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296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通过广占63S水稻与协青早B的杂交,然后得到植株进行自交、测交,培育出优质的泰106A三系不育系的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将两系不育系改造成三系不育系的育种思路和技术路线,成功将广占63S改造成三系不育系(命名为泰106A),其米质和配合力均高于广占63S。

Breeding method of indica type three line sterile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of indica type three-line male sterile line. By crossing 63S rice and Xieqingzao B, the plant is obtained for self-crossing and test crossing, and the seeds of high quality Tai106 A three-line male sterile line are cultivated. The invention designs breeding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for transforming two-line sterile line into three-line sterile line, and successfully transforms Guangzhan 63S into three-line sterile line (named Tai106 A), whose rice quality and combining ability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Guangzhan 63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种选育领域,具体是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两系不育系推广应用以来,因其配组广泛、米质优、株叶型好等优点被广大育种者推崇,大有超越和取代三系不育系之势,广占63S的一般配合力好,配组广泛,以其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如丰两优1号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之一,2006-2009年连续4年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扬两优6号是两系杂交水稻发展史上的又一革命性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先后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和农业部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主导品种。2006-2011年扬两优6号应用面积5692.89万亩,增产稻谷21.04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8.15亿元。截至目前,以广占63S及其衍生系配制审定的杂交组合近百个,但两系不育系的育性易受温度的起伏变化而导致繁殖或制种的产量下降及纯度降低,生产风险很大。如果能选育出保留两系不育系的优点、育性又稳定的三系不育系,将极大解决生产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克服两系不育系生产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繁殖、制种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选育步骤如下:(1)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水稻三系保持系协青早B杂交,得F1代;(2)F1代再与协青早B水稻回交,得BC1F1代;(3)种植BC1F1代,成熟后收获得到BC1F2代种子;(4)BC1F2代种植后,选择结实正常、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得到BC1F3代种子;(5)BC1F3代种植后,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4代种子;(6)BC1F4代种植后,依然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好、性状与广占63S相似的单株与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水稻测交,并成对收获测交F1种子及对应父本单株种子(BC1F5代);(7)种植成对交种子(测交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抽穗时对测交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完全败育的株对(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植株,回交一次,收获种子得到回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8)继续种植成对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抽穗时对1代BC1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交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9)重复步骤(8)的育种过程直到收获种子,得到回交4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然后用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与镜检合格的BC4F1代株行进行测交的F1代,繁殖测交F1代得到的成对交不育系种子及对应父本种;(10)选测交F1代中较好的不育系种子,命名为泰106A,对应的父本命名为泰106B。作为优化,所述步骤(9)可以持续育种4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之后的株对,并对每一代分别用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与镜检合格的植株进行测交得F1代,繁殖F1代选种,直到选到性状符合的种子。作为优化,所述步骤(9)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为镇恢084、明恢63或泰恢25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将两系不育系改造成三系不育系的育种思路和技术路线,成功将广占63S改造成三系不育系(命名为泰106A),其米质和配合力均高于广占63S。泰106A一般配合力强,与多个优良恢复系测配后代农艺性状优良,叶片挺,抗高温、耐低温,结实好、熟相优、抗性中上、米质优。以该不育系配组的组合泰优647于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32);以该不育系配制组合6优黄泰占正在参加绿色通道试验,具有矮秆、熟期早、分蘖强等优点,2016年产量为608.5Kg/667m2,比对照增产3.4%,熟期早6.5d,米质达国标3级;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05.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CK)增产3.46%,早熟8.6天。以该不育系配制的组合泰优66参加2017年晚籼早熟组联合体试验,熟期、产量与对照相当,但米质达到国标2级,比对照高2个等级。2016年8月23日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泰106A进行鉴定,现场调查不育系群体4006株,农艺性状表现稳定一致,不育株率100%。镜检调查50穗,花粉总粒数20042粒,花粉不育度为100%,其中典败花粉率为98.7%、园败花粉率为0.8%,染败花粉率为0.5%。检查套袋自交249穗,总粒数53653粒,自交结实率为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选育步骤如下:(1)2006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水稻三系保持系协青早B杂交,得F1代;(2)2006年正季,种植地址南京:F1代再与协青早B水稻回交,得BC1F1代;(3)2007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种植BC1F1代,成熟后收获得到BC1F2代种子;(4)2007年正季,种植地址南京:BC1F2代种植后,选择结实正常、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得到BC1F3代种子,共50个单株;(5)2008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BC1F3代种植50个株行,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4代种子;(6)2008年正季,种植地址南京:BC1F4代种植后,依然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好、性状与广占63S相似的单株与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水稻测交,并成对收获测交F1种子及对应父本单株种子(BC1F5代);(7)2009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种植成对交种子(测交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抽穗时对测交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完全败育的株对(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植株,回交一次,收获种子得到回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8)2009年正季,种植地址南京:继续种植成对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抽穗时对1代BC1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交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9)2010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继续种植成对交(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抽穗时对2代BC2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交3代BC3F1及对应父本BC1F8;(10)2010年正季,种植地址南京:继续种植成对交(3代BC3F1及对应父本BC1F8),抽穗时对3代BC3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3代BC3F1及对应父本BC1F8)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交4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11)2011年春季,种植地址海南:继续种植成对交(4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抽穗时对4代BC4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4代BC4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步骤如下:(1)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水稻三系保持系协青早B杂交,得F1代;(2)F1代再与协青早B水稻回交,得BC1F1代;(3)种植BC1F1代,成熟后收获得到BC1F2代种子;(4)BC1F2代种植后,选择结实正常、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得到BC1F3代种子;(5)BC1F3代种植后,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4代种子;(6)BC1F4代种植后,依然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好、性状与广占63S相似的单株与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水稻测交,并成对收获测交F1种子及对应父本单株种子(BC1F5代);(7)种植成对交种子(测交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抽穗时对测交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完全败育的株对(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植株,回交一次,收获种子得到回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8)继续种植成对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抽穗时对1代BC1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交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9)重复步骤(8)的育种过程直到收获种子,得到回交4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然后用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与镜检合格的BC4F1代株行进行测交的F1代,繁殖测交F1代得到的成对交不育系种子及对应父本种;(10)选测交F1代中较好的不育系种子,命名为泰106A,对应的父本命名为泰106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步骤如下:(1)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水稻三系保持系协青早B杂交,得F1代;(2)F1代再与协青早B水稻回交,得BC1F1代;(3)种植BC1F1代,成熟后收获得到BC1F2代种子;(4)BC1F2代种植后,选择结实正常、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得到BC1F3代种子;(5)BC1F3代种植后,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与广占63S相近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4代种子;(6)BC1F4代种植后,依然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好、性状与广占63S相似的单株与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水稻测交,并成对收获测交F1种子及对应父本单株种子(BC1F5代);(7)种植成对交种子(测交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抽穗时对测交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完全败育的株对(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植株,回交一次,收获种子得到回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8)继续种植成对交(1代B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轩正华荣王德成袁红孙建荣吴计余张祖普朱海鹏林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