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39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锥形挡板和挡板;所述锥形挡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成周向排列的进气管,每组进气管位于不同的同心圆边上,所述进气管上对称安装有喷气头,相邻的进气管上的喷气头相对设置,所述挡板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锥形挡板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相邻的进气管上的喷气头相对设置,从喷气头喷出的气体冲击向侧边扩散,从而可提高气体进入锥形挡板上后的流动时间,进而提高了雾化水对气体中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挡板的往复性开合,当挡板闭合时,进一步提高气体在锥形挡板和挡板间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大气雾霾处理效果好,适合推广。

An atmospheric haze disposal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tmospheric haz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nical baffle and a baffle; the conical baffle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baffle is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lar intake pipes arranged in different concentric circles, each group of intake pipes is located on different concentric edges, and the intake pipes are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a jet head. The jet head on the adjacent intake pipe is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the baffle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and above the conical baffle. The invention is novel in design, and the relative setting of the jet head on the adjacent intake pipe can diffuse the gas from the jet head to the side,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ow time after the gas enters the conical baffle, thereby improving the adsorption effect of atomized water on dust particles in the gas, and the reciprocating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baffle when the baffle closes. The residence time of gas between conical baffle and baffle is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adsorption effect of dust particles is further improv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tmospheric haze is good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气治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最近几年尤其是雾霾的污染,雾霾中不仅仅含有颗粒性物质,还含有各种细菌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有的喷淋式雾霾处理装置,气体进入到装置内后垂直向上流动,随后通过雾化水吸附,气体在装置内的流动时间较短,从而导致粉尘颗粒吸附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锥形挡板和挡板;所述锥形挡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侧,挡板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成周向排列的进气管,每组进气管位于不同的同心圆边上,所述进气管上对称安装有喷气头,相邻的进气管上的喷气头相对设置,所述挡板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锥形挡板的上方,所述挡板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上壁且与对称设置的锥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锥齿轮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锥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外侧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挡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扇形板组成,每个所述扇形板均铰接在外壳的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个且成周向设置在螺纹套筒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挡板的下端与连通管的一端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外壳右侧的污水处理腔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腔的上端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污水处理腔连通,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喷管连通,所述喷管的左端贯穿外壳且伸入到外壳内侧,位于所述外壳内侧的喷管下端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腔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沸石层和过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外壳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出气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气头内设置有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上端安装有活性炭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相邻的进气管上的喷气头相对设置,从喷气头喷出的气体冲击向侧边扩散,从而可提高气体进入锥形挡板上后的流动时间,进而提高了雾化水对气体中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螺纹杆往复性正反转运动时通过螺纹套筒和连接杆的作用带动四个扇形板往复性摆动,实现挡板的往复性开合,当挡板闭合时,进一步提高气体在锥形挡板和挡板间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大气雾霾处理效果好,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大气雾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气雾霾处理装置中锥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大气雾霾处理装置中挡板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2-进气口、3-锥形挡板、4-进气管、5-喷气头、6-连通管、7-污水处理腔、8-沸石层、9-过滤网、10-抽水泵、11-导水管、12-喷管、13-雾化喷头、14-挡板、15-连接杆、16-螺纹套筒、17-螺纹杆、18-转动杆、19-电机、20-不完全锥齿轮、21-锥齿轮、22-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锥形挡板3和挡板14;所述锥形挡板3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挡板3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成周向排列的进气管4,每组进气管4位于不同的同心圆边上,所述进气管4上对称安装有喷气头5,相邻的进气管4上的喷气头5相对设置,从喷气头5喷出的气体冲击向侧边扩散,从而可提高气体进入锥形挡板3上后的流动时间,从而提高了雾化水对气体中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所述挡板14设置在外壳1内且位于锥形挡板3的上方,挡板14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扇形板组成,每个所述扇形板均铰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挡板1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上端与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壁且与对称设置的锥齿轮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锥齿轮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20,不完全锥齿轮20与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9转动时带动不完全锥齿轮20转动,不完全锥齿轮20转动时通过对称设置的锥齿轮21带动转动杆18往复性正反转运动,所述螺纹杆17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筒16,螺纹套筒16与螺纹杆1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6的外侧端与连接杆15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挡板14上,所述连接杆15设置有多个且成周向设置在螺纹套筒16外侧,螺纹杆17往复性正反转运动时通过螺纹套筒16和连接杆15的作用带动四个扇形板往复性摆动,实现挡板14的往复性开合,当挡板14闭合时,提高气体在锥形挡板3和挡板14间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粉尘颗粒的吸附效果。所述锥形挡板3的下端与连通管6的一端连通,连通管6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外壳1右侧的污水处理腔7连通。所述污水处理腔7的上端安装有抽水泵10,抽水泵10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污水处理腔7连通,抽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11与喷管12连通,所述喷管12的左端贯穿外壳1且伸入到外壳1内侧,位于所述外壳1内侧的喷管12下端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13。所述污水处理腔7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沸石层8和过滤网9。所述外壳1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进气口2,外壳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2。所述喷气头5内设置有单向阀。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上端安装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可有效吸附大气中的有毒性气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污水处理腔7、抽水泵10、电机19均为现有技术的应用,锥形挡板3及设置在锥形挡板3上的进气管4和挡板14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气体垂直向上流动导致的粉尘吸附效果差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锥形挡板(3)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挡板(3)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挡板(3)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成周向排列的进气管(4),每组进气管(4)位于不同的同心圆边上,所述进气管(4)上对称安装有喷气头(5),相邻的进气管(4)上的喷气头(5)相对设置,所述挡板(14)设置在外壳(1)内且位于锥形挡板(3)的上方,所述挡板(1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上端与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壁且与对称设置的锥齿轮(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锥齿轮(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20),不完全锥齿轮(20)与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7)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筒(16),螺纹套筒(16)与螺纹杆(1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6)的外侧端与连接杆(15)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挡板(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锥形挡板(3)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挡板(3)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挡板(3)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成周向排列的进气管(4),每组进气管(4)位于不同的同心圆边上,所述进气管(4)上对称安装有喷气头(5),相邻的进气管(4)上的喷气头(5)相对设置,所述挡板(14)设置在外壳(1)内且位于锥形挡板(3)的上方,所述挡板(14)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上端与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18)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壁且与对称设置的锥齿轮(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锥齿轮(21)的内侧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20),不完全锥齿轮(20)与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7)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筒(16),螺纹套筒(16)与螺纹杆(1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6)的外侧端与连接杆(15)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挡板(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4)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扇形板组成,每个所述扇形板均铰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雾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舒宜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