的转动。具体的,骨架40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处固定板402,且旋转装置4下端的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一处与安装台2内部轴承相配合的凸轴,用于旋转装置的转动。具体的,骨架401中部为空心圆轴,且骨架401中部圆轴的周部设置有若干矩形状的连接板,用于安装叶片。具体的,连接板5为矩形状结构,且连接板5的上侧焊接有一处圆柱,连接板5上侧的圆柱顶端焊接一处法兰,连接板5及连接板5上侧的圆柱、法兰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用于安装避雷装置内部导电线路。具体的,叶片403呈半圆状,且叶片403的内部设置有网格状的隔离板,用于风力驱动。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根据需求高度选择支撑架1的段数,并通过连接法兰3将各段支撑架1进行组装1将安装台2通过法兰安装至支撑架1的顶端,旋转装置4通过其底部的圆轴与安装台2顶端的轴承相连,连接板5焊接于旋转装置4的顶端,接闪球7、接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包括:支撑架(1)、安装台(2)、连接法兰(3)、旋转装置(4)、连接板(5)、支撑杆(6)、接闪球(7)、接闪针(8)、侧针(9)、骨架(401)、固定板(402)、叶片(40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塔架状结构;所述安装台(2)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且安装台(2)与支撑架(1)通过连接法兰(3)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4)设置在安装台(2)的上端,且旋转装置(4)与安装台(2)通过轴承底座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旋转装置(4)的上侧,且连接板(5)与旋转装置(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设置在连接板(5)的上侧,且支撑杆(6)与连接板(5)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接闪球(7)设置在支撑杆(6)的上侧,且接闪球(7)与支撑杆(6)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接闪针(8)设置在接闪球(7)的上侧,且接闪针(8)与接闪球(7)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侧针(9)设置在接闪球(7)的周部,且侧针(9)与接闪球(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骨架(401)设置在固定板(402)的下侧,且骨架(401)与固定板(40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403)设置在骨架(401)的侧部,且叶片(403)与骨架(40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高层的建筑屋面顶侧的自转动式的防雷器,包括:支撑架(1)、安装台(2)、连接法兰(3)、旋转装置(4)、连接板(5)、支撑杆(6)、接闪球(7)、接闪针(8)、侧针(9)、骨架(401)、固定板(402)、叶片(40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塔架状结构;所述安装台(2)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且安装台(2)与支撑架(1)通过连接法兰(3)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4)设置在安装台(2)的上端,且旋转装置(4)与安装台(2)通过轴承底座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旋转装置(4)的上侧,且连接板(5)与旋转装置(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设置在连接板(5)的上侧,且支撑杆(6)与连接板(5)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接闪球(7)设置在支撑杆(6)的上侧,且接闪球(7)与支撑杆(6)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接闪针(8)设置在接闪球(7)的上侧,且接闪针(8)与接闪球(7)通过球体卡箍相连接;所述侧针(9)设置在接闪球(7)的周部,且侧针(9)与接闪球(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骨架(401)设置在固定板(402)的下侧,且骨架(401)与固定板(40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叶片(403)设置在骨架(401)的侧部,且叶片(403)与骨架(40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杨向荣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