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开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0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显示屏、操作按钮、输出接头、输出通管、固定架、焊接管、底固定盘、前移动轮、后移动轮、吸热散热机构,散热机构设于电控箱后端,电控箱和散热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散热机构由摇杆装置、气压装置、顶起装置、传动装置、吸热管、弹射装置、撞击装置、排气管、排气装置、通气管组成,摇杆装置右侧设有气压装置,气压装置和摇杆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气压装置底部设有顶起装置,顶起装置和气压装置为一体化结构,使用人员能够随时对装置进行散热,把装置内部的热量排出装置内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装置内部被破坏,避免了使用人员维修装置的麻烦,同时也能够保证装置的运作稳定。

A new welding equipment for automobile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welding equipment for automobile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 display screen, an operation button, an output connector, an output through pipe, a fixing frame, a welding pipe, a chassis, a front movable wheel, a rear movable wheel, a heat absorbing and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and a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at the back end of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x and a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The heat dissipation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rocker device, air pressure device, lifting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heat absorption tube, ejection device, impact device, exhaust pipe, exhaust device and ventilation tube. The right side of rocker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ir pressure device, air pressure device and rocker device are equipped with air gap coordination, and the bottom of air pressure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top. The lifting device, lifting device and pneumatic device are integrated structure. Users can heat the device at any time and exhaust the heat inside the device, thus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internal damage of the device, avoiding the trouble of using personnel maintenance device, and ensuring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属于焊接领域。
技术介绍
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20世纪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军用设备的需求量很大,与之相应的廉价可靠的金属连接工艺受到重视,进而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战后,先后出现了几种现代焊接技术,包括目前最流行的手工电弧焊、以及诸如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焊(潜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和电渣焊这样的自动或半自动焊接技术,20世纪下半叶,焊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激光焊接和电子束焊接被开发出来,今天,焊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质,继续开发新的焊接方法,并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金属连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期的焊接技术见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欧洲和中东,数千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文明已开始使用软钎焊技术,公元前340年,在制造重达5.4吨的古印度德里铁柱时,人们就采用了焊接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使用人员使用时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堆积在装置内部,无法排出,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热量过高烧毁内部电路板,对使用人员的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以解决使用人员使用时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堆积在装置内部,无法排出,从而导致装置内部热量过高烧毁内部电路板,对使用人员的工作造成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显示屏、操作按钮、输出接头、输出通管、固定架、焊接管、底固定盘、前移动轮、后移动轮、吸热散热机构,所述的电控箱左侧顶端设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和电控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显示屏底部设有操作按钮,所述的操作按钮和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的操作按钮底部固定设有输出接头,所述的输出接头上设有输出通管,所述的输出通管和输出接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出通管底端设有焊接管,所述的焊接管通过输出通管和输出接头连接,所述的电控箱底部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和电控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架底部固定设有底固定盘,所述的底固定盘前端底部安装有前移动轮,所述的底固定盘后端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后移动轮,所述的后移动轮和底固定盘