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71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煅烧高岭土40~60份、黑滑石50~70份、钾长石10~20份、德化石英10~30份、玻璃粉5~15份、纳米氧化铝5~15份、骨粉10~30份、氧化钇15~30份、纳米氧化钙15~20份、锌钡白10~15份、硼钙石5~15份、河蚌壳粉5~25份和分散剂2~6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8~10):(3~5):(1~3)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原料与工艺制得的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其质地细腻,密度大,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白度。

A highly transparent ceramic product with high whiteness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igh whiteness ceramics product with strong transparency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calcined kaolin 40-60 parts, black talc 50-70 parts, potash feldspar 10-20 parts, Dehua quartz 10-30 parts, glass powder 5-15 parts, nano-alumina 5-15 parts, bone powder 10-30 parts, yttrium oxide 15-30 parts, nano-calcium oxide 15-20 parts. Twenty, 10-15, 5-15, 5-25 and 2-6 parts of zinc-barium white, 5-15 borocalcite, 5-25 of mussel shell powder and dispersant. Among them,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dispersant is (8-10): (3-5): (1-3) a mixture of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sodium silicate and oleic acid. The high whiteness ceramics products with high light transmittance prepared by the raw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ve fine texture, high density, and good light transmittance and whit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陶瓷的艺术性、观赏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透明陶瓷制品和高白度陶瓷制品因颇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目前市面上大多陶瓷制品不能在同一个区域同时既具有高透光率,又具有高白度,因此,提供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原料与工艺制得的陶瓷制品,其质地细腻,密度大,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白度。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由以下组分以重量计组成:煅烧高岭土40~60份、黑滑石50~70份、钾长石10~20份、德化石英10~30份、玻璃粉5~15份、纳米氧化铝5~15份、骨粉10~30份、氧化钇15~30份、纳米氧化钙15~20份、锌钡白10~15份、硼钙石5~15份、河蚌壳粉5~25份和分散剂2~6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8~10):(3~5):(1~3)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由以下组分以重量计组成:煅烧高岭土50份、黑滑石60份、钾长石15份、德化石英20份、玻璃粉10份、纳米氧化铝10份、骨粉20份、氧化钇23份、纳米氧化钙17份、锌钡白13份硼钙石10份、河蚌壳粉15份和分散剂4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9:4:2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原料的原理在于:煅烧高岭土为基础原料,是一种可塑性原料,主要起塑化和结合的作用,它赋予坯料可塑性能和注浆成型性能,保证干坯强度及烧后的白度、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它是成型能够进行的基础;黑滑石除了可作为瘠性材料外,还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热、吸附的性能,在坯体中形成顽火辉石,使整个坯体具有较高的膨胀系数,从而相对增加泥料的体积,减少原料的比重,为烧成轻质陶瓷奠定基础,此外,还可防止坯体的吸湿膨胀,经酸洗煅烧后可进一步提高陶瓷制品的白度;钾长石和氧化钙均可作为熔剂原料,在陶瓷制品的生产中起助熔作用,降低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增加泥料的粘性与可塑性,扩大烧成范围,提高坯体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此外,钾长石还可作为瘠性原料,减少泥料定型为坯体后的干燥收缩率,改善干燥性能,缩短干燥时间,烧制过程中,钾长石熔化后充填于坯体中,提高坯体致密度,进而提高其抗水性,纳米氧化钙在煅烧过程中,会与原料中的部分物质形成玻璃相,填充部分已形成的气孔,降低陶瓷的气孔率;德化石英为瘠性原料,起减黏作用,可降低坯料的粘性;玻璃粉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磨性,可提高陶瓷的硬度和透光度;纳米氧化铝可提高坯体的强度、耐高温性、化学稳定性以及陶瓷的烧结活性,还可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骨粉可增加瓷器的硬度与透光度、不易磨损、有一定的保温性,且骨粉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少瓷器的厚度;氧化钇具有很好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可以提高坯体密度,减少气孔率,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性;锌钡白增加陶瓷制品的白度;硼钙石受热300℃以上后缓慢分解,产生的氧化硼熔融玻璃可填充于其它原料之间,从而降低陶瓷烧成的温度,增加烧成陶瓷的致密度;河蚌壳粉可增加陶瓷的白度和光泽度;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防止粒子之间的团聚,提升陶瓷制品表面的光泽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的透光性;德化石英、玻璃粉、骨粉、锌钡白、硼钙石、分散剂和河蚌壳粉结