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9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属于废水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包括进水管和旋流气液分离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回流加压泵相连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冷凝器侧边设置有三通连接栓,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沼气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进行双循环,提高了水利用率,并通过回收的水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级穿连使用,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回收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在工厂、企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污水,特点就是COD浓度高,因此处理难度较高,常规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包括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等,均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处理效果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成本高昂,推广范围困难的缺点。而随着有机废水的产出越来越大,对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需要对有机废水厌氧反应作出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包括进水管和旋流气液分离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回流加压泵相连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冷凝器侧边设置有三通连接栓,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沼气排放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底部设置有中空导流竖梁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底部设置有散布器,所述反应罐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三通连接栓底部设置有厌氧反应剂。上述结构中,将待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所述进水管注入所述反应罐中,与所述反应罐底部的所述厌氧反应剂进行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集气管注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并与水蒸气分离后通过所述沼气排放管排放出去,厌氧反应中的水蒸气经过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和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后进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中,并由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将其分离后水蒸气通过所述回收管导入所述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通过所述回流加压泵加压后由所述回流管导入所述进水管中,进行循环反应,提高污水的扩散面积,从而提高其反应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回流管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回流加压泵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冷凝器与所述三通连接栓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回收管通过密封垫连接,所述回收管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管箍密封拧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反应罐与所述固定架焊接连接,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与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之间的间隔不小于五十厘米。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集气管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密封连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沼气排放管密封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密封连通,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与所述散布器密封连通,所述散布器底部设置有通孔。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所述散布器直接埋入所述厌氧反应剂内部。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的水进行双循环,提高了水利用率,并通过回收的水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级穿连使用,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的两级穿连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的三级穿连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水管;2、回流管;3、回流加压泵;4、冷凝器;5、反应罐;6、固定架;7、散布器;8、一级三相分离器;9、中空导流竖梁架;10、二级三相分离器;11、集气管:12、旋流气液分离器;13、沼气排放管;14、回收管;15、三通连接栓;16、厌氧反应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包括进水管1和旋流气液分离器12,进水管1与反应罐5相连接,进水管1通过回流管2与回流加压泵3相连接,回流加压泵3与冷凝器4相连接,冷凝器4通过旋流气液分离器12之间设置有回收管14,冷凝器4侧边设置有三通连接栓15,旋流气液分离器12设置在反应罐5的顶部,旋流气液分离器12通过集气管11与反应罐5相连接,旋流气液分离器12顶部设置有沼气排放管13,旋流气液分离器12底部设置有中空导流竖梁架9,中空导流竖梁架9底部设置有散布器7,反应罐5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6,中空导流竖梁架9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8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0,三通连接栓15底部设置有厌氧反应剂16。上述结构中,将待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进水管1注入反应罐5中,与反应罐5底部的厌氧反应剂16进行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管11注入旋流气液分离器12,并与水蒸气分离后通过沼气排放管13排放出去,厌氧反应中的水蒸气经过一级三相分离器8和二级三相分离器10的分离后进入旋流气液分离器12中,并由旋流气液分离器12将其分离后水蒸气通过回收管14导入冷凝器4中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通过回流加压泵3加压后由回流管2导入进水管1中,进行循环反应,提高污水的扩散面积,从而提高其反应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性能,进水管1与回流管2通过管箍密封拧接,回流管2与回流加压泵3通过管箍密封拧接,回流加压泵3与冷凝器4通过管道连通,回流加压泵3可以将冷凝器4冷凝的水加压后再导入反应罐5中,冷凝器4与三通连接栓15通过管箍密封拧接,三通连接栓15可以提供多级密封连接的作用,冷凝器4与回收管14通过密封垫连接,回收管14与旋流气液分离器12通过管箍密封拧接,反应罐5与固定架6焊接连接,固定架6可以用于本技术的固定,一级三相分离器8与二级三相分离器10之间的间隔不小于五十厘米,可以保证三相分离的效果,集气管11与旋流气液分离器12密封连接,旋流气液分离器12与沼气排放管13密封连接,旋流气液分离器12可以将沼气和水蒸气分离,中空导流竖梁架9与旋流气液分离器12密封连通,中空导流竖梁架9可以将旋流气液分离器12中冷凝的水导入反应罐5中,中空导流竖梁架9与散布器7密封连通,散布器7底部设置有通孔,散布器7直接埋入厌氧反应剂16内部,可以提高废水与厌氧反应剂16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和旋流气液分离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回流加压泵相连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冷凝器侧边设置有三通连接栓,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沼气排放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底部设置有中空导流竖梁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底部设置有散布器,所述反应罐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三通连接栓底部设置有厌氧反应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和旋流气液分离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回流加压泵相连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冷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冷凝器侧边设置有三通连接栓,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与所述反应罐相连接,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顶部设置有沼气排放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底部设置有中空导流竖梁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底部设置有散布器,所述反应罐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中空导流竖梁架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三通连接栓底部设置有厌氧反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循环多级厌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回流管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回流加压泵通过管箍密封拧接,所述回流加压泵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文潘健康潘建勋王壮陈斌张庆哲田燕周丽娟郑亚男王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