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设于电控箱后端,所述的电控箱和散热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由摇杆装置、气压装置、顶起装置、传动装置、吸热管、弹射装置、撞击装置、排气管、排气装置、通气管组成,所述的摇杆装置右侧设有气压装置,所述的气压装置和摇杆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气压装置底部设有顶起装置,所述的顶起装置和气压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装置右侧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和顶起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装置右侧设有弹射装置,所述的弹射装置和传动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弹射装置底部固定设有撞击装置,所述的撞击装置底部安装有吸热管,所述的吸热管右侧固定设有排气装置,所述的底部设有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和排气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吸热管底部固定设有排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的摇杆装置由左推块、摇杆、辅助杆、滑槽组成,所述的左推块底部左侧固定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左侧设有辅助杆,所述的辅助杆和滑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辅助杆左侧设有摇杆,所述的摇杆和辅助杆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压装置由连接杆、第一氮气箱、第一下压杆、右推块、第一氮气管、第二氮气箱、第二氮气管、直角固定块、第二下压杆、固定底座、下压滑轨、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组成,所述的连接杆右侧设有右推块,所述的右推块和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右推块上设有第二氮气箱、,所述的第二氮气箱、和右推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氮气箱、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氮气管,所述的第二氮气管底部设有第二储气罐,所述的第二储气罐和第二氮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第二储气罐底部固定设有直角固定块,所述的直角固定块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一下压杆,所述的第一下压杆设于第一储气罐,所述的第一储气罐和第一下压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储气罐顶端固定设有第一氮气管,所述的第一氮气管左侧设有第一氮气箱,所述的第一氮气箱和第一氮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直角固定块底部固定设有第二下压杆,所述的第二下压杆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的固定底座和第二下压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底座左右两侧安装有下压滑轨。进一步地,所述的顶起装置由平衡杆、第一转轴、齿条、齿块组成,所述的平衡杆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和平衡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右侧设有齿条,所述的齿条和平衡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齿条上设有齿块,所述的齿块和齿条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装置由传动齿轮、拉动轴、顶拉动齿轮、底拉动齿轮、蜗杆组成,所述的传动齿轮设于蜗杆左侧顶端,所述的蜗杆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蜗杆右侧顶端设有顶拉动齿轮,所述的顶拉动齿轮和蜗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拉动齿轮上设有拉动轴,所述的拉动轴和顶拉动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拉动齿轮底部安装有底拉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的弹射装置由伸缩弹簧、第二转轴、顶卡块、连接块、卡杆组成,所述的伸缩弹簧安装于卡杆左侧,所述的卡杆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和卡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块顶端固定设有顶卡块,所述的卡杆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和卡杆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撞击装置由受力板、撞击板、支撑板组成,所述的受力板右侧上下两端设有撞击板,所述的撞击板和受力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板右侧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和受力板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装置由触电杆、负压风机、排气风机组成,所述的触电杆设于负压风机顶端,所述的负压风机和触电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负压风机左侧底部安装有排气风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使用人员握住摇杆向下压,辅助杆推动滑槽,然后启动第一氮气箱,第一氮气箱运作利用氮气推动左推块左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右推块推进打开第二氮气箱,然后第二氮气箱把氮气通过第二氮气管传入第二储气罐,第二储气罐内的氮气受到直角固定块的影响后流入固定底座内部,对第二下压杆进行挤压,第二下压杆向下压,同时第一氮气箱内部的氮气通过第一氮气管流入第一储气罐内部对第一下压杆进行挤压,第一下压杆向下移动推动第二下压杆,第二下压杆增加下压的深度,然后对平衡杆进行推进,平衡杆左侧往下倾斜,右侧往上倾斜,右侧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上的齿块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底部的蜗杆,蜗杆利用自身特性旋转带动右侧上下两个顶拉动齿轮和底拉动齿轮转动,位于顶拉动齿轮上的拉动轴受力旋转带动卡杆倾斜,伸缩弹簧由于没有了卡杆的阻挡后利用自身惯性推动受力板,受力板受力往右侧移动,同时撞击板撞击触电杆,触电杆受力打开底部的负压风机的开关,负压风机运作的同时排气风机同时运作,负压风机通过吸热管吸入机体内部的热气,通过通气管传入排气风机内部,排气风机通过排气管把热量排出,使用人员能够随时对装置进行散热,把装置内部的热量排出装置内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装置内部被破坏,避免了使用人员维修装置的麻烦,同时也能够保证装置的运作稳定。