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59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进行维护管理作业的排水集水装置。排水集水装置(1)具有由多个主体组件(6、7、8)构成的排水装置主体(5)。在排水装置主体(5)的下游端口连接着流出组件(51),在流出组件(51)上连接着流出管。将立管(9)连接到从多个维护管理用开口(21、41)中选择出的维护管理用开口(41)上,在立管(9)的上端,安装与地板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的开闭盖。在其余的维护管理用开口(21、41)上安装盖体(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易于进行检查、清扫等维护管理作业的排水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如下的排水集水装置已广为人知(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即,在地板下敷设的排水装置主体的侧部形成的支管接口上,连接来自厨房、浴室、厕所等多个用水设备的排水管,在排水装置主体的上部形成清扫口,并在其上安装盖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6009号公报但是,例如,在将上述排水集水装置设置在公寓等集合住宅的地板下的情况下,当进行检查、清扫等维护作业时,就必须破坏下一楼层的天花板,或者打开预先设置在下一楼层天花板内的检查口,将盖体从清扫口取下,因此,出现了在其维护管理作业方面,必须花费非常大的劳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行检查、清扫等维护管理作业的排水集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具有:排水装置主体,其由多个主体组件构成,该主体组件具有维护管理用开口和支管接口;流出组件,其上游端口连接到该排水装置主体的下游端口,在其下游端口连接有流出管;立管,其下端连接到从上述排水装置主体的多个维护管理用开口中选择出的维护管理用开口,在其上端安装有用于开闭上端开口的开闭盖,该开闭盖与地板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以及盖体,其安装在未连接该立管的其余的维护管理用开口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中,还具有安装在不使用的支管接口上的封闭盖,该封闭盖具有:定位用卡合部,其用于与形成在上述支管接口上的定位用承卡部相卡合;防误装用卡合部,其用于与形成在上述支管接口上的防误装用承卡部相卡合;内端面部,在上述定位用卡合部和上述定位用承卡部相卡合并且在上述防误装用卡合部和上述防误装用承卡部相卡合的状态下,其与主体组件的内圆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中,具有安装在不使用的支管接口上的封闭盖,该封闭盖具有:防脱落用卡合部,其与形成在上述支管接口上的防脱落用承卡部相卡合;内端面部,其在该防脱落用卡合部和上述防脱落用承卡部相卡合的状态下,与主体组件的内圆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中,其维护管理用开口具有:管嵌接部分,其可嵌接立管的下端;盖螺合部分,其可将盖体螺合。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可以简单地将下端连接于排水装置主体的维护管理用开口的立管的上端开口开放,因此,检查、清扫等维护管理作业就容易进行。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容易地将封闭盖定位于支管接口,而且可以防止搞错封闭盖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使封闭盖的内端面部与主体组件的内圆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即使在施加排水压力的状态下,也不必担心封闭盖从支管接口上脱落,此外,由于在封闭盖的防脱落用卡合部与支管接口的防脱落用承卡部相卡合的状态下,封闭盖的内端面部与主体组件的内圆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因此,如果使防脱落用卡合部与防脱落用承卡部相互卡合的话,内圆周面中就不会有凹凸,可以通畅地进行排水。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维护管理用开口具有可嵌接立管下端的管嵌接部分,以及可将盖体螺合的盖螺合部分,因此,可以简单地将立-->管连接到所选择的维护管理用开口的管嵌接部分,并可以将盖体简单地安装到其余的维护管理用开口的盖螺合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集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同上的排水集水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同上的排水集水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2的V-V线的剖面图。