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407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定引脚和多个第二绑定引脚;第一绑定引脚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部分第一绑定引脚与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信号线连接,使得信号线能够通过第一绑定引脚,与柔性电路板上的驱动集成电路连通;第二绑定引脚用于与触控面板绑定,第二绑定引脚与另一部分第一绑定引脚一一对应连接,使得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能够通过第二绑定引脚和第一绑定引脚,与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集成电路连通。使用该显示基板,可以减少具有该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在绑定工艺中的绑定步骤,还可以使得具有该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实现超窄边框。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splay substrate, a display panel, a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display substrate comprises a display area and a non-display area, in which a plurality of first binding pin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binding pins are arranged; the first binding pin is used for binding with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part of the first binding pin is used for binding. The fo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line set in the display area so that the signal line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r IC on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rough the first binding pin; the second binding pin is used for binding with the touch panel; the second bind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inding pin of the other part one by one, so that the touch on the touch panel can be controlled. The electrodes can be connected to touch integrated circuits on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through a second binding pin and a first binding pin. Us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the binding steps of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display substrate in the binding proces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display substrate can realize the ultra-narrow bo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是将外挂式触控屏贴覆在显示面板的外侧。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的绑定(bonding)工艺时,首先,需要将显示面板与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DriverIC)的覆晶薄膜(ChipOnFlex,or,ChipOnFilm,简称COF)和主柔性电路板(Main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MFPC)绑定,将触控面板与设置有触控集成电路(TouchIC)的触控柔性电路板(Touch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TFPC)绑定,然后,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最后,将主柔性电路板与触控柔性电路板绑定。可以看出,绑定工艺中,需要进行多次绑定,绑定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绑定过程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定引脚和多个第二绑定引脚;所述第一绑定引脚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其中,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信号线连接,使得所述信号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驱动集成电路连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用于与触控面板绑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一一对应连接,使得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绑定引脚和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集成电路连通。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柔性显示基板,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弯折区域和非弯折区域,所述第一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弯折区域内。优选地,所述第二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域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显示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贴覆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面板。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和触控集成电路,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多个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驱动集成电路通过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连通,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以及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连通。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所述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所述覆晶薄膜上,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柔性电路板上。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被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散热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封装盖板,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弯折区域和非弯折区域,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贴合胶,用于将所述弯折区域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定引脚和多个第二绑定引脚;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一一对应连接;将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和触控集成电路;将所述显示面板与触控面板贴合,将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所述触控面板绑定。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弯折区域,将所述显示面板通过第一绑定引脚与柔性电路板绑定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弯折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进行弯折并固定,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弯折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进行弯折并固定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偏光片贴覆至触控面板上;将封装盖板贴覆至所述偏光片上;将散热膜贴合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将贴合胶贴合至所述散热膜上;其中,所述将所述弯折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进行弯折并固定的步骤包括:利用贴合胶将所述弯折区域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显示基板上增加用于与触控面板绑定的第二绑定引脚,第二绑定引脚与第一绑定引脚连接,第一绑定引脚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柔性电路板上同时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和触控集成电路。当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进行绑定工艺时,触控面板可以通过第二绑定引脚直接绑定在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上,通过该显示基板上的第一绑定引脚与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集成电路连通,即触控面板不需要单独与触控柔性电路板绑定,同时,减少了现有的绑定工艺中设置有触控集成电路的触控柔性电路板与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步骤,简化了绑定工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的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现有的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的显示面板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与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绑定的侧视图。该显示面板50包括显示区域10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外围的非显示区域20,所述非显示区域20内设置有多个绑定引脚21。在进行绑定工艺时,首先,需要将显示面板50与设置有驱动集成电路(DriverIC)31的覆晶薄膜(COF)30以及主柔性电路板(MFPC)40绑定,请参考图1和图2;将触控面板60与设置有触控集成电路(Touch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定引脚和多个第二绑定引脚;所述第一绑定引脚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其中,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信号线连接,使得所述信号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驱动集成电路连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用于与触控面板绑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一一对应连接,使得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绑定引脚和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集成电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定引脚和多个第二绑定引脚;所述第一绑定引脚用于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其中,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区域内设置的信号线连接,使得所述信号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驱动集成电路连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用于与触控面板绑定,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一一对应连接,使得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绑定引脚和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控集成电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为柔性显示基板,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弯折区域和非弯折区域,所述第一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弯折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域内。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贴覆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面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所述驱动集成电路和所述触控集成电路,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多个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驱动集成电路通过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连通,所述触控集成电路通过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以及所述第二绑定引脚,与所述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覆晶薄膜和主柔性电路板,所述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所述覆晶薄膜上,所述触控集成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柔性电路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被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鸿强吴建君张光均赵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