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75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属于储存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外的电机,所述的罐体分为用于调配外加剂的上罐体和储存混凝土的下罐体,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通过一可活动的隔板相隔开;所述的电机与一伸入罐体的旋转轴相联动,所述的旋转轴上设有分别位于上罐体和下罐体内的小叶片和大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巧妙、储存运输方便、混合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存运输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
技术介绍
目前,商品混凝土由搅拌站经过长途运输到现场,混凝土的塌落度会逐渐偏小,回站调整肯定麻烦,直接加水调整则会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而且也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到达现场后,加入适量的同种外加剂进行调整,而且添加量也需要控制好。由于商品混凝土一般为固液混合物,添加后也需要立刻混合均匀。而如果预先配有混合好的外加剂一起运输,因为外加剂的固含量只有10%,运输混合好的外加剂不仅要跟混凝土分开运输,还增加重量,提高运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储存运输方便、混合效率高的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外的电机,所述的罐体分为用于调配外加剂的上罐体和储存混凝土的下罐体,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通过一可活动的隔板相隔开;所述的电机与一伸入罐体的旋转轴相联动,所述的旋转轴上设有分别位于上罐体和下罐体内的小叶片和大叶片。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与旋转轴的连接处设有可密封或打开的封盖,其中,所述的封盖与隔板之间设有阶梯槽,所述的封盖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密封环。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罐体内壁设有用于收放拉绳的收卷装置,所述的拉绳一端与封盖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收卷装置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于上罐体的两侧,所述的收卷装置的安装高度低于小叶片的安装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的底侧设有用于检测罐体内混合物重量的测重仪。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的罐体顶部还设有与其适配的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上设有注水管和注料管。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盖内侧设有检测上罐体水位的水位监测仪。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底部设有可开合的出料口。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储存运输方便、混合效率高,在出厂时,即可把混凝土完成品和相同类型的外加剂母液分隔开来一起运输,待到现场时,若发现混凝土塌落度降低,则可立刻在上罐体配置相应的外加剂,打开隔板,加入到下罐体的混凝土中,加工效率高,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有电机带动的小叶片和大叶片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冷却凝固,以及加快外加剂的混合效率;2、封盖用于隔开上下罐体,平时为密封状态,旋转轴的相对位置上有密封环,保持相对的密封环境,当需要上下罐体中的混合物混合时,通过收卷装置用拉绳把封盖提起打开,因为有小叶片的加速混合,液体会形成漩涡状,更容易由上罐体的中间流入下罐体中;3、通过测重仪的数据计算,在下罐体注入一定的混凝土后,能够得出需要在上罐体准备多少外加剂母液,同时,按外加剂母液的重量即可计算配置时需要多少自来水,而不用打开罐体的密封盖来检测;4、保温层通过使用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保温,尤其是寒冷的天气,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提前冷却凝固,因此需要对罐体内的液体进行保温,同时也对上罐体内的外加剂进行保温,防止变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罐体;11、上罐体;12、下罐体;13、出料口;2、电机;21、旋转轴;211、小叶片;212、大叶片;3、隔板;31、封盖;32、阶梯槽;33、密封环;4、测重仪;5、保温层;6、密封盖;61、注水管;62、注料管;63、水位监测仪;7、收卷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外的电机2,罐体1分为用于调配外加剂的上罐体11和储存混凝土的下罐体12,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之间通过一可活动的隔板3相隔开;电机2与一伸入罐体1的旋转轴21相联动,旋转轴21上设有分别位于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内的小叶片211和大叶片212。