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惰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14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惰轮,其包括轴承和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筒状带轮支撑圈,带轮支撑轮的外周面与带轮内侧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的内周面与轴承外侧过盈相配合,所述带轮支撑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所述带轮支撑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其厚度为带轮厚度的2/3。该惰轮能够在满足高载荷的同时,其重量、成本都比现有技术的钢质带轮有明显的优势,惰轮直径越大,优势越明显,并且生产工艺成熟,应用现有惰轮生产工艺即可生产。

Engine idler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engine, in particular to an engine idler wheel, which comprises bearings and pulley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a cylindrical pulley support ring,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ulley support wheel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ulley support ring,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ulley support ring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pulley support. The ring is made of aluminium alloy, and the supporting ring of the pulley is made of aluminium alloy, and its thickness is 2/3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pulley. The inert wheel can meet the high load at the same time, its weight and cost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steel belt pulley. The bigger the diameter of the inert wheel, the more obviou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mature.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process of inert wheel can be used to prod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惰轮
本技术涉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发动机惰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惰轮主要应用在发动机轮系中,改变皮带传递的走向、改变轮系中各带轮的包角、支撑整个轮系正常运行。它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水泵、压缩机、发电机等零件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发动机惰轮主要由轴承和带轮构成。轴承型号可以根据发动机惰轮受力选择,带轮材料一般也根据受力分析选择,如果带轮受力小,可以选择工程塑料,如果惰轮受力较大,塑料材料强度不满足要求,则选用钢质材料。但是,但是钢制材料重量较大、成本高,尤其是惰轮作为一个旋转运动零件,较大的重量意味着较大的转动惯量,会导致油耗的增加。为解决钢材重量大的问题,CN101839323A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张紧轮和惰轮的树脂皮带轮,改性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注塑在轴承的外圈上而成型,组合物由重量份为20%~40%增强纤维、重量份为4.5%~10.5%的添加剂和重量份为余量的聚苯硫醚树脂组成,其抗拉强度高、耐温冲击性强、热变形温度高、表面硬度高、吸水和吸油率极低、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尺寸稳定性;并具有突出的耐疲劳性能和抗蠕变性能,解决了高温高湿条件下及在粉尘泥沙环境中的皮带轮耐磨性问题;耐化学腐蚀性好,对大多酸、酯、酮、醛、酚及脂肪烃、芳香烃、氯代烃等稳定,对无机酸、碱、盐和氯化剂的抵抗性强。聚苯硫醚树脂皮带轮满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克服了现有树脂皮带轮使用工况的局限性。同时,CN205559731U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惰轮,包括一体锻造成型的轮轴座、外轮圈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整体呈圆环状且均匀设有多个通孔,其外周面与外轮圈内侧相连,内周面与轮轴座外侧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外轮圈的1/2~2/3,轮轴座的1/4~1/3;所述连接板外周面与外轮圈内侧结合处设有圆滑过渡面,所述连接板内周面与轮轴座外侧结合处设有过渡台阶面。通过合理设置通孔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惰轮重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发动机惰轮,该惰轮能够在满足高载荷的同时,其重量、成本都比现有技术的钢质带轮有明显的优势,惰轮直径越大,优势越明显,并且生产工艺成熟,应用现有惰轮生产工艺即可生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惰轮,包括轴承和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筒状带轮支撑圈,带轮支撑圈的外周面与带轮内侧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的内周面与轴承外侧过盈相配合,所述带轮支撑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其厚度为带轮厚度的2/3。上述惰轮的轴承是转动零件,承受径向载荷;带轮是圆筒形零件,其外周面直接与皮带接触,承受皮带对惰轮的径向载荷,对强度和硬度要求高,一般采用钢制材料;带轮支撑圈在带轮和轴承之间,且过盈配合,主要承受带轮传递的压应力,与轴承、带轮无相对运动,即可选择质轻、低成本和加工简单的轻质合金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带轮支撑圈的两环形端面分别设有与端面同心的环形减重槽。减重槽更加减轻了惰轮的整体重量,减少了油耗。进一步的,所述带轮呈圆筒状,其厚度小于3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添加了带轮支撑圈这一零件,其与带轮、轴承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替代了带轮与轴承接触的部分,使带轮的质量和体积都精简了,且带轮支撑圈采用了质轻、成本低、加工简单的铝合金材料,使得惰轮在能够满足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惰轮的整体质量,减少了油耗;2.本技术提供的惰轮结构简单,其中,带轮支撑圈和带轮均为圆筒状,采用传统惰轮的加工工艺即可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轴承、2-惰轮、3-带轮支撑圈、31-减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一种发动机惰轮,包括轴承1和带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筒状带轮支撑圈3,带轮支撑圈3的外周面与带轮2内侧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3的内周面与轴承1外侧过盈相配合,所述带轮支撑圈3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所述带轮2为厚度小于3cm圆筒状,所述带轮支撑圈3为一圆筒状,其厚度为带轮2厚度的2/3。其中,轴承1是转动零件,承受径向载荷;带轮2是圆筒形零件,其外周面直接与皮带接触,承受皮带对惰轮的径向载荷,对强度和硬度要求高,采用钢制材料;带轮支撑圈3在带轮2和轴承1之间,且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一起,主要承受带轮传递的压应力,与轴承1、带轮2无相对运动,即可选择质轻、低成本和加工简单的轻质合金材料(相同体积的铝合金比钢轻,并且铝合金比钢加工难度及成本更低)。所述带轮支撑圈3的两环形端面分别设有与端面同心的环形减重槽31,减重槽31更加减轻了惰轮的整体重量,减少了油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惰轮,包括轴承(1)和带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筒状带轮支撑圈(3),带轮支撑圈(3)的外周面与带轮(2)内侧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3)的内周面与轴承(1)外侧过盈相配合,所述带轮支撑圈(3)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其厚度为带轮(2)厚度的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惰轮,包括轴承(1)和带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圆筒状带轮支撑圈(3),带轮支撑圈(3)的外周面与带轮(2)内侧过盈配合,带轮支撑圈(3)的内周面与轴承(1)外侧过盈相配合,所述带轮支撑圈(3)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林刘进周捷庞春城刘伯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