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537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2‑6份、梨木灰5‑8份、氧化钡1‑2份、方解石10‑18份、烧滑石1‑3份、铜矿石2‑5份、黄长石30‑46份、氧化锌3‑7份;(3)施釉;(4)烧成,烧成温度1320‑1330℃。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科学合理的原料配比及控制烧成工艺,能够烧制出色泽对比鲜明,蝌蚪纹理清晰,蝌蚪纹规则,且蝌蚪游弋方向统一的蝌蚪纹釉,且制得的蝌蚪纹釉不易脱釉,工艺简单。

Preparation method of tadpole glaz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adpole pattern glaze,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of bottom glaze slurry; (2) preparation of surface glaze slurry: mixing a certain weight of surface glaze with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ball milling, and obtaining a 50 60% mass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glaze slurry. The surface glaze slurr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Prepared from: Suzhou soil 2 6, pear wood ash 5 8, barium oxide 1 2, calcite 10 18, burnt talc 1 3, copper ore 2 5, feldspar 30 46, zinc oxide 3 7; (3) glaze application; (4) firing, firing temperature 1320 1330.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produce tadpole pattern glaze with clear contrast, clear tadpole texture, regular tadpole pattern and uniform tadpole direction b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aw material ratio and controlled firing process, and the tadpole pattern glaze is not easy to unglaze, and the process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釉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它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战岚”的蓝天彩霞般“窑变”釉色而著称于世,创造了许多古代陶瓷工艺史上的典范作品。而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因釉料、釉层厚度和烧成温度等原因,会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比较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是蚯蚓走泥纹、冰片纹、菟丝纹、蝌蚪纹等等。其中蝌蚪纹是钧瓷的一种自然窑变纹饰,能够呈现出有如蝌蚪在釉层里游弋的画面,很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现有的用于制备蝌蚪纹的釉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蝌蚪纹纹理较乱或者纹理不清晰,大大降低了蝌蚪纹釉的美感和收藏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色泽对比鲜明,蝌蚪纹理清晰,蝌蚪纹规则,且蝌蚪游弋方向统一的蝌蚪纹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2-6份、梨木灰5-8份、氧化钡1-2份、方解石10-18份、烧滑石1-3份、铜矿石2-5份、黄长石30-46份、氧化锌3-7份;(3)施釉:①在素烧过的坯胎上施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底釉釉浆,形成底釉;②在底釉上再施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面釉釉浆,形成面釉;(4)烧成,烧成温度1320-1330℃。上述的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4份、梨木灰6.5份、氧化钡1.5份、方解石14份、烧滑石2份、铜矿石3.5份、黄长石38份、氧化锌5份。上述的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80-420℃;②氧化焰阶段: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40-960℃;③强还原焰阶段:在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990-1010℃;④弱还原焰阶段: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1180-1200℃;⑤中性烟阶段:在中性气氛下,使温度在4-6h均匀升至1320-1330℃;⑥冷却阶段:待保温结束,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本专利技术中面釉釉料中苏州土自带白色,具有较好的粘性,结合作用好,能够使釉层很薄,且可以防止釉面出现龟裂、崩剥的缺陷;梨木灰是褐色的粉体,主要用于形成褐色的蝌蚪纹;氧化钡是一种稳定剂和增色剂,能够控制釉料在熔融状态下的张力和增强面釉与底釉之间颜色的对比;方解石又称为钙石,主要是发挥溶剂的作用,能够增加釉的硬度、耐磨度和抗腐蚀性,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增加釉色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防治釉面龟裂和堆积;烧滑石的化学式为3MgO·4SiO2·H2O,在高温下是一种活性剂,可提高釉面的硬度、耐磨度和乳浊性,防止釉面的开裂;铜矿石是主要的着色剂,一般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在还原气氛下烧成,Fe2+、Fe3+、Cu+、Cu2+是主要的呈色离子;黄长石中含有钾、钠,具有助溶剂的作用,能够缩短烧成时间,增加钧瓷的透光度,提高坯体与釉层之间的结合力;氧化锌是一种助溶剂,能够降低釉的膨胀系数,提高热稳定性,增加釉面的光泽与白度,在扩大熔融范围的同时能够增加釉色的光彩。