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储存运输方便、混合效率高,在出厂时,即可把混凝土完成品和相同类型的外加剂母液分隔开来一起运输,待到现场时,若发现混凝土塌落度降低,则可立刻在上罐体11内配置相应的外加剂,打开隔板3,加入到下罐体12的混凝土中,加工效率高,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由电机2带动的小叶片211和大叶片212进行搅拌,大叶片212的转动防止混凝土冷却凝固,小叶片211的转动提高外加剂的混合效率。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与旋转轴21的连接处设有可密封或打开的封盖31,其中,封盖31与隔板3之间设有阶梯槽32,封盖31与旋转轴21之间设有密封环33。封盖31平时为密封状态,旋转轴21上的相对位置设有凹槽和填充凹槽的密封环33,不会影响旋转轴的转动,保持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的相对密封,通过拉动或其他机械方式把封盖31打开,因为有小叶片211的搅拌,液体会形成漩涡状,更容易由上罐体11的中间流入下罐体12内。阶梯槽32是用于限制封盖31和隔板3的相对位置,使封盖31不会因为倾斜而掉落到下罐体12中。在本实施例中,上罐体11内壁设有用于收放拉绳的收卷装置7,拉绳一端与封盖31连接。收卷装置7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于上罐体11的两侧,收卷装置7的安装高度低于小叶片211的安装高度。提起封盖31时,可通过收卷装置7用拉绳把其提起,而对称设置两个,则是为了更加平衡地打开封盖31,同时也能释放拉绳,让封盖31在水压的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中间的旋转轴21为阶梯轴,为了适应不同的搅拌物,上罐体11中的旋转轴21直径较小,下罐体12中的旋转轴21直径较大,而直径改变的阶梯部位于封盖31密封和打开时对应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封盖31被提起来时,中间与旋转轴21产生一定的空隙,活动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底侧设有用于检测罐体1内混合物重量的测重仪4。通过测重仪4的数据计算,在下罐体12注入一定的混凝土后,能够得出需要在上罐体11准备多少外加剂母液,同时,按外加剂母液的重量计算配置时需要多少自来水,而不用打开罐体1来重新检测。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外设有保温层5,所述的保温层5为聚氨酯发泡材料,罐体1顶部还设有与其适配的密封盖6。即使有大叶片212的搅拌,在寒冷的天气下,混凝土也容易冷却凝固,因此需要设置保温层用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保温,并且设有密封盖6减少与空气的接触而减少散热,防止外加剂和混凝土的变质。密封盖6上设有注水管61和注料管62。罐体1底部设有可开合的出料口13。密封盖6内侧设有检测上罐体11水位的水位监测仪63。通过水位监测仪63的监测保护,不必担心水位溢出,由上述的测重仪4计算好需要加入的水量,可分别通过注水管61和注料管62注入对应的材料,无需打开密封盖6,保证内部温度不容易降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由搅拌站把混凝土注入下罐体12内储存,盖上隔板3和封盖31使其密封,保温层5的保温效果会更好。此时可由测重仪4测量并记录重量,然后按混凝土重量的比例准备外加剂母液适量在上罐体,可以准备多一点的量,再次用测重仪4测量得出外加剂母液的重量,计算好需要多少自来水。此时可以先把密封盖6盖好保温,再由注料管62注入适量的外加剂母液。然后,可以开启电机2,由小叶片211和大叶片212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外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分为用于调配外加剂的上罐体(11)和储存混凝土的下罐体(12),所述的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之间通过一可活动的隔板(3)相隔开;所述的电机(2)与一伸入罐体(1)内的旋转轴(21)相联动,所述的旋转轴(21)上设有分别位于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内的小叶片(211)和大叶片(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外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分为用于调配外加剂的上罐体(11)和储存混凝土的下罐体(12),所述的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之间通过一可活动的隔板(3)相隔开;所述的电机(2)与一伸入罐体(1)内的旋转轴(21)相联动,所述的旋转轴(21)上设有分别位于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内的小叶片(211)和大叶片(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3)与旋转轴(21)的连接处设有可密封或打开的封盖(31),其中,所述的封盖(31)与隔板(3)之间设有阶梯槽(32),所述的封盖(31)与旋转轴(21)之间设有密封环(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二次添加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罐体(11)内壁设有用于收放拉绳的收卷装置(7),所述的拉绳一端与封盖(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岳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泰源商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