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32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叶绿素废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包括一级处理机构,一级处理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废液加料机构和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还依次连接转移泵和二级处理机构。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级处理机构,一级处理机构除去废液中的杂质,二级处理机构回收了废液中的残留叶绿素。一级处理机构通过旋转的罐体完成废液中杂质的汇集并除去;二级处理机构通过萃取加洗脱的方式,有效了实现了废液中叶绿素的提取,同时对处理后的废液做了集中处理收集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废液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对废液进行了再利用,有效的收集了残留叶绿素,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绿素废液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目前,常用的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法。其中,蒸馏剩余物、分离后,在抽取叶绿素的过程中,为将提取出来的叶绿素完全分离,往往将叶绿素的出料口高于溶液的接触界面,这样会使废水中带有大量的叶绿素,如直接排放则会导致大量叶绿素被浪费。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两级处理机构,一级处理机构除去废液中的杂质,二级处理机构回收了废液中的残留叶绿素。一级处理机构通过旋转的罐体完成废液中杂质的汇集并除去;二级处理机构通过萃取加洗脱的方式,有效了实现了废液中叶绿素的提取,同时对处理后的废液做了集中处理收集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废液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对废液进行了再利用,有效的收集了残留叶绿素,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收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包括一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废液加料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还依次连接转移泵和二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架设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连接升降缸;所述翻转架的一端设有翻转轴,另一端接触连接缓冲件;所述翻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翻转支架;所述缓冲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动座,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转动座;所述罐体上设有环轨,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转轮;所述转轮接触连接环轨;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翻转架上还固设用于驱动所述齿圈的转动电机;所述环轨为两个,且每个环轨接触连接两个转轮;所述罐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的内壁上还环设若干搅拌器;所述废液加料机构包括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顶部设有废液加料口和固料加料斗,底部设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对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加料罐内还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通过搅拌电机驱动,且二者之间连接转动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接料斗和暂存罐,所述接料斗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接料斗对接所述出料口,所述暂存罐连接所述转移泵;所述二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萃取罐,所述第一萃取罐的罐内设有萃取装置,灌顶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洗脱液进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转移泵;所述第一萃取罐的底部连接集液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加料罐的内壁上还均匀环设若干扰流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扰流筋数量为6~10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集液罐的顶部连接集液真空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转动电机还连接变频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齿圈设于两个环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进料口还设有集料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搅拌电机连接变频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固料加料斗内设有散料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所述缓冲件为缓冲弹簧或弹性橡胶垫。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级处理机构,一级处理机构除去废液中的杂质,二级处理机构回收了废液中的残留叶绿素。一级处理机构通过旋转的罐体完成废液中杂质的汇集并除去;二级处理机构通过萃取加洗脱的方式,有效了实现了废液中叶绿素的提取,同时对处理后的废液做了集中处理收集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废液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对废液进行了再利用,有效的收集了残留叶绿素,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收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架的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架的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翻转架的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液加料机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液加料机构与一级处理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二级处理机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二级处理机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一级处理机构,11-罐体,12-环轨,13-进料口,131-集料罩;14-出料口,15-转动座,16-齿圈,17-搅拌器,171-连接架,172-横杆,173-支杆;2-翻转架,21-固定座,22-转轮,23-齿轮,24-翻转轴;3-翻转支架,31-升降缸,32-缓冲件;4-过滤机构,41-接料斗,42-滤网,43-暂存罐;5-转移泵,6-二级处理机构,61-第一进液口,62-第一洗脱液进口,63-萃取装置,64-第一萃取罐;7-废液加料机构,71-废液加料泵,72-废液吸料管,73-固料加料斗,731-散料网,74-扰流筋,75-加液管,76-搅拌盘,761-转动轴,762-搅拌电机;77-加料罐,78-废液加料口,79-吸料电机;8-集液罐,81-集液真空泵;9-第二萃取罐,91-第二进液口,92-第二洗脱液进口;10-洗脱液收集罐,111-进液三通阀,112-洗脱液三通阀,113-集液三通阀,114-收液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包括一级处理机构1,一级处理机构1的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分别对接废液加料机构7和过滤机构4。过滤机构4还依次连接转移泵5和二级处理机构6。一级处理机构1包括罐体11,罐体11架设在翻转架2上,翻转架2的底部连接升降缸31。结合图4,翻转架2的一端设有翻转轴24,另一端接触连接缓冲件32。翻转轴2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翻转支架3。优选的是,升降缸31为液压缸,可以推动翻转架2以翻转支架3为支点转动,进而带动罐体11实现整体翻转,便于出料。翻转架2的最大翻转角度为60°,可以使物料顺利流出。翻转架2落下后,另一端的缓冲件32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振坏过大导致零件损坏。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件32为缓冲弹簧或弹性橡胶垫。缓冲件32除了起缓冲作用外,在罐体11平放时还起到支撑作用,为了支撑的稳定性,参见图4,缓冲件32至少为两个。再结合图5和图6,缓冲件32也可以为三个。三个缓冲件32可以同排,也可以呈三角形分布,此处优选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罐体1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动座15,翻转架2上对应设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固定转动座15。罐体11上设有环轨12,翻转架2上对应设有转轮22。转轮22接触连接环轨12。罐体11上还设有与齿轮23啮合的齿圈16,翻转架2上还固设用于驱动齿圈16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还连接变频器。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座15为轴承座,通过轴承与罐体11实现转动连接。转动电机驱动齿轮23转动进而通过齿圈16带动罐体11转动。再结合图2,每个环轨12连接两个转轮22,确保罐体11平稳转动。为增加稳定性,环轨12为两个。为优化结构,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废液加料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还依次连接转移泵和二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架设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连接升降缸;所述翻转架的一端设有翻转轴,另一端接触连接缓冲件;所述翻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翻转支架;所述缓冲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动座,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转动座;所述罐体上设有环轨,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转轮;所述转轮接触连接环轨;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翻转架上还固设用于驱动所述齿圈的转动电机;所述环轨为两个,且每个环轨接触连接两个转轮;所述罐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的内壁上还环设若干搅拌器;所述废液加料机构包括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顶部设有废液加料口和固料加料斗,底部设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对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加料罐内还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通过搅拌电机驱动,且二者之间连接转动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接料斗和暂存罐,所述接料斗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接料斗对接所述出料口,所述暂存罐连接所述转移泵;所述二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萃取罐,所述第一萃取罐的罐内设有萃取装置,灌顶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洗脱液进口,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转移泵;所述第一萃取罐的底部连接集液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绿素废液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废液加料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还依次连接转移泵和二级处理机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架设在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连接升降缸;所述翻转架的一端设有翻转轴,另一端接触连接缓冲件;所述翻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翻转支架;所述缓冲件至少为两个;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动座,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转动座;所述罐体上设有环轨,所述翻转架上对应设有转轮;所述转轮接触连接环轨;所述罐体上还设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翻转架上还固设用于驱动所述齿圈的转动电机;所述环轨为两个,且每个环轨接触连接两个转轮;所述罐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的内壁上还环设若干搅拌器;所述废液加料机构包括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顶部设有废液加料口和固料加料斗,底部设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对接所述进料口;所述加料罐内还设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通过搅拌电机驱动,且二者之间连接转动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接料斗和暂存罐,所述接料斗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接料斗对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瀚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