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及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82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枕及靠背,包括:头部支撑体,头部支撑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基部和位于基部两侧的翼部;翼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高于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即在基部形成凹陷型。颈部支撑体,颈部支撑体设于头部支撑体下方且与头部支撑体一体成型;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凸出于颈部支撑体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腰靠符合人体工程学,能够缓减人体久坐后腰部的不适感。本实施例的头枕及靠背可以缓减人体久坐后的疲惫感。

Headrest and back re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d pillow and a backrest, comprising a head support, which comprises an integrally formed base and wings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the end face of the wing relative to the head of the human body is higher than the end face of the base relative to the head of the human body, that is, a concave shape is formed at the base. The cervical support body is arranged below the head support body and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head support body; the end face of the base relative to the head of the human body protrudes from the end face of the cervical support body relative to the head of the human body. The wais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human body engineering, and can reduce the discomfort of the waist after sitting for a long time. The head pillow and back rest of the embodiment can relieve the fatigue feeling after sitting for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及靠背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头枕及靠背。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出行选择自驾方式的越来越普及,特别对于出租车司机长时间驾车的情况,驾车过程中长时间的久坐对于颈椎、腰椎和腰部的压力很大,因此需要配备一个让人感觉舒适的可以缓减压力的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枕,以解决缓减人们久坐时颈部不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靠背,以解决缓减人们久坐时腰部不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头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枕,包括:头部支撑体,所述头部支撑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两侧的翼部;所述翼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高于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即在所述基部形成凹陷型;颈部支撑体,所述颈部支撑体设于所述头部支撑体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体一体成型;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颈部支撑体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支撑体设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包括收拢部和发散部;所述发散部与所述头部支撑体相接。本技术的靠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靠背,包括:所述的头枕,以及以腰靠;所述腰靠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底部具有一适于贴合于汽车座椅上端面的平底端;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于人体背部的端面设为S曲线状;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人体腰椎的与所述平底端相连的下端部设为下端前凸部,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人体胸椎的与所述下端前凸部相连的中端部设为中端后凸部;所述下端前凸部的端面突出于所述中端后凸部的顶部;所述中端后凸部的顶部设有一适于所述头枕的颈部支撑体的底部插入的凹陷槽,以及翅翼,所述翅翼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宽度方向两侧的适于支撑所述人体背部两侧的翅翼;所述翅翼的前侧边缘设为弧形状。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适于贴合汽车座椅背部的端面设为与汽车座椅背部的弧形相配合的弧形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翅翼包括与所述平底端相连的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一翼部相连的位于第一翼部上方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一翼部的前侧边缘为弧形状;所述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相接处的前侧边缘适于位于人体腋窝下方;所述第一翼部的前侧边缘凸出于所述第二翼部的前侧边缘。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翅翼的第二翼部相对的端面设为弧形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翅翼相对的内侧端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3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翅翼相对的内侧端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3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翼部内腔设有一气胆夹套,该气胆夹套的外周包覆有记忆棉;以及所述气胆夹套上配置有气阀,该气阀的阀口穿出记忆棉以适于充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于人体背部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磁石;所述磁石部分地凸出于所述基体的端面;以及所述基体和翅翼的外表面均包覆有一外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头枕通过在头部支撑体设计的凹陷型的基部,使得该头枕能很好地吻合人体头部后脑的弧形结构,从而提高人体靠枕在头枕上的舒适感。进一步通过在头枕上设计的与腰靠适配的颈部支撑体,形成对于人体颈部的支撑,防止人们久坐后的颈部的疲劳感。又进一步的,腰靠设计的符合人体的背面曲线的基体,很好地实现对于人体背部的支撑作用,提高人体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从而缓解人们久坐时的腰部不适感。又通过设置的一对翅翼,很好地从人体背部的两侧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头枕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头枕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头枕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腰靠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腰靠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腰靠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人体脊柱生理曲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腰靠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腰靠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腰靠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头部支撑体1、基部2、翼部3、颈部支撑体11、收拢部13、发散部15、基体100、平底端102、下端前凸部103、中端后凸部105、凹陷槽107、翅翼200、第一翼部202、第二翼部205、阀口209、人体脊柱生理曲线300、颈椎前凸部302、胸椎后凸部304、腰椎前凸部306、磁石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包括头部支撑体1和颈部支撑体11。请参阅图3所示,头部支撑体1,头部支撑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基部2和位于基部2两侧的翼部3;翼部3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高于基部2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即在基部2形成凹陷型。凹陷型的基部2符合人体头部后脑的弧形结构,提高人体靠枕在头枕上的舒适感。颈部支撑体11,颈部支撑体11设于头部支撑体1下方且与头部支撑体1一体成型;基部2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凸出于颈部支撑体11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请参阅图2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颈部支撑体11设为V型结构;V型结构包括收拢部13和发散部15;发散部15与头部支撑体1相接。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靠背,包括实施例1的头枕,和腰靠。请参阅图5所示,腰靠,包括:基体100和设于基体100两侧的一对对称的翅翼200。请参阅图4和图6所示,基体100,基体100的底部具有一适于贴合于汽车座椅上端面的平底端102;基体100适于贴合于人体背部的端面设为S曲线状;基体100适于贴合人体腰椎的与平底端102相连下端部设为下端前凸部103,下端前凸部103适于吻合人体的腰椎前凸部306。基体100适于贴合人体胸椎的与下端前凸部103相连中端部设为中端后凸部105,中断后凸部适于吻合人体的胸椎后凸部304。下端前凸部103的端面突出于中端后凸部105的顶部。中端后凸部105的顶部设有一适于头枕的颈部支撑体11的底部插入的凹陷槽107,本实施例中,头枕的颈部支撑体11的收拢部13置入凹陷槽107,实现头枕与腰靠的装配,形成靠背,同时起到支撑人体的头部、颈部、胸椎部和腰椎部,提高人体的舒适度,缓减久坐后的疲劳感。请参阅图7所示,基体100的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具体的,人体脊柱生理曲线300包括颈椎前凸部302、胸椎后凸部304和腰椎前凸部306,本实施例通过设计的吻合人体的腰椎前凸部306的下端前凸部103,以及吻合人体的胸椎后凸部304的中断后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支撑体,所述头部支撑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两侧的翼部;所述翼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高于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即在所述基部形成凹陷型;颈部支撑体,所述颈部支撑体设于所述头部支撑体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体一体成型;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颈部支撑体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支撑体,所述头部支撑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两侧的翼部;所述翼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高于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即在所述基部形成凹陷型;颈部支撑体,所述颈部支撑体设于所述头部支撑体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支撑体一体成型;所述基部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颈部支撑体相对于人体头部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体设为V型结构;所述V型结构包括收拢部和发散部;所述发散部与所述头部支撑体相接。3.一种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以及以腰靠;所述腰靠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底部具有一适于贴合于汽车座椅上端面的平底端;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于人体背部的端面设为S曲线状;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人体腰椎的与所述平底端相连的下端部设为下端前凸部,所述基体适于贴合人体胸椎的与所述下端前凸部相连的中端部设为中端后凸部;所述下端前凸部的端面突出于所述中端后凸部的顶部;所述中端后凸部的顶部设有一适于所述头枕的颈部支撑体的底部插入的凹陷槽,以及翅翼,所述翅翼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宽度方向两侧的适于支撑所述人体背部两侧的翅翼;所述翅翼的前侧边缘设为弧形状。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德飞陈华王蒙唐梦娇
申请(专利权)人:旷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