图6是沿图2的VI-VI线的剖面图。图7是同上的排水集水装置的局部纵剖面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水集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体组件以及封闭盖的俯视图。图9是同上的封闭盖安装到主体组件过程中的俯视图。图10是同上的封闭盖安装到主体组件过程中的局部俯视图。图11是同上的封闭盖安装到主体组件后的局部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主体组件以及封闭盖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  …排水集水装置3  …地板表面5  …排水装置主体6  …作为主体组件的第1主体组件7  …作为主体组件的第2主体组件8  …作为主体组件的第3主体组件9  …立管9a …上端开口10 …盖体-->21、41  …维护管理用开口22、42  …管嵌接部分23、43  …盖螺合部分26、46  …支管接口28      …封闭盖29      …内端面部51      …流出组件56      …开闭盖61      …定位用承卡部62      …防误装用承卡部63      …定位用卡合部64      …防误装用卡合部81      …防脱落用承卡部82      …防脱落用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排水集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7中,1是排水集水装置,该排水集水装置1例如被设置在公寓楼等集合住宅建筑中的下一楼层的天花板表面2和室内地板表面3之间,接受来自厨房、浴室、厕所等多个用水设备(未图示)的排水,使其集流后流向流出管(未图示)。排水集水装置1具有细长的略呈筒状的排水装置主体5,该排水装置主体5放置在集合住宅中的下一楼层的天花板表面2上。排水装置主体5的结构具有多个、例如3个略呈圆筒状的主体组件,相邻的各主体组件之间相互嵌接,即,从上游到下游具有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第1主体组件6、第2主体组件7、和第3主体组件8。第1主体组件6为45°集流型,其具有略呈圆筒状的组件主体部11,组件主体部11的上游端口为流入口12,组件主体部11的扩径下游端口为流出口13。组件主体部11的下侧形成为与流出管相对应的圆弧状,组-->件主体部11的上侧形成为比流出管口径大的隆起式圆弧状,通过该形状,不易导致满管现象的发生,对于用水设备就难以产生过度的负压。在第1主体组件6的流入口12的外圆周面,嵌接有略呈圆筒状的流入组件15的下游端口,在流入组件15的上游端口的内圆周面,借助密封垫17安装有盖16,通过该盖16封闭流入组件15。流入组件15的结构具有:嵌接部18,其嵌接在流入口12的外圆周面;承口19,盖16嵌接在其内圆周面;以及连接部20,其连接嵌接部18与承口19。并且,在流入组件15的承口19的内圆周面,有时不是与盖16相嵌接,而是与流入管的下游端口相嵌接。在组件主体部11的上部,垂直一体地突设有略呈圆筒状的维护管理用开口21。维护管理用开口21的结构具有:管嵌接部分22,其略呈圆筒状,在其内圆周面上可以嵌接略呈圆筒状的立管9的下端;盖螺合部分23,其略呈圆筒状,并一体地连设在管嵌接部分22的上端,可以将盖体10螺合到其内圆周面。在盖螺合部分23的内圆周面,形成有螺纹槽24。进而,在第1主体组件6的维护管理用开口21的内圆周面,通过螺合,安装有用于封闭该维护管理用开口21的盖体10。即,盖体10被螺合到第1主体组件6的维护管理用开口21的盖螺合部分23的内圆周面,通过该盖体10,将维护管理用开口21封闭。在组件主体部11的两侧,与组件主体部11成45°倾斜的状态,一体地突设有略呈圆筒状的一对支管接口26。在支管接口26的顶端上部,设置有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水装置主体,其由多个主体组件构成,该主体组件具有维护管理用开口和支管接口;流出组件,其上游端口连接到该排水装置主体的下游端口,在其下游端口连接有流出管;立管,其下端连接到从所述排水装置主体的多个维护管理用开口中选择出的维护管理用开口,在其上端安装有用于开闭上端开口的开闭盖,该开闭盖与地板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盖体,其安装在未连接该立管的其余的维护管理用开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水装置主体,其由多个主体组件构成,该主体组件具有维护管理用开口和支管接口;流出组件,其上游端口连接到该排水装置主体的下游端口,在其下游端口连接有流出管;立管,其下端连接到从所述排水装置主体的多个维护管理用开口中选择出的维护管理用开口,在其上端安装有用于开闭上端开口的开闭盖,该开闭盖与地板表面大致位于同一面上;盖体,其安装在未连接该立管的其余的维护管理用开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封闭盖,其安装在不使用的支管接口上,该封闭盖具有:定位用卡合部,其用于与形成在所述支管接口上的定位用承卡部相卡合;防误装用卡合部,其用于与形成在所述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霜田直志鹿儿岛宣仁
申请(专利权)人:前泽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