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007 阅读:4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阀,属于液压控制装置;旨在提进一种可靠性好、安全性高的多路阀。它由铲斗阀、设有液压锁的动臂阀、左行走阀、第一进油阀、右行走阀、合流阀、斗杆阀、备用阀、推土阀、回转阀以及第二进油阀共十一个片式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各阀之间通过油管或各片阀上的油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油泵进油,可实现动臂和铲斗油缸阀内双向合流以及斗杆阀内三泵双向合流;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装置中动臂、铲斗和斗杆三者作复合运动时相互干扰的缺陷,而且在执行动臂、铲斗、斗杆或回转等动作时仍然能够保证挖掘机沿直线行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缓动臂自然下沉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履带式小型液压挖掘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阀,包括阀体和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铲斗阀体(1)、动臂阀体(2)、左行走阀体(3)、第一进油阀体(4)、右行走阀体(5)、合流阀体(6)、斗杆阀体(7)、推土阀体(9)、回转阀体(10)和第二进油阀体(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阀杆为对应安装在上述各阀体阀腔中的铲斗阀杆(1-1)、动臂阀杆(2-1)、左行走阀杆(3-1)、第一进油阀杆(4-1)、右行走阀杆(5-1)、合流阀杆(6-1)、斗杆阀杆(7-1)、推土阀杆(9-1)、回转阀杆(10-1)和第二进油阀杆(11-1);    在铲斗阀体(1)、左行走阀体(3)、右行走阀体(5)、斗杆阀体(7)、推土阀体(9)、回转阀体(10)的两端以及动臂阀体(2)、合流阀体(6)的左端均设有阀杆驱动机构,该机构由固定在对应阀体上的端盖(17)、安装在该端盖中的弹簧座(18)以及弹簧(19)构成;在动臂阀体(2)的右端固定有内装弹簧座(18)和弹簧(19)的大端盖(25),在第一进油阀体(4)的两端固定有短端盖(24),在合流阀体(6)的右端固定有长孔端盖(23),在第二进油阀体(11)的左端固定有内装弹簧座(18)和弹簧(19)的无孔端盖(20)、右端固定有内装油滤(21)的小端盖(22);    在铲斗阀体(1)、第一进油阀体(4)、斗杆阀体(7)的两端以及推土阀体(9)的上端、第二进油阀体(11)的下端设有溢流阀(13),在动臂阀体(2)的下端设有两个溢流阀(13);    在铲斗阀体(1)、左行走阀体(3)、第一进油阀体(4)、右行走阀体(5)、斗杆阀体(7)、推土阀体(9)、回转阀体(10)的顶部设有两个工作油口(14),在动臂阀体(2)和第二进油阀体(11)的顶部各设有一个工作油口(14)和出油口(16);在上述十个阀体上设有回油孔(26);    铲斗阀体(1)的一号桥路(1-3)、一号回油道(1-4)以及两个工作油口(14)通过一号阀腔(1-5)连通,该阀腔与该阀体上的一号进油孔(1-2)连通;动臂阀体(2)内的二号桥路(2-3)、二号回油道(2-4)以及工作油口(14)通过二号阀腔(2-5)连通,该阀腔与该阀体上的二号进油孔(2-2)连通,二号回油道(2-4)与出油口(16)连通;左行走阀体(3)内的三号桥路(3-2)、三号回油道(3-3)以及两个工作油口(14)通过三号阀腔(3-4)连通;第一进油阀体(4)上的两个四号出油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曾劲松史朝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