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性、白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制品的硬度;酸性煅烧黑滑石粉、钾长石、玻璃粉、纳米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钙、分散剂和河蚌壳粉结合后,可进一步增加陶瓷制品的强度和致密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制品的透光性和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向黑滑石粉末中加入黑滑石粉重量的10~15%的去离子水,制成泥浆,然后向泥浆中滴入盐酸,使泥浆的PH值为5~5.5,搅拌均匀后静置2~4h,除去表层液体,将剩下的泥浆用烘箱烘干,得到酸洗后的黑滑石粉末,将其在1000~1200℃的温度下煅烧2~4小时,得到酸性煅烧黑滑石粉;步骤3、将酸性煅烧黑滑石粉和其他原料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利用湿法球磨进行研磨处理,然后对研磨后的原料进行过筛除铁、喷雾干燥处理,得到粉料;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粉料置于模具中,采用20~100Mpa压力使粉体成型;成型后的素坯置于密封袋中,于100~300Mpa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型,然后将冷等静压压制后的素坯置于马弗炉中,采用700~1100℃煅烧10~14h,随后降温至40~60℃。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煅烧后的陶瓷素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采用1500~1700℃真空烧结3~7h,随后降温至40~60℃;步骤6、将烧结后的陶瓷进行机械加工处理,得到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其中,所述步步骤3中球磨方式为行星球磨或卧式球磨,磨球采用高纯氧化铝球、高纯氧化锆球或玛瑙球的一种,球磨机转速为100~300r/min。作为优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研磨后的原料过筛4~8次,筛孔目数为200~400目。作为优化,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模具为橡胶模具或不锈钢模具,冷等静压成型的保压时间为10~30min;素坯煅烧升温速率为4~20℃/min,降温速率为5~25℃/min,煅烧气氛为空气气氛或氧气气氛。作为优化,所述步骤5烧结真空度高于10-3Pa,烧结升温速率为2~10℃/min,降温速率为10~50℃/min。作为优化,所述步骤6中机械加工包括磨砂减薄和抛光处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煅烧高岭土、黑滑石、钾长石、德化石英、玻璃粉、纳米氧化铝、骨粉、氧化钇、纳米氧化钙、锌钡白、硼钙石、河蚌壳粉和分散剂,河蚌壳粉可增加陶瓷的白度和光泽度;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防止粒子之间的团聚,提升陶瓷制品表面光泽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的透光性;德化石英、玻璃粉、骨粉、锌钡白、硼钙石、分散剂和河蚌壳粉结合后,可进一步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性、白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制品的硬度;酸性煅烧黑滑石粉、钾长石、玻璃粉、纳米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钙、分散剂和河蚌壳粉结合后,可进一步增加陶瓷制品的强度和致密度,此外,还可增加陶瓷制品的透光性和白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的制造工艺,将黑滑石用酸洗过后并煅烧,得到的酸性煅烧黑滑石粉,其白度高达97%,且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热、和润滑的性能;经过过筛除铁,得到粒径分布良好的粉料可进一步提高陶瓷的白度;高压下冷等静压成型可以得到致密的坯体,进而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率。(3)、采用以上原料和工艺制造的陶瓷制品,其质地细腻,密度大,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白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煅烧高岭土40份、黑滑石50份、钾长石10份、德化石英10份、玻璃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组成:煅烧高岭土40~60份、黑滑石50~70份、钾长石10~20份、德化石英10~30份、玻璃粉5~15份、纳米氧化铝5~15份、骨粉10~30份、氧化钇15~30份、纳米氧化钙15~20份、锌钡白10~15份、硼钙石5~15份、河蚌壳粉5~25份和分散剂2~6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8~10):(3~5):(1~3)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组成:煅烧高岭土40~60份、黑滑石50~70份、钾长石10~20份、德化石英10~30份、玻璃粉5~15份、纳米氧化铝5~15份、骨粉10~30份、氧化钇15~30份、纳米氧化钙15~20份、锌钡白10~15份、硼钙石5~15份、河蚌壳粉5~25份和分散剂2~6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8~10):(3~5):(1~3)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以重量份计组成:煅烧高岭土50份、黑滑石60份、钾长石15份、德化石英20份、玻璃粉10份、纳米氧化铝10份、骨粉20份、氧化钇23份、纳米氧化钙17份、锌钡白13份、硼钙石10份、河蚌壳粉15份和分散剂4份,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9:4:2六偏磷酸钠、硅酸钠和油酸的混合物。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透光性强的高白度陶瓷制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向黑滑石粉末中加入占黑滑石粉重量的10~15%的去离子水,制成泥浆,然后向泥浆中滴入盐酸,使泥浆的PH值为5~5.5,搅拌均匀后静置2~4h,除去表层液体,将剩下的泥浆用烘箱烘干,得到酸洗后的黑滑石粉末,将其在1000~1200℃的温度下煅烧2~4小时,得到酸性煅烧黑滑石粉;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酸性煅烧黑滑石粉和其他原料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利用湿法球磨进行研磨处理,然后对研磨后的原料进行过筛除铁、喷雾干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连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邦威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