附图说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1)、显示屏(2)、操作按钮(3)、输出接头(4)、输出通管(5)、固定架(6)、焊接管(7)、底固定盘(8)、前移动轮(9)、后移动轮(10)、吸热散热机构(11),所述的电控箱(1)左侧顶端设有显示屏(2),所述的显示屏(2)和电控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显示屏(2)底部设有操作按钮(3),所述的操作按钮(3)和显示屏(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按钮(3)底部固定设有输出接头(4),所述的输出接头(4)上设有输出通管(5),所述的输出通管(5)和输出接头(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出通管(5)底端设有焊接管(7),所述的焊接管(7)通过输出通管(5)和输出接头(4)连接,所述的电控箱(1)底部设有固定架(6),所述的固定架(6)和电控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架(6)底部固定设有底固定盘(8),所述的底固定盘(8)前端底部安装有前移动轮(9),所述的底固定盘(8)后端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后移动轮(10),所述的后移动轮(10)和底固定盘(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11)设于电控箱(1)后端,所述的电控箱(1)和散热机构(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11)由摇杆装置(1101)、气压装置(1102)、顶起装置(1103)、传动装置(1104)、吸热管(1105)、弹射装置(1106)、撞击装置(1107)、排气管(1108)、排气装置(1109)、通气管(1110)组成,所述的摇杆装置(1101)右侧设有气压装置(1102),所述的气压装置(1102)和摇杆装置(110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气压装置(1102)底部设有顶起装置(1103),所述的顶起装置(1103)和气压装置(1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装置(1103)右侧设有传动装置(1104),所述的传动装置(1104)和顶起装置(1103)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装置(1104)右侧设有弹射装置(1106),所述的弹射装置(1106)和传动装置(11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弹射装置(1106)底部固定设有撞击装置(1107),所述的撞击装置(1107)底部安装有吸热管(1105),所述的吸热管(1105)右侧固定设有排气装置(1109),所述的底部设有通气管(1110),所述的通气管(1110)和排气装置(110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吸热管(1105)底部固定设有排气管(11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1)、显示屏(2)、操作按钮(3)、输出接头(4)、输出通管(5)、固定架(6)、焊接管(7)、底固定盘(8)、前移动轮(9)、后移动轮(10)、吸热散热机构(11),所述的电控箱(1)左侧顶端设有显示屏(2),所述的显示屏(2)和电控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显示屏(2)底部设有操作按钮(3),所述的操作按钮(3)和显示屏(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按钮(3)底部固定设有输出接头(4),所述的输出接头(4)上设有输出通管(5),所述的输出通管(5)和输出接头(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出通管(5)底端设有焊接管(7),所述的焊接管(7)通过输出通管(5)和输出接头(4)连接,所述的电控箱(1)底部设有固定架(6),所述的固定架(6)和电控箱(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架(6)底部固定设有底固定盘(8),所述的底固定盘(8)前端底部安装有前移动轮(9),所述的底固定盘(8)后端底部左右两侧设有后移动轮(10),所述的后移动轮(10)和底固定盘(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11)设于电控箱(1)后端,所述的电控箱(1)和散热机构(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机构(11)由摇杆装置(1101)、气压装置(1102)、顶起装置(1103)、传动装置(1104)、吸热管(1105)、弹射装置(1106)、撞击装置(1107)、排气管(1108)、排气装置(1109)、通气管(1110)组成,所述的摇杆装置(1101)右侧设有气压装置(1102),所述的气压装置(1102)和摇杆装置(110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气压装置(1102)底部设有顶起装置(1103),所述的顶起装置(1103)和气压装置(1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装置(1103)右侧设有传动装置(1104),所述的传动装置(1104)和顶起装置(1103)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装置(1104)右侧设有弹射装置(1106),所述的弹射装置(1106)和传动装置(11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弹射装置(1106)底部固定设有撞击装置(1107),所述的撞击装置(1107)底部安装有吸热管(1105),所述的吸热管(1105)右侧固定设有排气装置(1109),所述的底部设有通气管(1110),所述的通气管(1110)和排气装置(110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吸热管(1105)底部固定设有排气管(1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杆装置(1101)由左推块(11011)、摇杆(11012)、辅助杆(11013)、滑槽(11014)组成,所述的左推块(11011)底部左侧固定设有滑槽(11014),所述的滑槽(11014)左侧设有辅助杆(11013),所述的辅助杆(11013)和滑槽(1101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辅助杆(11013)左侧设有摇杆(11012),所述的摇杆(11012)和辅助杆(11013)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汽车加工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装置(1102)由连接杆(11021)、第一氮气箱(11022)、第一下压杆(11023)、右推块(11024)、第一氮气管(11025)、第二氮气箱(11026)、第二氮气管(11027)、直角固定块(11028)、第二下压杆(11029)、固定底座(110210)、下压滑轨(110211)、第一储气罐(110212)、第二储气罐(110213)组成,所述的连接杆(11021)右侧设有右推块(11024),所述的右推块(11024)和连接杆(110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右推块(11024)上设有第二氮气箱(11026)、,所述的第二氮气箱(11026)、和右推块(1102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氮气箱(11026)、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氮气管(11027),所述的第二氮气管(11027)底部设有第二储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村
申请(专利权)人:杨开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