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长征专利>正文

一种桑黄中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371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分离,涉及桑黄抗RSV病毒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新工艺以及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制备桑黄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具体步骤为采用蒸馏水回流提取桑黄,醇沉,抗病毒,溶解沉淀,采用D101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桑黄提取物进行分离,处理D101大孔树脂,上样于大孔树脂,不同浓度的洗脱剂洗脱,每250ml接一瓶每个浓度梯度洗脱至无色并浓缩,每个洗脱液进行抗病毒实验,确定抗病毒有效部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抗病毒追踪的方法发现了桑黄中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该有效成分对RSV病毒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其作为天然提取物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 RSV virus in Phellinu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separation of antiviral active parts, and relates to the new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Mulberry Yellow against RSV and its new use in the pharmaceut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the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Mulberry Yellow against RSV by means of antiviral tracing. The specific steps are as follows: extracting Mulberry Yellow with distilled water reflux, alcohol precipitation, anti-virus and dissolving precipitation. The extract of Mulberry Yellow is separated by D101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and treated with D101 macroporous resin, which is sampled with macroporous resin and elu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luent. Each 250ml bottle of concentration gradient is eluted to be colorless and concentrated. Each eluent was subjected to antiviral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antiviral site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method of anti-virus tracing to discover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 of anti-RSV virus in Phellinus igniarius.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 has good resistance to RSV virus and high safety as a natural extr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中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活性成分生产提取工艺以及结构鉴定领域,涉及桑黄抗病毒有效部位提取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制药领域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桑黄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各种病毒的入侵,比如SARS病毒,甲型H1N1等,每次病毒的爆发都会引起人类的恐慌以及死亡,所以找到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迫在眉睫。呼吸道合胞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为RNA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人群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诱发婴儿哮喘的危险因素。桑黄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味微苦,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桑黄对于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疗效,现已知的药理作用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癌作用,抗纤维化作用,抗氧化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明确了桑黄抗RSV病毒的有效成分,并为该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提供了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制备桑黄抗病毒有效成分的新方法。该有效成分是从桑黄中提取分离得到可以用于RSV病毒感染的治疗。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的对以上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首次分离出了桑黄中具有抗RSV病毒的一种有效成分,并专利技术了一种抗病毒追踪的方法对该有效成分进行了制备,此分离方法目的性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优于传统的系统分离。制备得到的有效成分对RSV病毒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桑黄抗RSV病毒的有效部位为水提醇沉的沉淀部位,经大孔树脂分离后,水部位为桑黄抗病毒的有效部位,该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桑黄药材第一次加入10倍水,回流提取2h,第二次加入8倍水,回流提取1h。(2)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有1克的药材,然后加乙醇调节乙醇的浓度为70%,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沉淀和上清液。(3)将上清液回收乙醇,将沉淀用水溶解,分别进行抗病毒实验。实验显示沉淀的抗病毒效果较好。(4)取一定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用95%的乙醇浸泡24小时,之后装柱,用蒸馏水洗至无醇味,然后用5倍柱体积5%的盐酸水溶液进行冲洗浸泡3个小时,之后用蒸馏水冲至PH等于7,再用5倍柱体积的5%的NaOH水溶液进行冲洗浸泡3个小时,之后用蒸馏水冲至PH等于7,备用。(5)取(3)中的沉淀上样于处理好的D101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25%乙醇,50%乙醇,75%乙醇进行冲洗,每个洗脱液中每250ml接一瓶,并且冲洗到没有颜色之后再换下一个洗脱液。(6)将上述接到的样品进行抗病毒实验。实验显示水部位抗病毒效果很好。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1)取一定量的桑黄药材第一次加入10倍水,回流提取2h,第二次加入8倍水,回流提取1h。合并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有1克的药材,加乙醇调节溶液乙醇的浓度为70%,静置24小时。(2)将(1)得到的醇沉液减压抽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用蒸馏水超声溶解。(3)将(2)得到的溶液上样于处理好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用水进行冲洗,每250ml接一瓶,冲洗至无色。(4)合并(3)中水洗脱部位,浓缩至一定体积,分别进行抗病毒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抗RSV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中具有抗RSV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该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在每一步的提取分离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首先利用水提醇沉,其次利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在每一步的提取分离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中具有抗RSV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一种利用抗病毒追踪的方式提取分离纯化该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在每一步的提取分离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首先利用水提醇沉,其次利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在每一步的提取分离之后要进行抗病毒追踪出有效部位的所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该有效部位为水提醇沉的沉淀部位,经大孔树脂分离后,水部位为桑黄抗病毒的有效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回流提取两次。4.第一次的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的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征王继锋周祉延史晨晓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周长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