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方解石、烧滑石、铜矿石、黄长石均采购于禹州本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羽毛釉的制备方法,在面釉上施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釉釉浆,然后在1320-1330℃温度下烧制,能够烧制出色泽对比鲜明,蝌蚪纹理清晰,蝌蚪纹规则,且蝌蚪游弋方向统一的蝌蚪纹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釉原料中苏州土、方解石、烧滑石、黄长石是骨料,主要提供钾、钠、钙、硅的含量,铜矿石是着色剂,梨木灰能够形成褐色的蝌蚪纹,氧化钡是一种稳定剂和增色剂,能够控制釉料在熔融状态下的张力和增强面釉与底釉之间颜色的对比,能够使形成的褐色蝌蚪纹更清晰;氧化锌是一种助溶剂和助色剂,有助于釉的发色且能够使得釉面富有变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底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底釉釉浆;所述底釉可为青釉、红釉、蓝釉、白釉;(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2-6份、梨木灰5-8份、氧化钡1-2份、方解石10-18份、烧滑石1-3份、铜矿石2-5份、黄长石30-46份、氧化锌3-7份;(3)施釉:①在素烧过的坯胎上施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底釉釉浆,形成底釉;②在底釉上再施步骤(2)中制得的面釉釉浆,形成面釉;(4)烧成,烧成温度1320-1330℃。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装入匣钵后放入窑炉中,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80-420℃,在此过程中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②氧化焰阶段: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和窑顶天窗开放的程度,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40-960℃,在此过程中面釉层开始熔化,面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③强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40-960℃,关闭天窗,烟道匣门关闭或者半开放,使窑内处于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990-1010℃,此阶段面釉层进一步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④弱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90-1010℃后,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1180-1200℃,此阶段随着温度升高,釉层融化,面釉与底釉融合在一起,使釉面变平,釉层部分形成玻璃体状;⑤中性烟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1180-1200℃后,在中性气氛下,使温度在4-6h均匀升至1320-1330℃,在此过程中,釉层形成玻璃体状;⑥冷却阶段:待保温结束,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科学合理的原料配比及控制烧成工艺,能够烧制出色泽对比鲜明,蝌蚪纹理清晰,蝌蚪纹规则,且蝌蚪游弋方向统一的蝌蚪纹釉,且制得的蝌蚪纹釉不易脱釉,工艺简单。实施例2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底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所述底釉可为青釉、红釉、蓝釉、白釉;(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4份、梨木灰6.5份、氧化钡1.5份、方解石14份、烧滑石2份、铜矿石3.5份、黄长石38份、氧化锌5份;(3)施釉:①在素烧过的坯胎上施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底釉釉浆,形成底釉;②在底釉上再施步骤(2)中制得的面釉釉浆,形成面釉;(4)烧成,烧成温度1325℃。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装入匣钵后放入窑炉中,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使温度在2.5h均匀升至400℃,在此过程中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②氧化焰阶段: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和窑顶天窗开放的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2‑6份、梨木灰5‑8份、氧化钡1‑2份、方解石10‑18份、烧滑石1‑3份、铜矿石2‑5份、黄长石30‑46份、氧化锌3‑7份;(1)施釉:①在素烧过的坯胎上施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底釉釉浆,形成底釉;②在底釉上再施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面釉釉浆,形成面釉;(2)烧成,烧成温度1320‑13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底釉釉浆的制备;(2)面釉釉浆的制备:将一定重量份的面釉釉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0-60%的面釉釉浆,所述面釉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2-6份、梨木灰5-8份、氧化钡1-2份、方解石10-18份、烧滑石1-3份、铜矿石2-5份、黄长石30-46份、氧化锌3-7份;(1)施釉:①在素烧过的坯胎上施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底釉釉浆,形成底釉;②在底釉上再施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面釉釉浆,形成面釉;(2)烧成,烧成温度1320-13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纹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苏州土4份、梨木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土魂钧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