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床板支撑框架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51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床板支撑框架及其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槽、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框条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框条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配合形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通过上述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上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的构造简单,仅通过插设操作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快捷,且采用不同长度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床架,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床板支撑框架及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床、床板支撑框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与搬迁的日益频繁,可拆装的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可拆装家具大多结构复杂,拆装的时候都很不方便,尤其是体积较大的睡床,其床体支撑结构的拆装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使家具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的问题,提供一种床、床板支撑框架及其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槽、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框条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框条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配合形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通过上述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上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的构造简单,仅通过插设操作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快捷,且采用不同长度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床架,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止挡板、分隔板和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一止挡板和所述分隔板围合成第一固定槽,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二止挡板和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一止挡板和所述分隔板均与所述第一框条相抵;所述第二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时,所述侧板、所述分隔板和所述第二止挡板均与所述第二框条相抵,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框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框条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连接紧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条设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插设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一止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抵;所述第二框条设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插设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时,所述侧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抵,从而限制所述连接件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的移动,使得所述床板支撑框架更加稳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设有两个第一插设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插设部之间;所述第二侧面设有两个第二插设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插设部之间,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的使用灵活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框条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框条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框条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相匹配的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二框条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从而限制所述连接件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的移动,使得所述床板支撑框架更加稳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方便所述连接件的加工制造,也可保证所述连接件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条与所述第二框条均为中空框条。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均为中空结构,一方面便于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的安装,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减少制造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小整个床板支撑结构的重量。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床板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围合成闭合框架。所述床板支撑框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装卸方便,能为床板提供稳固的支撑,可采用不同长度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床架,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床,包括床架、床板、第三紧固件及上述床板支撑框架,所述床板支撑框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铺设于所述床板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床的床板支撑结构由至少两根第一框条和至少两根第二框条通过上述连接件相互连接而成,结构简单,且仅通过插设操作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快捷,并能通过采用不同长度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床架,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所述床板支撑框架为所述床板提供良好的支撑,提高了整个床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的B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床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连接件,110、连接板,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三安装孔,113、第一止挡板,114、分隔板,115、第二止挡板,120、侧板,130、第一固定槽,140、第二固定槽,200、第一框条,210、第一侧面,211、第一凸起部,212、第一插设部,230、第三侧面,300、第二框条,310、第二侧面,311、第二凸起部,312、第二插设部,330、第四侧面,410、第一紧固件,420、第二紧固件,430、第三紧固件,500、床架,600、床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框条200、第二框条300和连接件100,所述连接件100包括连接板110和侧板120,所述侧板120与所述连接板1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0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槽130、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130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板120围合成第二固定槽140,所述第一框条200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130内,所述第二框条300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140内,所述第一框条200和所述第二框条300配合形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具体地,当所述连接件100与所述第一框条2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框条200的两端时,所述第一框条200与所述第二框条300形成“L”形结构;当所述连接件100与所述第一框条200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框条200的两端之间时,所述第一框条200与所述第二框条300形成“T”形结构。第一框条200和第二框条300通过上述连接件100相互连接,构成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上述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的构造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槽、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框条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框条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配合形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槽、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框条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框条插入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配合形成“L”形结构或“T”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止挡板、分隔板和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一止挡板和所述分隔板围合成第一固定槽,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二止挡板和所述侧板围合成第二固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一止挡板和所述分隔板均与所述第一框条相抵;所述第二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时,所述侧板、所述分隔板和所述第二止挡板均与所述第二框条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板支撑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条设有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插设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框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时,所述第一止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抵;所述第二框条设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插设部和第二凸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会李友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